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要是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代,艾丽特·皮特斯可能会成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打从她归初的记忆开始,她的感官就对颜色的细微差别很敏感。她能够看到色彩,嗅到色彩以及听到色彩。 她父亲的声音是蓝色的,有时候又是红色的。 她母亲的声音是深褐色的。 她老师的声音是黄色的。 食品杂货铺老板的声音是粉红色的。 树林里风的声音是绿色的。 流水的声音是灰色的。 艾丽特·皮特斯现年二十岁。她的相貌取决于她的心情或者她的自我感觉:她可以变得相貌平平或引人注目或倾国倾城。不过她从来都不只是漂亮。她的部分魅力就是她对自己的相貌毫不在意。她有点害羞,说话轻声细语的,带着一种几乎不合时宜的文静。 艾丽特出生于罗马,所以她说话带着一种悦耳的意在利口音。她喜爱罗马的一切,她曾站在西班牙大理石台阶的顶端俯视全城。当时感到这座城市就是自己的。当她凝望那些古代神殿和庞大的古罗马圆形剧场时,她意识到自己属于那个时代,她曾在新广场上漫步,倾听四河喷泉的潺潺流水声,信步走在建有献给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①(注: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1820—1878),撒丁国王,统一意大利,成为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国王。后占领威尼斯,从罗马逐出法国军队,定都罗马,实行君主立宪。——译注)的结婚蛋糕纪念碑的威尼斯广场上。她曾在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鲍格才家族②(注:鲍格才家族,意大利一贵族世家。其成员于十六至十九世纪初在意大利社会、政治、文化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译注)画廊里度过无数时光,在那里欣赏拉斐尔③(注: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建筑师,主要作品有梵蒂冈宫中的壁画《圣礼的辩论》和《雅典学派》,其他代表作有《西斯庭圣母》、《基督显圣容》等。——译注)、巴塞洛缪兄弟、安德利亚·德尔萨特④(注:安德利亚·德尔萨特(1486—1530),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佛罗伦萨的代表画家,其作品构图与技巧完美,笔法流畅,代表作有《施洗约翰的诞生》等。——译注)和庞陶默那些亘古永恒的画作。他们的才华既勾摄住了她的灵魂又令她心情沮丧。她希望自己生在十六世纪并认识他们。对艾丽特而言,他们比起街上的行人来要更真实一些。她非常想成为一名画家。 她听到她母亲的深褐色声音:“你在浪费纸和颜料,你没这个天赋。” 起先,搬迁到加利福尼亚有点令她不安。艾丽特一直担心她怎么才能适应。不过,其结果是库柏蒂诺还算个惊喜。她享受着这个小城所提供的庇荫,而且她也喜欢替环球电脑图像公司工作。库柏蒂诺没有重要的画廊,不过每到周末,艾丽特总要开车前往加利福尼亚去参观那里的画廊。 “你干吗对那玩意儿感兴趣?”托妮·普利斯考特会问她“跟我一块去‘P。J。莫利根’玩玩。” “你对艺术不在乎吗?” 托妮哈哈大笑。“当然。他姓什么?” 艾丽特·皮特斯的生活中只笼罩着一片阴云。她有点狂躁抑郁。常常折磨着她的是焦虑的心情,一种离群索居的感受。她的情绪剧变经常连她自己都不曾察觉,而一眨眼的工夫,她会从兴高采烈的高涨情绪一下子跌入绝望的悲惨境地。她对自己的情绪束手无策。 托妮是艾丽特唯一的会与之讨论自己难题的人。托妮对什么事都有办法,通常的解决办法是:“让我们去玩玩!” 托妮最爱谈的就是艾什蕾·佩特森。谢尼·米勒跟艾什蕾谈话时她一直在观察。 “看看那条谨小慎微的母狗,”托妮轻蔑地说“她是冰王后。” 艾丽特点了点头。“她很严肃。有人应该教她怎么笑。” 托妮哼了一声说:“应该有人教她怎么性交。” 每星期总有一个晚上,艾丽特会到旧金山收容无家可归者的教堂去帮助发送食物。有一位个子矮小的老妇人尤其盼望艾丽特的到来。她坐着轮椅,艾丽特会帮她坐到餐桌旁并给她端来热乎乎的食物。 老妇人感激地说:“亲爱的,如果我有女儿,我要让她跟你一模一样。” 艾丽特紧握住她的手“这样的恭维真让我承受不起。谢谢。”可她内心的声音却说:如果你有女儿,她会长得跟你一样的猪模样。艾丽特对自己竟有这样的想法惊恐万分。就好像她身体里另外有人在说这些话。这种事情经带发生。 那天她跟贝蒂·哈代一起出去购物,这女人跟艾丽特同属一个教堂。她们在一家百货商店前停下来。贝蒂在赞叹橱窗里的一条套裙。“那条不是很漂亮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