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我辈行藏君岂知 (第5/8页)
大半年监牢的郁闷,声震四野连绵不绝。 翁老六皱眉,这位南公子也太满不在乎了。毕秋寒为他的安全处处小心,他却浑然不在意。这一声若是让人听见,毕秋寒改下汉水的一番苦心可就全白费了。昨夜漆黑大牢昏暗,他也没瞧清楚这位名门之后长得什么样子。今日一见,南歌风姿飒爽俊朗洒脱,确是风流倜傥。他正打量着南歌,南歌莫约三十二三,比毕秋寒似乎稍微年长了一些。毕秋寒自没有南歌的俊朗潇洒,但翁老六私心评价,他若有女儿,定是嫁与毕秋寒,那才是可以依靠的男人。 “好难听——”却听车厢里传出一声睡意朦胧的声音,一个头从车窗里探出来,有气无力地伸出一只手“姓南的你别叫了,好难听好吵…” 翁老六这下乐了,还没来得及定睛去看这位堪称天下第一的少爷公子,另一声轻笑已经入耳“啪啪”两声,有人鼓掌“好功力。” 第三辆马车上下来的也是一位蓝衫少年,那一身蓝蓝得近似于白。此人眉目清秀纤细,身材也不高,年纪看起来约莫十七八岁,声音也很轻柔。这样的人居然就是碧落宫的宫主、让毕秋寒毕恭毕敬的人?在场的其他三双眼睛瞪得老大,眼球几乎没掉下来,南歌第一个开口问:“阁下是——” 蓝衫少年虽然年幼纤弱,一股子精细易碎的稚嫩,但神色很舒缓。那轻笑的样子看起来极是舒服,令人不知不觉就全身放松,像全身的疲惫都随着他不紧不慢的语调缓缓从毛孔里散去,人也跌入了无比温暖舒适的空间里,只想听他多说两句话“我姓宛郁,双怀月旦。” “这位是碧落宫的宛郁宫主。”毕秋寒介绍着,又对比他年轻十岁的蓝衫少年行礼,肃然道:“弟子见过宫主。” 宛郁月旦笑起来让人惊讶尴尬之意全消“在外面不用这么规矩。”他全无架子地对翁老六和南歌点头微笑“翁前辈好,南公子好。” “晚育是什么姓?”马车上被忽略的人瓮声瓮气地插口“月蛋是什么名字?为什么不叫做鸡蛋?怎么有人叫这种怪名字的?”这插口的人自然除了圣香,不可能有别人。 宛郁月旦并不生气,他的确没看见在场还有第四个人,好抱歉地转头微笑“古人把品评人物称做月旦评,我想先父是取品评天下人物之意,所以没有考虑念起来蛮奇怪的。”他往前走了一步“对不起,我眼睛不好,看不清这位公子…” 此言一出翁老六再次愕然,南歌皱眉,这么年轻的孩子居然是个半瞎子?亏了他长了一双黑白分明清澈漂亮的眼睛“你看不见?” “嗯…看不太清楚。”宛郁月旦看起来并不烦恼他看不清楚的事“所以我没有练武,从小就看不清楚,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 碧落宫的宫主居然不会武功?南歌和翁老六面面相觑,苦笑摇头“那么宫主不应单身涉险。” 宛郁月旦虽然年轻,但笑起来眼角已有微微纤细的皱纹。那皱纹看起来并不显老,倒显出一股舒服好看的温柔“嗯…我也这么说,但秋寒总说我该出来找个大夫看眼睛。” 这话也有道理,但也不必在这个危险的时候出来。翁老六陡然感到责任重大,宛郁月旦不会武功,那一位圣香少爷纯属胡闹,南歌性情洒脱不听管束。他和毕秋寒二人要把这三人送到君山,可谓危险重重。 宛郁月旦就如知道他在想什么,好脾气地解释了一句:“我说既然要出来,就好好地出来一次吧。我人在宫里,其实是很闷的。” 这位也把江湖当做游戏的地方?翁老六的苦笑快要变成干笑了“宫主还年轻,不知道江湖的险恶…” 他刚说到一半,却见宛郁月旦已经站在圣香的车边很好奇地抱着一只大兔子“我可以摸摸它吗?” 车里三秒钟之内用兔子收服一位大人物的圣香连头都收进了车里,只留下声音在外面:“可以啊,小灰不咬人的。” “这就是兔子啊?”宛郁月旦好奇地摸着胖兔子的茸毛“原来兔子有这么大…”他抬起头来展颜一笑“比我想象的大多了!” “这世界上和想象的差很远的东西多得是。”圣香懒洋洋地在车里道“下蛋的,人老是清高就不知道什么叫常识,你就是一个典型。” 宛郁月旦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很有道理呢。” “当然,本少爷说的话永远都是最有道理的,就算没道理也是有道理,对的也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 翁老六苦笑,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毕秋寒一说到圣香就头痛,这位少爷当真厉害!比什么都厉害! ******* “我还是第一次见宫主笑得这么开心。”毕秋寒深深吸了口气,长长地吐了出去“我们总是太依赖他,老是忘了他也只有十八岁。”他轻声自语。 南歌抬起头望天,天色逐渐清明。 “船来了。”突然在场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开口的人是南歌、圣香、宛郁月旦。 翁老六猛一抬头,就见车帘一阵激荡,一人一跃而出。清晰的晨曦之下那肌肤容貌玲珑漂亮如琉璃,也没让人看清楚,他就“哗”的一声直奔江边去了“船哦——在这里哦——” 宛郁月旦怀抱着那只大兔子微笑,南歌和毕秋寒一副早已知道他会如此的表情,翁老六叹了口气,他已经隐约可以猜到将来的旅程会多么热闹了。 几个人弃车登船,各人只提了少许换洗衣裳,除了圣香那两个其重无比的大箱子之外,倒也并不麻烦。倒是那两个箱子往船上一压,压得船夫直皱眉头,嘀咕着又不是要出嫁,还搬这东西。 乌棚船顺江而下,只要这两天安静无事,很快就能到君山洞庭湖。但船行十多里,翁老六就已经察觉岸上有人跟踪。 “秋寒,”翁老六和毕秋寒相处几日不再和他客气,直呼他名字“前面是弯道。” 翁老六的言下之意毕秋寒自然清楚,点了点头,他负手站在船头,淡淡地道:“岸上一共两批十四人,武功不算太高,但可能会水。” “我们之中,有几人会下水?”南歌插了一句“我先说,我对水一窍不通。” 翁老六开始在船上四下打量看着要如何对付可能的凿船之灾“翁老六水性可以,带一个人也行,只是不知道秋寒如何?” 毕秋寒眉头深蹙“勉强可以,淹不死吧。”听他的口气,要他下水之后再带一个人是肯定不行的。 “宛郁宫主可识水性?”翁老六问。 毕秋寒苦笑“宫主久在宫中不练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