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卷第五章魔道鬼才 (第2/3页)
诉你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范书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显得很是高兴。 牧野静风回到绝崖边上时,见到了苦心大师、司如水等人,同时也见到了“日剑”蒙悦 的尸体,敏儿的泪早已哭干了,痴痴地跪在蒙悦身边,让众人不忍多看,蒙悦的死状极惨, 全身肌肤已肿得很高,脸色呈一种惨绿色。 这绝不应该是一代神剑的死“日剑”蒙悦的死应该是轰轰烈烈的,牧野静风只看了一 眼,就不忍多看。 此时,他的身体已虚弱到了极点,连站立都显得颇为困难,他半跪于地上,找到那把仍 插在一具尸体上的“破日神剑”想要将他抽出,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司如水明白他的心意,也蹲下身来,仔细地察看了一阵子,终于在此人身上找到了开启 皮衣的地方,便将皮衣整件御下。 众人这才知道“附体四鬼”的皮衣之内还罩着一件如同鱼的鳞甲一般的小铁片缀成的护 甲,构造极为精巧,上面还嵌有可以伸缩变形的扣状物,把牧野静风的剑缠住的正是这些扣 子般大小的东西。 司如水心细如发,将这件护甲整件解下后,颠来倒去仔细观察,要寻找一个可以将整件 护甲破解的突破,颇费了一番工夫后,他终于找到了,赶紧将护甲自上而下一点一点肢解! “破日神剑”终于可以解脱,司如水知道“破日神剑”乃千古神兵,可以斩铁断玉,所 以很难明白为什么居然连这样一件护甲能将它困住。 他拿剑在护甲上试了试,接着一剑削出,只听得“嘶”地一声,护甲已应声破裂,他又 试一次,仍是如此! 心中暗忖道:看来此护甲的不同凡响之处并不在于其质的坚韧,而在于结构精巧,倘若 是直刺进来,就势必会被卡住,剑的锋利无从发挥,加上又怕一个不慎会损坏了这千古神剑, 其实若不是牧野静风觉得此剑是蒙悦暂借给他,必须要完壁归赵,想必这区区一件护甲,又 怎能困住“破日神剑” 牧野静风与这些身着护甲的人之间定有一场恶战,而牧野静风为了不损坏蒙悦的剑,甘 愿冒着风险弃剑而战,说明牧野静风仍是从前那般重信义。 司如水颇有些感慨,他收起剑来,将剑交给了牧野静风。 牧野静风默默地接过“破日神剑”剑仍是古朴幽远,奇光如魄,而剑的主人却已成隔 世之人。 思及蒙悦两次借剑之情,牧野静风不觉悲从中来,对于一个剑客来说,剑便是他的第二 生命,蒙悦第一次借给他时,与他素昧平生,却将这人人垂涎的绝世好剑相借,这既体现了 蒙悦过人的胸襟,也是对牧野静风莫大的信任。 而第二次惜剑却是在牧野静风为天下豪杰共讨之的时候,这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牧野静风与蒙悦共处不多,但两次借剑,却已让牧野静风深深地体会到蒙悦的知遇之情。 也许,这是一个前辈的绝世剑客与年轻的惊世剑客之间心灵相通? 牧野静风持着这把剑,缓缓地走到敏儿身边,将剑放入蒙悦的怀中,自他见到敏儿后, 一直没有劝慰敏儿,他不敢去劝慰敏儿。他怕因此引起敏儿更多的伤心悲痛。何况他明白一 夜之间,经历了家人重聚后,立即又需得面对亲人先后亡故时将是一种怎样的心念如死! 哀伤到了极限,是无法劝慰的,惟一能抚平她心中的伤口时,只有时间…也许,连时 间也无法让这道伤口完全愈合。 牧野静风就那么默默地陪着敏儿跪在蒙悦的尸体旁。 不知什么时候,水红袖也在牧野静风的身边跪下了。 山也哀哀,云也哀哀。 二百多十大门派的弟子默默地站着,每个人都拔出了自己的兵器,斜斜指向地面。 这是神州武林中悼念死者的最高礼节…“万刃朝拜!” 苦心大师暗自叹了一口气,同时心中思忖道:是否自己禅心未起,以至于这二日总是悲 痛?按理我应明白生老病死的天道之常,不可违之不可逆之… 他缓步上前,将蒙悦业已肿大的双手握住。 少顷,只见蒙悦全身衣衫无风自动,起伏不定,然后便见从遗体上冒出丝丝缕缕黑色的 雾气. 敏儿忽然明白过来,跪行几步,嘶哑着声音道:“大师不必如此!” 原来苦心大师见蒙悦遗容惨不忍睹,心想:蒙悦乃当世英雄,怎能让他以这般模样告别 人世?于是决意以佛门至高心法“三昧观”为蒙悦驱散体内的毒气。 驱散死者体内的毒气可比驱散活人体内的毒气难上许多,皆因死者体内血脉皆己中止, 毛孔亦己闭塞,故极不易疏出排毒之路径。 敏儿知道苦心大师的用意,更知道这样做极耗功力,怎不劝之? 但苦心大师却是双目微闭,轻轻地摇了摇头。 一盏茶之后,蒙悦本己肿大的身子大致复原了,脸色也不再是可怖的惨绿色。 苦心大师这才收功,慢慢站起,身子竟一个踉跄,方又站稳,看他神色,似乎一下子苍 老了许多! 敏儿哽咽不能成声,只能跪在地上,欲向苦心大师行九叩之礼,却见苦心大师双掌微扬, 一股柔和的掌风飘出,敏儿竟自叩不下了。 痴愚禅师在旁目睹此景,佛心大震,心道:我与师叔之胸襟相比,可谓相差千里了,师 叔此举,必已耗去了他十年功力,如此一想,顿有冷汗涔涔之感,对师叔苦心大师崇仰之情 更甚。 而其他豪客亦无不暗自钦佩。 这时,铁索一阵响,众人一看,原来是清风楼的人及青城派弟子到谷中将庞予、戴可的 尸首背负上来了,当下众人一起动手,为蒙悦三人各掘一墓,皆是向阳的坡上,放眼望去, 便可见青城山奇秀之景,松涛阵阵,山峦起伏。 司如水心中暗道:蒙大侠生性清雅,青城山之景大约能合他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