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_卷三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五 (第3/5页)

,领南徐州大中正。二年,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宫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年六十三。所著《晋书》一百一十卷,《东宫新记》二十卷。

    第二子特,字世达。早知名,亦善草隶。高祖尝谓子云曰:“子敬之书,不及逸少。近见特迹,遂逼于卿。”历官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宣惠主簿,中军记室。出为海盐令,坐事免。年二十五,先子云卒。

    子晖字景光,子云弟也。少涉书史,亦有文才。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迁南中郎记室。出为临安令。性恬静,寡嗜好,尝预重云殿听制讲《三慧经》,退为《讲赋》奏之,甚见称赏。迁安西武陵王谘议,带新繁令,随府转仪同从事、骠骑长史,卒。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昔魏藉兵威而革汉运,晋因宰辅乃移魏历,异乎古之禅授,以德相传,故抑前代宗枝,用绝民望。然刘晔、曹志,犹显于朝;及宋遂为废姓。而齐代,宋之戚属,一皆歼焉。其祚不长,抑亦由此。有梁革命,弗取前规,故子恪兄弟及群从,并随才任职,通贵满朝,不失于旧,岂惟魏幽晋显而已哉。君子以是知高祖之弘量,度越前代矣。

    译文

    萧子恪字景冲,是兰陵入,齐朝豫章文献王萧嶷的第二子。永明年间,因是王子被封为南康县侯。十二岁时,和堂兄司徒竟陵王作的《高松赋》,卫军工俭见了很赏识他。初任宁朔将军、进堕太守,建茎年间,迁任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大司马王敬则在会稽起兵造反,以拥戴子坚为名,旦旦童便把王坦兄弟亲从七十余人召到西省,将要等到夜间杀害他们。逭时子恪弃吴郡逃奔归来,当日赶到京城,明帝才没有伤害他们。任命王垡为太子中庶子。东昏侯即位,迁任秘书监,领右军将军,不久任侍中。中兴二年,迁任辅国谘议参军。天监元年,降爵位为子爵,授任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因有病没有受任,徙任光禄大夫,不久任司徒左长史。

    萧子恪弟子范等人,曾因事入朝谢恩,高祖在文德殿接见他们,从容地对他们说:

    我想对你们兄弟说几句话。天下的宝贵东西,本是名位爵禄,但不可以强力得到它。如果没有机运,虽有项籍的力量,最终还是败亡。所以墨皑着的《王命论》说:所求取的不过是一金,然而终辗转死在沟壑中。”你们不应该不读此书。宋孝武帝禀性猜忌,他的兄弟稍有美名的,没有不藉事由而毒死的,所能活下来的祇有刘子业。至于朝廷大臣中,或怀疑有天命而杀害,枉错yin滥,无辜受害者相继。然而也有他怀疑人有天命而不能杀害的,或不知他有天命而不怀疑他,那时虽怀疑你们的祖父,然而不知怎样对他。这是对人怀疑而不得杀害的。又有人不被怀疑,如宋明帝本因为平庸没有作为被免脱了,哪裹是被怀疑而得保全。又再说我那时已二岁,他怎知道我应有今天。当知有天命的人,不是人所能伤害的,要想伤害也不能成功。我初平定建康城,朝廷内外的人都劝我说:“时代变革,人心须一致,应当实行惩罚。”我在那时依此论而行,谁会说不可以!我正说江左建国以来,要改朝换代就必互相诛戮,这是损伤和气,所以国运照例不能广远绵长。所谓“夏灭亡的教训就在眼前,殷的后代应以为鉴戒”此是第一个意思。再者,齐朝舆梁朝虽说是革换朝代,但道理上又与往时的革换朝代不同。我舆你们兄弟虽已有两代不互服丧,但宗属关系并不远。你不要说兄弟关系很亲,自家兄弟有相互周旋的,也有相互不周旋的,何况是丧服不同疏远的亲属呢?齐朝建业之初,也是甘苦共尝,我也有至诚之心,你们兄弟年少,理应不熟悉。我舆你们兄弟,便是情同一家,难道都不念及这些,做出如同行路不相识的事情。这是第二个意思。我有今日,不是我的本意所求。而且齐明帝要屠减你们的家门,使你们兄弟陷入极其困苦的境地,我起义兵讨伐他,不衹是为了自雪门耻,也是为你们兄弟报仇。你们如果能在明帝、东昏侯之世,拨乱反正,我虽在樊、邓起兵,怎能不放下武器推奉呢;我即使想不放下武器,也是出师无名了。我今为你们报仇,而且改换朝代了,希望你们兄弟尽节报效我。而且我自己藉助动乱的政局,取代明帝统一天下,不是夺取你们家的天下。昔Et刘王舆自称是旦适的儿子,光亘造说“假使盛帝再生,也不可重新得到天下,何况子舆乎”梁朝初年,有人劝我进行诛灭,我回答如向日孝武时事:他若是有天命,我杀害不了他;若是他没有期运,为何急忙这样去做,这样做正足以显示我无度量。曹志是魏武帝的亲孙,陈思王之子,事奉晋武帝能成为晋室的忠臣,此即是你们的榜样。你们是宗室,情义舆他不同,可以坦然相期,你们不要再怀有自外之意。稍加等待,自当知道我的心愿。

    又文献王时在内斋管账册的太监赵叔祖,天监初年,入任台斋帅,在寿光省,高祖呼叔祖说:“我本在北第认识你,因为你是旧人,所以常支使你。你近来见到北第的诸郎没有?”叔祖奉答说:“近来多在此当差,出外很少,即使暂出,也无暇到那边去。”高祖说:“如果见到北第诸郎,告诉他们我的意思:我今E1虽是改换朝代,但舆他们情同一家;衹是今日国家的根基还不稳固,所以没有任用诸郎,不衹是在我不适宜,也是想使诸郎得到安定。让他们闭门高枕,以后自会见我心。”叔祖立即出外详细宣告敕语。

    萧子恪不久出任永嘉太守。还京师授任光禄卿,秘书监。出任明威将军、零陵太守。十七年,入任散骑常侍、辅国将军。普通元年,迁任宗正卿。三年,迁任都官尚书。四年,转任吏部尚书。六年,迁任太子詹事。大通二年,出任宁远将军、昱型太守。三年,在旦郡舍第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诏令追赠侍中、中书令。谧号为恭。

    王恪兄弟有十六人,都在梁朝作官。有文才的是子恪、子质、子显、子云、子晖五人。王灯曾对所亲近的人说:“文史之事,诸弟都具备了,不用烦劳我再引导他们,衹要退食自公,没有过错就可满足了。99王灯年轻时也涉猎学问,很会写文章,随即丢弃原本的意向,所以没有传下文集。

    子瑳,也很有名声。太清间,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