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光荣的证言 (第4/4页)
而且...... 那个与孝三擦肩而过的男人,就是山下一雄。 与山下擦肩而过后,孝三才在小巷里看到那两个扭打在一起的人。 山下不是凶手。 毋宁说,孝三正足以证明他的无辜。 得赶紧去找警丅察,孝三想,然后把真相和盘托出。 可是,如果说出实情,别人会是什么反应? 孝三仿佛看到了警丅察怒发冲冠的样子。因为孝三的证言,他们才逮捕了山下,如今却又跑去作证他是无辜的,他们不气得发疯才怪。 周围的人也肯定不再理睬自己了,孝三想。 “夸夸其谈得跟真的似的,结果居然是记错了。” “什么嘛,原来是这样。其实我早就觉得奇怪了,那么迟钝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记得凶手的特征?” “被他耍了的警丅察肯定也很头疼。” “最郁闷的还是被错抓起来的人。竟然因为别人认错了人而平白被捕,简直是无妄之灾。” “听说这次他又证明那个人是清白的。” “那种话也能信?太蠢了。” 孝三仿佛听到了众人的唾骂声。轻蔑过后,等待他的一定是比以前还要冰冷、还要黑暗的无视。 不能说出真相,孝三想,只能坚持原来的证言。我确实看到凶手穿着红灰条纹的毛衣,但是不是山下就不知道了。虽然我说过他很像凶手,但并没有百分百肯定。也可能是认错人了。就算搞错了,那也是警丅察的责任,怪不得我。如果山下不是凶手,只是刚好那晚穿着红灰条纹的毛衣,那就纯属巧合。凶手也穿了,他也穿了,就是这么回事。 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公寓时,孝三坚定了之后的应对方针:绝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记错对象的事,绝不推翻先前的证言。 不久,他走到那条小巷前,像那晚一样往里张望。巷子里比他想象的还要幽暗。 他蓦地想起一件事,不由得屏住呼吸。 这地方如此幽暗,根本就不可能分辨出人的衣着长相。他同时还想起,上周在这里看到那两人的身影时,也是暗得看不出一点细节。 妈的,为什么暗成这个鬼样?他环顾四周,发现答案就在斜上方。电线杆上的路灯的荧光管早已老旧,光线微弱,闪烁不定。 孝三只觉胃里像被塞进了重物一样,两颊也抽搐不已。他急急向公寓走去,一进房间就无力地跌坐在没叠的被子上。 他脑中一片混乱,拼命地思索着。 警丅察知不知道路灯的事? 他们好像没在夜间勘察过现场,应该还不知道。 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知道。审判的时候,辩方也很可能提出反驳,强调在那样昏暗的地方,不可能看清毛衣的花纹。 孝三透过窗子俯视案发现场,那里路灯依然昏暗。 他颤巍巍地站起身,环视室内,最后目光停在流理台上方安装的荧光灯上。这只灯管和路灯用的规格相同。 与此同时,警方这边事态也急转直下,人人困惑不已。 “到底怎么回事?那家伙才是真凶?”负责侦办这起命案的警丅察朝着部下怒吼。“是的,看来是这样。他对现场的情况的供述与事实一致,从他交代的抛弃凶器的地方也找到了带血的刀,他还持有被害人的钱包。”部下答道。 “钱包里还装着钱?” “对,有现金十万出头,其他的据说是花掉了。” “伤脑筋。”警部一脸扫兴。 让他们陷入尴尬的,是今天其他警局逮捕的一个抢劫犯的口供。此人供认,下田春吉也是他杀的。他说自己和下田素不相识,只是正向找个有钱人打劫一把时,刚巧就碰到了他。 “那家伙作案时穿的什么衣服?” “听说是茶色夹克。” “那和目击证人的说法对不上啊。” “是的,那个目击者还说,两人站在小巷里说话,这也和凶手的供述相矛盾。” “伤脑筋。”警部又嘀咕了一次,嘎巴嘎巴活动着脖子“普通老百姓的证言真真假假,就因为这样才难办。” “他们的话多少有点靠不住。我对您报告过路灯的事吧?” “听说荧光管旧得很?” “是的。光线那么暗,不太可能看得清巷子里的人穿什么衣服。那个声称看到了的人,只怕多半是看错了。” 等到十二点一过,孝三悄悄出了房间,手里握着从流理台上方卸下的荧光管。 来到安有路灯的电线杆下,他把荧光管插进腰带,确认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后,猛地跃上电线杆,然后手足用力,拼命往上爬。 今晚一定要换掉灯管。 这样**或许就不会察觉了。 不想被任何人觉得,自己的证言是信口开河。 他平常难得运动,加上挺着个啤酒肚,要爬上电线杆实在是难如登天。他喘着粗气,流着口水,拼命向上攀爬,汗水直渗进眼睛。 终于爬到了伸手可以够到路灯的高度,他竭力伸直左臂,卸下的就灯管叼在嘴里,接着拔出插在腰带里的荧光管。 他再度伸出左臂,正要把灯管装到路灯上时—— 右手倏地一滑。 往下直坠的时候,种种思绪掠过心头。其中包括,不如就这样死了算了。 但他并没有死,只是昏了过去,直到被附近***的**发现。 (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