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3/4页)

  扯淡!肖明川闭上眼睛,不敢再往下扯了,生怕言多有失。

    将近七点的时候,散发着热气的沙漠王,嗡嗡地开进了县委招待所。要见的人都不在,找服务员一打听,说是吃饭还没回来呢。肖明川摸到小餐厅,离老远就听到了唐总经理的笑声,不由得收住步子,退到一边等着散场。这时贾晓不知打哪儿冒了出来,见了站在窗前的肖明川,惊讶道,肖处,怎么不进去呀?肖明川笑道,我吃过饭了。贾晓说,今晚,你们还回镇上吗?吃完饭,任书记请大家去娱乐,你们就别走了,一块玩玩。噢,对了肖处,海涛呢?肖明川想,贾晓现在跟自己说话的口气也大得不行了,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就没再开口,把贾晓晾了一下。贾晓讨了个没趣,找辙离开了。肖明川点着一根烟,赌气似狠抽了几口。烟抽到半截时,肖明川一抬头,看见韩学仁朝自己走来了,整张脸红嘟嘟的。肖明川迎上去,叫道,韩局长。韩学仁问,刚到吧?估计你快来了。肖明川说,刚到。韩学仁回头望望,说,咱们出去走走。韩学仁这是有意出来接他。石崖畔村出了事,他这个直接领导不上火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在第一时间内,亲耳听听石崖畔村的情况,然后再考虑怎么跟唐总经理汇报。走出餐厅,融入夜色,肖明川汇报了石崖畔村的情况,最后拿出那封打印的公开信。

    去前厅坐坐吧。韩学仁说,想必是要去那里借点光亮来看手里的公开信。来到前厅,两人坐到一处灯光显亮的地方。韩学仁看完公开信,往茶几上一拍,笑道,无理取闹!肖明川心里打了一个滚,脸上掠过一丝尴尬。韩学仁指着茶几上的公开信说,信里说的那些事,可信不可信是一回事,单说这封信上,连个公章也没盖,明摆着是瞎起哄嘛,不用怕了,肖处长。肖明川心里一震,怪自己笨啊,居然会把这个重要的细节给省略了。不过肖明川倒是没有在此放弃努力,他想这封公开信尽管没难住韩学仁,但要钱的空间也还是有的,于是就从另一个角度往里递话。肖明川说,韩局长,是岔弯村的废弃砖窑场得了赔偿,这才刺激了石崖畔村。韩学仁眉头紧了一下,眼光一转,抹到了那封公开信上,嘴里轻轻吐出两个字,是吗?肖明川察觉出他在回避这个话题,就恰到好处地说,村支书和村长,都说这是事实,至于说他们讲的事实,到底属不属实,韩局长您可以问问郭处长。从韩学仁这儿说,郭梓沁给岔弯村六万块钱这件事到底属不属实另说,就算属实的话,他也确实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他相信郭梓沁会这么干的,而且也明白郭梓沁如此出手,意图显然是在隔山打炮,浑水摸鱼,借嘴伤人,这心里就不大痛快了,因为他是水庙线上土地协调总指挥,哪一处出了娄子,到头来算总账的时候,他多少都要兜起一份。

    肖处长,跑了一天,你也够累的了,要不今晚就歇在县上,石崖畔村的事,下来我亲自处理。肖明川犹豫了一下说,韩局长,要是没什么别的事,我还是回镇上吧,有事你随时招呼我,住在这儿,我心里不踏实,万一哪里有事了…韩学仁一看留不下肖明川,就起身说,这样的话,你们就赶早往回走吧,这里暂时没什么事了。送走肖明川,韩学仁思忖,今晚得抽空跟任国田聊聊,洪上县境内的事不论是圆了,扁了,方了,瘪了,分寸还不都是吊在他的嘴上?今后该让他动动嘴巴的时候,就得让他把两片嘴唇子分开,凡事都跟他客客气气,其实也是一种见外的被动表现。再说郭梓沁在村子里捅的窟窿,大也好小也罢,到头来也只能是任国田这个父母官能填补到位。

    27

    今天肖明川起得格外早,他扩展着胸,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出窑院。一股凉森森的膻气钻进他鼻孔,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举目朝那边张望。路对面,离窑院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大大的空场,他知道那是用来宰杀牛羊和交易牛羊的地方,过去空闲时,他曾进去遛达过,只是没亲眼见过杀牛宰羊。肖明川抽抽鼻子,又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便穿过路面,悠着两只胳膊,朝空场走去。空场内人畜都不少,交易场景抬眼就能拾到。几个穿制服的收税人,东一眼西一眼,不紧不慢地晃荡着。在空场西北角上,肖明川看见一个光头中年汉子,嘴里咬着一把铮亮的尖刀,两粒烟黄色的门牙,乍看上去就像嵌在刀背上的两颗宝石,健壮的身子靠在一辆红色摩托车上,懒散得自在,肖明川猜想,这汉子是个屠夫,就走了过去。接下来,肖明川目睹了屠夫身边的几个人,你一句我一言,把地上一只待宰杀的羔羊交易了,有人要皮,有人索rou,有人青睐下水。卖羔羊的妇女,脑袋上包块粗布花头巾,脸色多少有些心疼地递给屠夫五块钱。屠夫收好钱,走过来,拿右脚碰碰羔羊,然后弯腰把羔羊提起来,掂了掂,就从羊嘴里掂出了几声惊颤的咩咩声,肖明川身上一紧。屠夫瞥了肖明川一眼,肖明川没留意,此时他觉得屠夫手里的羔羊,如一团硕大的精良棉球,嘭——在屠夫厚实的双掌里绽开了,雪白而柔软。屠夫噢了一声,腮帮上的肌rou条子突突了几下,接着双手一悠,就把蓬松的大棉球,抛到了脚边一个低矮的木案子上。肖明川心里一颤,脚根随之软了一下,两只手攥成了拳头。

    那个木案子,在肖明川看来简易而结实,许是因血水长期浸泡的缘故,本色已经难寻了,惟有四条撑地的木棱子上,还挂有新鲜的血迹。肖明川盯着屠夫手里的刀,刀的走路娴熟而敏捷,还不等他看出门道,羊颈下,忽地飘出一片鲜红。血汁在地上积聚时,真的就像一段浸了水的红丝绸,在风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