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散文集_他们并非很在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并非很在意 (第2/3页)

个人都喜欢听到赞美,不喜欢听到批评,懂得赞美他人的人,用最摩登的语法来说,是EQ比较高,人缘也会比较好,可是听到赞美的人就得小心了,某些美言是会叫堕落的。

    据我观察,在办公室中,女人最容易出口的赞美是:“你的衣服好漂亮!”

    听到这句话,每个女人(包括我)都会眉开眼笑。谦虚的会说:“哪里哪里。”虚伪的会说“哪里,你穿的才漂亮。”有自信的会说:“谢谢。”不好意思的会顾左右而言地说:“哦,这是昨天在地摊上买的,才两百九十一元,便宜货…”

    殊途同归,总而言之,她们心里都会很高兴,至少这一天的心情温度会陡然提高好几度,然后会期待下一次穿“不平凡”(与平常时稍有不同)的衣服也能博得赞美。

    能维持自己的品味固然很好,但不少女人常会因别人一句恭维话,而突然变奇怪起来。我当过一大段时间的上班族,我曾发现,一位四十岁的保守女人心血来潮穿了二十年前的公主装上班,同事们“吓了一跳”后纷纷说:“你…今天穿得很漂亮。”此后她胖胖的身上就天天出现数不清的蕾丝花边。还有一位三十多岁,已是两个孩子的妈,有一次她忽然化了浓妆(大概是晚上要参加喜宴),穿了血红的露肩套装来,男女同事们留意到了,个个都“赞美”她“有精神”“很特别”这下好了,从此后我日日看到她每天“很特别”地来报到,有时是中空装加牛仔裤,下面是白色短袜加黑色矮子凉鞋;有一次全身黑纱披大大的金项链,纱裙透明,使裙中的黑色短裤显得很暧昧,天哪!她可是在公家机关工作。我也看过不少中年妇女,某次穿上女儿的T恤到办公室来,人家都说“好年轻”结果日日打扮成青少年,纵然身材维持得不错,可是脸上的岁月痕迹还真叫人触目惊心。

    其实“你有衣服很漂亮”极可能只是别人在注意到你穿着与过去不同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脱口而出和客套话。这句话可能是暗示:你的衣服本身很漂亮,但不太适合你,你穿着它的“整体感”简直太好笑了。

    它是实话,也是谎言。衣服确实漂亮呀,可惜是穿在你身上,如果赞美的人还问:“在哪里买的?”这可能表示,她认为这衣服若穿在自己身上,会比穿在你身上来得好看,哈!

    对人家的赞美,固然不必以小人之心度之,不过,也没有必要因为想获得赞美而“哗众取宠”吧!

    EQ高者,虽不必直言批评,但说赞美的话时,多少也要有些真心,以免损了人家品味,又不利自己的眼睛。

    两个女人的外遇

    从古三令,

    女人到底希望男人痴心,

    不管自己专不专一。

    这是女人心。女人要的男人。

    其实跟男人要的女人一样。

    每隔几年,似乎都会产生几部“当代爱情巨作”的电影。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年来感人肺腑或脍炙人口一时的影片,都与女性外遇有关。

    从《麦迪逊之桥》到《英伦情人》,电影里面感人有爱情,都是两个女人的外遇,和两个男性“第三者”角色的痴心。《麦迪逊之桥》逼出女人感伤无聊生活的眼泪,也激出中年男人寻找第二春的心动;《英伦情人》那位楚楚可怜的男性第三者角色,更使不少的女性朋友如痴如狂。

    从道德来审视任何爱情故事都是很煞风景的,我们先把“不伦”的观点放在一边,来看看《麦迪逊之桥》和《英伦情人》中的女性外遇,为什么可以让人如此激动?

    爱情片或爱情小说的支持者,据说有百分之十都是女性(这从每一次有关“两性”的演讲中,女性与男性的到场人数总在八十比二十,可以估算得出来)。描写“一个女人的外遇和一个男人的痴心”的电影大受欢迎。无疑地,其中或多或少含有一种“女性追求情感解放”的意味。女人不想再当爱哭片中泪水不绝的苦命女,如禁她们要为爱情流泪的话,她们宁愿为一个不会完成但很美丽的爱情流泪,她们多么渴望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热烈的为自我的欲望挣扎一下。如果现实中不可能,在电影里放肆一下也好。

    我想我可以感觉到,电影的“新唯美主义”在萌芽的声音。当女人逐渐了解爱的现实面的时候,她们也渴望偶尔走出现实轨道,被“不可能的爱情”发光发热一番,或反叛“约定俗成”的规划一下。

    如果这两部电影外遇者改成男人,而第三者是个痴心女人,我想它们一定不会这么受欢迎,这种“俗套”可能只会受到现代女性的咒骂。

    女性外遇得到支持力日益上扬,也意味着女性对“从一而终的幸福”开始质疑。

    女性意识虽然慢慢往上爬,但大多数企盼被爱的女人,在爱情中活得很辛苦也仍是事实。爱情小说的作者和爱情片的投资者看得很清楚,越能让女性抒发爱情压力的就会越卖钱。过去受欢迎的文艺片及小说,女主角的形象总是脆弱、敏感、纤腰盈盈一握,等待强势的白马王子的拯救;现在受欢迎的女性典型——《麦迪逊之桥》梅莉尔斯特里普所饰演的角色朴实、坚忍;《英伦情人》的克莉斯汀史考特汤玛期则是聪敏、优雅的冒险家,显然角色“实在”多了,人格也进化多了。

    不过,变中也有不变,受欢迎的爱情公式并未有太大变迁。多年前有一位美国评论家一针见血地说,任何一个爱情的故事,只要描写“一个男人为追求真爱饱经折磨”就会大大感动女人,一点也没错。

    从古至今,女人到底希望男人痴心,不管自己专不专一,这是女人心。女人要的男人,其实跟男人要的女人一样。

    阿根廷,请为我愤怒

    政坛上无所事的男人不会受到质疑,

    而一个有所作为的女人,

    所受到的只是挖疮疤式的诋毁。

    还没看《艾薇塔》之前,我并不明白,阿根廷人为什么要生那么大的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