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2/3页)
手一拍:“好了。今天渌水亭,再没有比你更美的了。”沈宛瞟她一眼:“今天顾大人也一定在席,不送点什么表记吗?让他睹物思人,好记着过来。” “哪有那么麻烦?”倚红将嘴一撇,做个鬼脸“稀罕呢。” 沈宛没说话。她知道倚红嘴里说不稀罕,心里却是稀罕得紧。倚红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风月场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妓女做到二十五岁还不能上岸从良,大概就剩下人老珠黄做老鸨这一条路了。倚红这些年过于大手大脚,衣裳头面都要最好的,没有攒下什么钱,只怕做老鸨的资本都没有,前景尤其堪忧。顾贞观,只怕已经是她最后、最佳的归宿。 这一点,倚红心知肚明。她扑哧一笑,将沈宛一推,就势将手里的香水帕子扔在她怀里:“小蹄子人小鬼大,说是清倌人不接客,狐媚心思倒一点不少。你替我把这个给他。” 沈宛左右翻着那条销金帕子,只见葱黄地子绣着一对鸳鸯戏水,角上用大红丝线勾着个“红”字,俗艳里透出热闹,香喷喷直薰鼻子,不禁笑道:“好是好,就是又是鸳鸯又是红字的,太像春意儿了。” 倚红不耐烦:“管它春意儿不春意儿,你只管给他就是了。横竖他看见这个‘红’字,知道是我倚红的随身物,记着我,来找我,就成了。” 沈宛点头收起。倚红忽然没来由地叹了一声说:“女人费尽了心思,总是想要男人记住她;男人费尽了心思,总是想要得到女人。得到之后,就忘了。” 话说得这样明白透彻,沈宛倒不好说什么了。两个人在镜子里对视着,一时都有些感慨。镜子里的倚红依然美丽,可比着沈宛娇滴滴掐得出水来的俏,丰艳里便有些蒙了尘。两个人在这一刻心意相通,不禁都想到“时光催人老”这一类的话来。 老鸨推门进来催妆:“轿子早备下了,其他姑娘都去了好大一会儿了,你也赶紧过去吧。” 沈宛忙站起来,老鸨从衣架子上取下待客的紫地缠枝莲满绣衣裳来,同倚红两个一左一右托着袖子,服侍沈宛穿上后,又上下打量一番,将包裹打开,亲自检查了一回宴舞的衣裳花瓣,这才送沈宛上轿。 沈宛坐在轿上,忽地有种出嫁的感觉。不禁举起袖子来假装红盖头挡在脸前,闭上眼睛自己嬉笑一回,心里不由得响起那首词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公子为之销魂的人到底是谁呢?有什么人可以令他“相思相望不相亲”?这普天下的女子,谁得到他的青睐,谁不会飞奔而至?“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若容”两个字颠倒过来,不就是“容若”吗?他既然将自己的名字嵌在词里,想来那为之销魂的人的名字也藏在词中,是“蓝桥”还是“碧海”?沈宛一路上浮想联翩。 不多久来到明珠府角门前,自有下人迎出来,连说:“公子吩咐,不必下轿,径自抬进去好了。”于是抬进去又走了半里来地,沈宛方听见说:“是这里了。”待她下了轿,才发现已经来到花园门口。只见面阔三间,皆是灰筒瓦歇山顶,楣上写着“惜花厅”廊柱上漆着彩画。进了门,脚下一条碎石子铺就的小路,两边俱有抄手游廊,搭着葡萄架子,刚刚结出豆大的果子,一颗颗碧绿晶莹的,映着太阳光,仿佛笑意盈盈。穿过葡萄架,便见一座由青石和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山下碧水环绕,曲径回廊,水中荷叶田田,藕花初绽。水边山坡上两株夜合树花繁叶茂,掩着座六角攒尖顶的亭子,有爬山廊一直接过来。亭中坐着几个客人正在谈笑,见她来了,都遥遥站起,拱手笑道:“沈姑娘总算莲驾光临,这里久候了。”先来的清音阁姑娘,见她来了,也都迎过来。 沈宛拾级上来,垂头问了好,暗暗地用眼一溜,只见在座客人中有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却不见主人纳兰公子。正在纳罕,却听身后有人笑道:“原来沈姑娘已经来了,有失远迎。” 忙回身,只见纳兰带着琴童从那边来了。经年不见,他比从前消瘦许多,并没有穿官服,一件家常品蓝暗花缎子长袍,因为走得急,两只袖子鼓起来,像鹰的翅膀。 她一看见他,便觉得别的人和事就都不存在了,他一个人把天地园子塞得满满的。但纳兰公子却只是向她问候了一句,眼神便轻松地飘过她的头顶,对众人笑道:“家父刚才遣人来跟我说几句话,失礼各位了。” 众人都笑道:“你我至交,何必言此?老相辅身子可好?”寒暄数句,各自入座,难免重新介绍一番。 在座的除纳兰公子人与清音阁的姑娘外,顾贞观、朱彝尊、吴天章、姜宸英等都与沈宛相熟。只有一位叫作梁佩兰的不熟。他是位年近花甲的文士,来自广东番禺,四年前离京,刚刚回来,这次渌水亭之会,其中一个缘故就是为他接风。 沈宛定下神对他笑道:“梁先生虽是初见,却是久仰,‘岭南三大家’之名,小女子早有耳闻,今日幸会,足慰平生。” 梁佩兰听见自己的名声竟可达青楼之地,自是得意,不禁笑道:“在下也早闻沈姑娘芳名,说是色艺俱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已经入伏,但因亭子临水而建,四面通风,里面颇为清凉。沈宛宽了外面大衣裳,只穿着一件薄如蝉翼极宽大的香云纱舞衣,露出里面桃红抹胸,葱绿长裙,腰间系着彩绣宫绦,更衬得冰肌玉骨,云遮雾罩。三言两语中,已与几位生熟客人俱周旋一遭,眼见众人对自己都钦慕有加,却惟独纳兰公子虽笑着,眼里却满是哀伤沉郁,毫无惊艳赞叹之色。不禁心下又是关切,又是失望,又是赌气,将一柄徐惠雪香扇慢慢摇着,暗思想个什么法子引起他的注意,不然几年来朝思暮想,几日里权情策划,今天一大早的盛妆打扮,精心准备,岂不都要付注流水了么? 渌水亭外两株夜合欢开满了一树粉红的花,状如马缨,云蒸霞蔚,随着清风一阵阵地香气馥郁,几瓣落花飘飘摇摇地落在水面上,引得游鱼不住接喋。沈宛坐在长凳上,手肘支着栏杆,扭着身子向水上张望,心思明明暗暗,起起伏伏,早转了几十个念头。忽听顾贞观笑道:“沈姑娘喝了茶,润过喉,可以唱了么?”这正中沈宛下怀,她放下汝窑斗彩盖碗小茶盅,先缓缓施了一礼,说声“见笑”这才调弦拨柱,轻按檀板,款款唱了一曲纳兰容若的《狼淘沙》: “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 潇潇已是不堪听。 那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