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mdash;mdash (第2/4页)
心事重重的走到凌棠远办公室,把手机掏出来给他发短信,我可以进去吗? 短信发完,我端正好站姿,不料,屋里半天都没有动静,叹口气,我转过身准备离开,没走几步就听见身后门锁扭动的声音,而后是熟悉的冰冷嘲讽:“怎么,还知道回来?我以为你乐不思蜀了呢!” 我笑了:“不回来,我还能去哪里?” “找个高枝攀阿。孟屿暮在凌翱权力比我大,还会疼惜女人,这么多好处,你为什么不走?”凌棠远冷笑像把刺骨寒冷的冰刀,直插到心底最深处,如果不是知道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一定会以为他已经爱上我,在吃孟屿暮的醋。 其实,他潜意识里还是把我当成那个女人,只要等到机会就攀了高枝离开。 他太喜欢疑神疑鬼,我根本无力给他任何保证,也无心给他任何许诺。 当然,他也不屑要这些。 凌棠远冰冷的眼神让我有些发怵,只能说:“我弟弟做手术的钱不是孟先生给的。” 这辈子,债主只能有一个,多搭上一个我还不起。 “你终于说心里话了?好,好,好。”凌棠远冷笑着鼓掌“宁墨墨,我特别佩服你,你比她还厉害。她忍不住,有更好的归宿就会飞走,你铁了心只骗我一个,我是该承蒙你看得起我呢,还是该庆幸你知恩图报呢?” 他伸出手掐住我的下巴,手指上用力,几乎捏碎骨头,眼睛里全是想要把我凌迟的念头。他一定是恨死了那个女人,也一定是爱惨了那个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拜她所赐怪不得别人。 我不肯求饶,他的手掌顺着我的脖子往下,抓住我的喉咙慢慢用力勒紧,呼吸慢慢开始不畅,我仍是对上他的目光不肯移开。 凌棠远这个可怜的男人,我几乎要对他产生怜悯的感情了。 清晨,他在我耳边的嬉笑还在,现在,却又为了莫须有的理由折磨我。 如此反复,谁敢留在他的身边? 我的视线让他无所适从,闭了眼,深吸一口气,才缓缓松开手,手指离开我的脖子,我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凌棠远手指望上游移,摸上我的脸颊,寂静无声的走廊诉说他心底无人陪伴的痛苦,深深凝望的眼底流露出无限迷惘:“这次你又看中了谁?” 骤然升起的痛楚笼罩了我们,我不知怎样答他,他也不肯多问一句给我。 浓烈哀伤下,凄美的爱情与我无关。 我假装没听见他的问话,只是走过去扑在他的怀里,我有些同情他,更同情我自己,我们之间注定不能抹掉过去,注定不能。 番外/羽衣 墨墨的羽衣 很多同学都羡慕我母亲的美貌,只有父亲不觉得。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很多次她与父亲相识时的故事,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不下百余次。 那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母亲第一次随家人来到宁家镇,第一次和村子里的人唱年会,第一次和陌生学校男老师合唱《花为媒》,她是闭月羞花的李月娥,父亲就是那个被大家抓来凑数的王少卿。 母亲说,她第一眼看见父亲便觉得他仪表堂堂,为人老实,两人戏台上对视时,心就像小鹿一样跳起来,不管怎么闪躲都觉得父亲是在看着她的。我跑去问父亲,他在看什么?父亲则红着脸笑说,我在看她的头发,乌黑的辫子,真长。 母亲晃我入睡的时候晔晔还没出生,她在昏黄的灯光下对我说,她要随外公搬家的时候,父亲拉着她的手对她说,他会一辈子对她好,求她留下来。我问母亲,后来为什么不走了?母亲说,她身上的羽毛衣被父亲藏起来,她就走不掉了。那年,我刚刚看过《天仙配》,我想母亲就是那个被董永带回家的仙女,因为她的身上永远有香甜的味道,她的容貌永远清丽秀美。 夏夜,我贴着母亲睡,母亲的腰上是父亲的胳膊,我们三个人是幸福的一家子。 后来有了晔晔,宽大的床上开始有些拥挤,但,我们仍是幸福的。 直到那个女人走入我们的生活… 父亲说,她能让他感觉到青春的活力,跟她在一起,觉得自己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像似重回到十八九岁的年纪,而,母亲在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磨掉了羽衣,掩盖了香气,变得死气沉沉起来。那些日子,母亲总是背过身哭泣,父亲总是默默抽着烟,我和晔晔总是惶惶不安,生怕七仙女的故事会破灭在我们俩的面前。 我不记得那个故事的结局,长大后再温习一遍才想起。 七仙女最后离开了董永,我的父亲最后离开了母亲,鹊桥只在故事里出现,现实中,母亲和父亲之间只有一条青石路相连。 一条街上,父亲和别的女人住在一起,我们则留在母亲的身边。 长长的青石路,隔断了所有的过往,我们不去那边,他也不来这里。 长大后,我问母亲,后悔留下来吗?母亲看着街角父亲新家的炊烟说,后悔,早知今日,当年不该自己亲手烧了羽衣。 爱情阿,终有退散的时候,不知何时,羽衣变成了女人最后压箱底的救命物,等到被良人抛弃,再穿上时却发现,时间早已灼坏了鲜艳的丝绸,生活早已磨光了斑斓的羽毛,从仙女变成凡世贫贱妇人,赌的竟是最不可靠的人心。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心中皆有不同的答案。 我想,我不会轻易把爱情给人,哪怕他再深情,我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羽衣,有一天在他处找不到留下来的借口时,我才能回到无牵无绊的原地。 当然,前提是,他,不要毁掉我最后的希望。 那件,我放在箱子下的羽衣。 棠远的纠结 我发现自己听不见声音时是在十五岁,母亲用笔和纸告诉我,这是一场交易后的代价,我不明白,我只想亲耳听听遮掩在她红色唇膏下的解释,可惜,再不可能。 我想问她,她有没有爱过父亲,可惜,她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