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短篇科幻_纸醉金叶永烈短篇科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纸醉金叶永烈短篇科幻 (第8/10页)

长长的名单中,金明终于找到了那个“韩玉麟”金明以为,朱霞打了三次电话,分别找黄海生、王德远和韩玉麟,其中韩玉麟这线索最为重要。目前,应当全力以赴作好准备“迎接”韩玉麟的到来。朱霞来到这僻远的小县城,其目的恐怕就在于与韩玉麟接头。至于黄海生、王德远,看来不是当务之急。何况间谍们常常爱摆迷魂阵,故意把一些毫不相干的人拉扯进去,把水搅混。

    戈亮有点不解,问金明道:“刚才,朱霞在给韩玉麟的电话中,说自己住在‘市委’,这是什么意思?”

    金明笑道:“刚才我一听,也有点不解。不过,仔细捉摸了一下,似乎朱霞在电话中,一直在讲‘反话’。比如,她住在‘301’,说成‘103’;她房间里的电话号码是‘8049217’,说成‘7129408’。这‘市委’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居安思危’。我们这个旅馆叫居安旅馆,她用这成语的另两个字——‘思危’,听上去就成了‘市委’了!”

    经金明这么一点,谜底揭穿了,戈亮和经理郑树德才恍然大悟。

    金明指出,既然那个韩玉麟能够听懂朱霞的暗语,可见他们之间早有联系,而且当朱霞——也就是舒展来到滨海市的时候,已经用电话与韩玉麟联系过。朱霞如今赶到松明县来,显然,她要与韩玉麟见面,或者把什么东西交给他,或者有什么事需要当面密谈。

    看来,破案的关键,就在于摸清朱霞与韩玉麟见面的情况…

    半途抛锚

    雨,越下越大了。铅灰色的云,低低地压在田野上空。一切景物都变得模糊起来。

    在居安旅馆301房间,一个中年女人不时望着窗外。尽管雨滴不时从窗口被风吹进屋里,她依旧把窗敞开。

    她的心情,也确如“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说实在的,当她去吃“绿茵白兔饺”的时候,当她在滨江游览艇上沏览两岸迷人风光的时候,她的心情是轻松的;然而,当她一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心情马上变得紧张、沉重起来;此刻,她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着。她几次走到电话机旁,想拨号打电话,可是,当那双戴着尼龙手套的手一碰到拨号盘,又放了下来。

    301房间,确实很安静。三楼的旅客很少。就这一点来说,她感到十分满意。她来到这里之后,一切平安,似乎没有任何不祥的征兆。

    突然,电话“嘟,嘟”响了。她急切地拿起电话耳机。

    “‘市委’103吗?”打电话的人,有着浓重的苏北口音。

    “嗯,我是老朱。”

    “我是老韩。雨太大了,车子在路上出了点毛病。”

    “能修好吗?”

    “问题不大。”

    挂断电话之后,她的脸色就象窗外密布的乌云一样灰暗。她不由得想起一句谚语:“屋漏偏逢连阴雨!”怎么搞的!韩玉麟的汽车偏会在半路上抛锚?唉,在这么大的雨中修车,能修得好吗?

    不过,她是一个很善于自己安慰自己的人。她转念一想,韩玉麟晚一点来也好。再过一个小时,天就黑了。在黑夜中,行动更方便些。

    天黑了。她开灯之后,关上了窗户,拉上了窗帘。她没有去吃晚饭,守候在电话机旁,生怕在自己离开之后来了电话。她从箱子中取出雨衣,放在桌子上,随时准备外出。

    5点20分,电话机终于“嘟,嘟”响了。

    电话是韩玉麟打来的,他说自己的轿车修好了,马上开到旅馆。

    她没有同意韩玉麟的意见,而是告诉他,她穿一件白色的尼龙雨衣,在公路上与他见面。

    她离开了301房间,锁上了门。不过,她没有关灯。在房门前,她弯下腰,把裤脚管塞进半高统套鞋。

    这时,正是开饭时间,旅客们差不多都在餐厅里吃晚饭。她很庆幸,在这个时候外出,最合适不过了。

    她直到走出了大门口,才从衣袋里掏出一件又轻又薄的白色尼龙雨衣,在风雨之中快步朝前走去,消失了。

    雨中洽谈

    朱霞在离开居安旅馆之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不时回头看看,透过粗密的雨帘,几乎见不到什么行人,显然,她的后面没有“尾巴”

    清冷的雨滴溅在脸上,使人感到几分寒意。不过,对于在小房间里闷了一下午的朱霞来说,却觉得非常舒服。她依旧快步走着。当她拐了个弯,离开了县城,走上临潮县通注松明县的公路,步子开始放慢,她的眼睛紧盯着正前方。

    公路上的汽车不多,偶而驶过几辆大卡车。突然,迎面驶来一辆黑色的轿车。司机似乎也发现了这个穿白色雨衣的女人,降低了车速。

    轿车缓缓地停在朱霞身旁。她看清这是一辆奔鹿牌轿车。在苹灯照耀下,车号牌“80一2567649”清晰可见。

    朱霞一瞧这正是韩玉麟的车号,便朝车内看了一下,车里只有一个中年男司机,朝她点了点头,主动打开了车门。

    朱霞一边脱雨衣,一边朝车里钻。坐定之后,在微弱的车灯下,她看清了司机的模样:古铜色的脸膛,大抵是长期生活在海上的缘故。虽说是32岁,看上去已有四十岁的样子:前额和眼角皱纹不少,两颊消瘦,头发浓密,双眼布满血丝,目光倒十分明亮。两道扫帚眉又浓又黑,右眉尖有一颗黑痣,扁平的鼻子,宽厚的嘴唇…

    朱霞虽然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人,可是,她早就见过他的照片,熟悉他的面貌,知道此人明显的特征——右眉尖上的黑痣。

    接着,两人互相核对接头暗语:

    “你贵姓?”

    “我姓韩,肖何月下追韩信的韩。你贵姓?”

    “我姓朱,明太祖朱元漳的朱。有烟吗?”

    “三角牌的。你有火柴吗?”

    “熊猫牌的。”

    朱霞一听,暗语丝丝人扣,天衣无缝,便又说道:“我钱不够用了,能借我拾元吗?”

    “很抱歉,我只有半张拾元。”

    朱霞把那半张的拾元人民币拿来,与自己的另半张拾元人民币合拢在一起。这是一张假币,横着剪成两半。朱霞的是上半张,韩玉麟的是下半张,锯齿形剪开,这锯齿也是丝丝人扣。朱霞特别注意看右下方那钞票号码,经拼合后,正好为“IVVIII0637807”

    这下子,朱霞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确信,坐在她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