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六 (第2/5页)
犹在。自皇图屯阻,祀荐不修,奉圣之门,胤嗣 歼灭,敬神之寝,簠簋寂寥。永言声烈,实兼钦怆。外可搜举鲁国之族,以为奉圣 后;并缮庙堂,供备祀典,四时荐秩,一皆遵旧。”是日,又诏“诸州各置中正, 依旧访举。不得辄承单状序官,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详依品制,务使精实。 其荆、雍、青、兗虽暂为隔阂,衣冠多寓淮海,犹宜不废司存。会计罢州,尚为大 郡,人士殷旷,可别置邑居。至如分割郡县,新号州牧,并系本邑,不劳兼置。其 选中正,每求耆德,该悉以他官领之。”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琳为司空、 骠骑大将军。分寻阳、太原、齐昌、高唐、新蔡五郡,置西江州,即于寻阳仍充州 镇。又诏“宗室在朝开国承家者,今犹称世子,可悉听袭本爵。”以尚书右仆射王 通为尚书左仆射。丁巳,镇西将军、益州刺史长沙王韶进号征南将军。二月庚午, 领军将军徐度入东关。太保、广州刺史萧勃举兵反,遣伪帅欧阳頠、傅泰、勃从子 孜为前军,南江州刺史余孝顷以兵会之。诏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率 众军南讨。戊子,徐度至合肥,烧齐船三千艘。癸巳,周文育军于巴山生获欧阳頠。 三月庚子,文育前军丁法洪于蹠口生俘傅泰。萧孜、余孝顷军退走。甲辰,以新除 司空王琳为湘、郢二州刺史。甲寅,德州刺史陈法武、前衡州刺史谭世远于始兴攻 杀萧勃。夏四月癸酉,曲赦江、广、衡三州;并督内为贼所拘逼者,并皆不问。己 卯,铸四柱钱,一准二十。齐遣使请和。壬辰,改四柱钱一准十。丙申,复闭细钱。 萧勃故主帅前直阁兰敱袭杀谭世远,敱仍为亡命夏侯明彻所杀。勃故记室李宝藏奉 怀安侯萧任据广州作乱。戊戌,侯安都进军,余孝顷弃军走,萧孜请降,豫章平。 五月乙巳,平西将军周文育进号镇南将军,侯安都进号镇北将军,并以本号开府仪 同三司。丙午,以镇军将军徐度为南豫州刺史。戊辰,余孝顷遣使诣丞相府乞降。 秋八月甲午,加丞相陈霸先黄钺,领太傅,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给羽 葆、鼓吹。九月辛丑,崇丞相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之礼,加玺 绂远游冠,位在王公上。加相国绿綟绶。置陈国百司。冬十月戊辰,进陈公爵为王, 增封十郡,并前为二十郡。命陈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旂,出警入跸,乘金根车, 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鋋宫县。王后王子女爵命之典, 一依旧仪。辛未,诏曰: 五运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属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大庇 黔首,阐扬洪烈。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梁德湮微,祸难荐 发:太清云始,用困长蛇;承圣之年,又罹封豕;爰至天成,重窃神器。三光亟改, 七庙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坠,我皇之祚,眇若缀旒,静惟《屯》、《剥》,夕 惕载怀。相国陈王,有纵自天,降神惟岳,天地合德,晷曜齐明。拯社稷之横流, 提亿兆之涂炭。东诛叛逆,北歼獯丑,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纪绝礼, 儒馆聿修,戎亭虚候。虽大功在舜,盛绩维禹,巍巍荡荡,无得而称。来献白环, 岂直皇虞之世;入贡素雉,非止隆周之日。故效珍川陆,表瑞烟云,玉露醴泉,旦 夕凝涌,嘉禾瑞草,孳植郊甸,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 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谶图,狱讼有违,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 庸藐,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乎!今便逊 位别宫,敬禅于陈,一依唐虞、宋齐故事。 陈王践阼,奉帝为江阴王,薨于外邸,时年十六,追谥敬皇帝。 史臣曰:梁季横溃,丧乱屡臻,当此之时,天历去矣,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征曰:“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 允文允武,多艺多才。爰自诸生,有不羁之度,属昏凶肆虐,天伦及祸,收合义旅, 将雪家冤。曰纣可伐,不其而会,龙跃樊、汉,电击湘、郢,剪离德如振槁,取独 夫如拾遗。其雄才大略,固无得而称矣。既悬白旗之首,方应皇天之眷,布德施惠, 悦近来远,开荡荡之王道,革靡靡之商俗,大修文教,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 儒业,介胄仁义,折冲樽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干戈载戢,凡数十年。济济焉, 洋洋焉,魏、晋已来,未有若斯之盛。然不能息末敦本,斫雕为朴,慕名好事,崇 尚浮华,抑扬孔、墨,流连释、老。或经夜不寝,或终日不食,非弘道以利物,惟 饰智以惊愚。且心未遗荣,虚厕苍头之伍;高谈脱屣,终恋黄屋之尊。夫人之大欲, 在乎饮食男女,至于轩冕殿堂,非有切身之急。高祖屏除嗜欲,眷恋轩冕,得其所 难而滞于所易,可谓神有所不达,智有所不通矣。逮夫精华稍竭,凤德已衰,惑于 听受,权在jianian佞,储后百辟,莫得尽言。险躁之心,暮年愈甚。见利而动,愎谏违 卜,开门揖盗,弃好即仇,衅起萧墙,祸成戎羯,身殒非命,灾被亿兆,衣冠敝锋 镝之下,老幼粉戎马之足。瞻彼《黍离》,痛深周庙;永言《麦秀》,悲甚殷墟。 自古以安为危,既成而败,颠覆之速,书契所未闻也。《易》曰:‘天之所助者信, 人之所助者顺。’高祖之遇斯屯剥,不得其死,盖动而之险,不由信顺,失天人之 所助,其能免于此乎! 太宗聪睿过人,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