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好官难当 (第3/3页)
当年不是你二叔在嵩阳当县委书记,管冠南他还当不成副县长呢。" 张晓东和刘增乾一听这话,心下暗喜,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走在楼梯上,张晓东捅了刘增乾一拳,两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忍不住朗声笑了起来。张晓东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干咳几声,清了清嗓子道:"赶紧去下一家!" 在去往文冶秋家的路上,张晓东坐在车后座上,闭着眼睛佯装休息,实际上,脑子一刻都不曾闲下来。他大学毕业后,先到乡里当秘书,后来当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以后又当乡党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团地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十八年来,他靠着聪明一步一个台阶,每个台阶最多不到三年。他作为副地级后备干部已经五年,春节前省委组织部考察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周治平说他不成熟,再加上推荐票仅占中游,结果弄成个未来副市长的差额人选。他因此在心里拧了疙瘩,恨透了周治平,但又无能为力。思来想去,他觉得借助张颖结婚,笼络一批县处级干部是步好棋。 如今的沙颖,红白喜事是干部间沟通感情的重要契机。张明宽还在任上,即使退居二线也会弄个政协主席、副主席,人家不能不给面子。再加上新来的专员管冠南又是张明宽先前一手提拔的,管冠南又是重情谊的人,这种微妙的关系官场中路人皆知。 现在的官场中开始出现二把手现象,因为一把手很容易升官出缺,二把手往往顺理成章地变为一把手。二把手会在这个地方多干几年,这就意味着二把手对下属可以多关照几年,倘若是一把手不高兴的人,往往又会成为二把手的心腹。 今天,张晓东真是硬着头皮来求自己执拗的亲叔叔,别说,看起来叔叔也有点开窍了,没他之前想象的那么难。 文冶秋家在龙湖西岸,紧靠羲皇陵。天黑车少人行稀,张晓东、刘增乾开车不到二十分钟,就赶到了这个宁静的小院。张晓东轻轻推开虚掩着的门,径直走到亮着灯的书房,果然见鹤发童颜的文冶秋正戴着花镜伏案写作。 "文先生——" 文冶秋摘下花镜打量后说:"哦,是父母官啊,稀客呀。" "真对不住老先生您,我今年春节一直在外,没有来给先生拜年,我在这给您赔罪了。对了,我在北京给您寄的贺年片收到了吗?" "收到了,收到了,谢谢!"文冶秋笑着招呼两人坐下,心里盘算着,这大半夜的来访,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俩大忙人,为何而来? "文老,我这次在北京的琉璃厂,淘到一幅徐悲鸿的画。我眼拙,想请您鉴别一下。若是真的呢,就当是我这个晚辈孝敬您的;若是仿赝,那我就带走,不惹您老笑话了。"张晓东说着,接过刘增乾递过的画,慢慢地展开来。 文冶秋戴上花镜,仔细观察。这幅牧歌图是水墨设色纸本横幅,画上一头卧地水牛,稚童目不转睛地盯着吃草的牛嘴,水牛甩着尾巴津津有味地啃着草尖,远山如画,静溪悠悠,树木郁郁、稻花飘香… 文冶秋不禁感叹道:"好一幅田园牧歌图!" 张晓东说:"文老,要是真的,您就留下吧。" 不料,文冶秋说:"不,这是仿品,只是仿得极像而已,呵呵。" 见刘增乾正在狐疑,张晓东说:"增乾,快把章老的字取来。这个绝对是真的,我看着他写的。"刘增乾忙出门,到汽车里取字画。 章老是省里以写草隶著称的大家,其草隶熔草书隶书于一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章老刚被选为全国书协的副主席,其字在市场上估价甚高。文冶秋从刘增乾手里接过几幅章老的字,仔细地看后说:"真是谢谢你了。这幅字我就从命收下了。不过,我这里也有一幅字,想回赠给你。只是小了些,你别介意啊。" 张晓东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书法大家沈鹏的墨迹。他一边不住口地谢文冶秋,一边惊叹姜还是老的辣。弄来弄去,折腾半天,礼没送成,反倒让人家来了个礼尚往来。 张晓东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然快至午夜时分,忙拉着刘增乾跟文冶秋告辞:"文老,耽误您休息了,我们就先告辞了。您有什么事的话,随时招呼我,保证随叫随到。" 刚走出文家小院,刘增乾就埋怨道:"怎么,咱花一百万买来的画,怎么会是假的呢?在北京明明请人鉴定过啊。" 张晓东说:"这正是文老的高明之处,他是用这种方式拒绝咱们啊。" "那咱这画不是白买啦?" 张晓东意味深长地说:"放心吧,不会的。" "你怎么不提管专员啊?" "哈哈哈,"张晓东的鼻子里喷出一股气流,"此处不提胜似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