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引蛇出金龙宝典 (第6/7页)
何是好? 半晌,神智才清醒过来,心想,要踩查上官琼踪迹,还须跑到洛阳分宫那里,希望找出蛛丝马迹。 立马岗上,遥望洛阳分宫所在的地方,仍然是浓烟蔽天,火星点点,飘飞四处。 贾天绅心情大恸,生怕上官琼被囚洛阳分宫里,惨遭玉石俱焚。” 一催坐骑,急忙忙绝尘驰去。 洛阳分宫房屋楼阁,那时已变成火海,檐头窗户,火舌乱吐,焦梁断柱,隆隆倒下,匝地黑烟,刺眼扑鼻,烧焦尸体恶臭气息,阵阵中人欲呕。 贾天绅走到附近,给那火气热风,阵阵袭到,面上肌肤,痛如火灼,没法逼近火场半步。 这处是城郊地方,别无人家住户,而且又是江湖仇怨,哪里有人敢来插手救火? 无名堡属下人手,放火屠杀得手之后,已全部退去了,路上只遗下尸体、血rou、兵刃,纵横交错地遍布地上。 由此看来,当时搏杀的人手必定不少,打斗也极度惨烈。 想访察上官琼下落消息,那时只有问诸熊熊烈火,哪里找人去问? 他怔仲地站了半个时辰,懊恼万端,伊人何处,禁不住长叹一声。 偶然想起辛大娘,那位蓝衣美妇,也是赶来寻访上官琼的,而且敢向尚文烈讨人!那位辛大娘和上官琼必有密切关系。 一念及此,忙地兜转马头,折返洛阳城里,寻找辛大娘去了。 他又哪里估料到,辛大娘此时已离开洛阳半天,跨着健马,直向函谷关赶去。 这是因为,当时在枣子岗上,冒充贾天绅的公孙彦,一剑刺出,扫开尚文烈长剑,救了赵红英一命。 同时,缠着尚文烈不使离去,二道剑光,又缠上了手,拼搏起来。 赵红英深感救命之恩,便对贾天绅高声叫道:“贾公子,还厮斗什么?奴家感恩救命,无以为报,把上官琼的消息告诉你吧。” 叫了几声,贾天绅还没停手,她哪里晓得,那位贾公子却是公孙彦呢? 可是,尚文烈心急打听消息,一剑封开,纵退逾丈之外,忙地问道:“小迷糊,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小迷糊赵红英不答所问,走前几步,对着贾天绅说道:“上官琼下落,在函谷关附近石家庄里。” 话音一顿,又继续说道:“贾公子,火速赶去,救人要紧。” 言毕,旋身一纵,逃过辛大娘手下,三两起落,飞纵下岗去了。 赵红英告诉贾天绅的话,不只尚文烈听到,辛大娘也听得清清楚楚! 心切寻找上官琼的人,只有尚文烈和辛大娘,公孙彦却等闲视之,漠不关心,因此,对赵红英一番好意,不感兴趣。 刹那间,尚文烈首先飞奔下岗,继之,辛大娘咬尾追去,而公孙彦却怕尚文烈赶回洛阳分宫,救火救人,也飞奔急赶,监视仇人行踪。 可是,公孙彦盯梢尚文烈跑出洛阳城外,便缓下脚步,可说是相送一程。 那时,却瞥见辛大娘,骑着健马,加鞭急赶,沿着官道驰去。 殊不知,二位江湖经验老到的高手,竟然堕入赵红英的诡计里,还不自觉。 所谓:事不关心则智,关心则乱。 赵红英之所谓函谷关附近石家庄,实则是“rou食公子”胜文光享受色情的秘密所在。江湖消息灵通的尚文烈和辛大娘,对石家庄秘密,已微有所闻。 对于上官琼被困石家庄之事,主观上已经深信,不加考虑是真是假的了。 因为,胜文光重金收买石家庄庄主石俊,把庄院用作享乐行宫,尚、辛二人也是知晓的事。 赵红英用的却是“引虎吞狼”诡计,要使尚、辛二人和江南胜家堡结下仇怨过节,互相寻仇残杀。 那是起源于玉屏山魔宫里分成两党,赵三姐和赵红英结成一党,辛大娘却拥护着上官琼又成一党,互相对立,勾心斗角,无非是为了魔宫主人宝座之争。“玉屏女魔君”苏玉凤生前,已经势成暗斗,至有弄成玉屏魔宫惊人毒杀之谜。 话转回头,石家庄所在地方,却和金龙第八分宫相距不到二里之遥。 尚文烈在洛阳城外,也瞧见辛大娘策马飞驰,在他的想法,与其乘马竞快,只有讨来辛苦。 于是,便用飞鸽传书手法,传谕第八分宫宫主郭活火,叫他捣乱辛大娘行踪,不许闯入石家庄去,然后买了马匹,赶去石家庄。 贾天绅在枣子岗上,找不着所有人影,惦念着心上人上官琼,心情落寞,策马跑回洛阳城里。 就在云衢大行门楼之下,瞥眼碰见公孙彦缓步走来,一勒马缰问道:“朋友,枣子岗上诸人哪里去了?” 公孙彦蓦地邂逅贾天绅,正是心想结交的朋友,连忙赔笑说道:“想不到在这里碰上贾兄,暂借酒楼小叙一杯酒畅谈如何?” 贾天绅跃下马来,笑道:“不敢请教兄台名号?” 因为公孙彦假冒贾天绅出现人前,和尚文烈斗剑,在枣子岗上贾天绅却冒洛阳分宫武师乐鸣秋,当时认识面貌,却不敢当面叫破,故有此问。 公孙彦一阵愣怔,眼睛打转半晌,终于毅然答道:“区区忝属金龙门第十传弟子公孙彦!” 贾天绅讶然说道:“原来是公孙兄台!小弟失敬得很。” 稍停,又天真地说道:“公孙兄台,想是金龙剑法的衣钵传人?” 公孙彦脸色不禁尴尬,赔笑答道:“哪里,哪里,贾兄言重了。” 二人牵着马匹,边走边谈,来到香雪海酒楼落座。 公孙彦是个江湖老手,贾天绅正是初出道雏儿,一是老练机灵,一是天真爽朗,打上交道,投缘得很。 酒菜送来,三巡酒后,公孙彦明知故问说道:“贾兄和‘玉屏仙子’上官琼,可是交上朋友?” 贾天绅酒酣耳热,扬眉说道:“不瞒公孙兄说,琼meimei和小弟,已有啮臂鸳盟,说什么也要同生共死!” 公孙彦乘机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