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恋吴淡如散文集假死病 (第3/3页)
记得那年我七岁,有个小朋友忽然没来上课,他们说她永远不会来了。我问大人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没法说服我,天堂地狱都离我的想像太远,我把自己裹在棉被里想,想得全身发冷,冷汗直流,我问自己,人鱼公主变成泡沫之后,去哪里唱歌呢?最喜欢问永恒问题的是,孩子。以撒辛格说: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 没有人能给标准答案。任何宗教人士都不能提出百分之百的保证。我们的保证与解答都必须框上“假设性”三个字。 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不必担心,可以想像。人鱼公主去哪里唱歌?说不定另一个世界有真正明白她的王子,这仍是假设。 重要的是,别在死亡之前死,在活着的时候做个活生生的人。 生活,迎向未知,最神秘美丽的任务。 这不是个假设性的解答,我们知道。当然,这个故事,是因一个假设性问题,如微雨飘过我日丽风和的秘密花园。 各位同学大家好 “你们现在怎样追女朋友?” 这一年,平均每三天跑一个学校,老实说,实在是疲于奔命。我常感觉自己像个超级推销员。 我在推销些什么?我的书吗? 不,那不是我的意图,我一向疏懒,演讲会绝不当成直销大会;写得高兴,比卖得好重要。当然我也不想虚伪的说,卖得好不好不重要。任何一个舞者都欣赏观众忘情的“安可”声音,但书也不是你推销就会卖得好的。 有人常会问我,当一个“畅销作家”是不是要故意迎合大众胃口呢?我总是不太温文儒雅的干笑了两声,哼哼,我至少当了八年不畅销的作者呢,如果有大众胃口可以摸清,我自信没有那么笨,要摸索八年。 写了多少万字,早已数不清,颈椎的“左倾”变成长期写作姿势不良的最佳证书。如果不是兴趣,我不认为,有什么样的火与炭,可以燃烧这么久,我从未怀疑这样做有没有意义,从未质疑自己是否有天才(虽然我身边的人一直很质疑),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看了我的学历后,问我为什么不做一个“有用的”律师(为什么要写“没用的”小说呢?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从未想过,写下去有没有一天会“红”从未思考遇到写作瓶颈我会不会就完蛋了。 最重要的是,从未觉得苦,因为我总还有下一个故事要写,我面对稿纸时总怀抱淡淡的幸福,面对整脊医生气势慑人的“空手道”时,也只有感激。我知道,只要你爱,你就需付出。得与失,在天平两端,就看你把眼睛大半时间放在哪一端上。 这两端,我看见,一直是平衡的。 我也不是为了推销爱情。 爱情观也不能推销。每一个爱情都是一个特例。对我来说是毒药,可能是别人的蜜糖。我绝不相信我行能力解决任何人的爱情问题,没有人能帮任何人解决感情问题。 我用我的演讲来推销什么?我疲惫地坐在回台北的螺旋桨飞机上,我的耳朵一边对抗震耳欲聋的噪音,我一边想。 我想到刚刚一位同学告诉我的“笑话”:我们最近流行机车郊游啊,就是一群男生和一群女生一起出去玩,男生骑摩托车,女生就抽钥匙,女性至上嘛,由她们抽签决定要给谁载… 其实这并非新鲜事,我念国中时,就在社会新闻版上看到有关“钥匙俱乐部”的报导,仪式相同但当时的报导是批判性。你知道“那个时代”年轻人动不动就会被批判,动不动卷被指责;你不是乖小孩,败坏社会风气。 有趣的在下头:“可是一群女生之中,总有一个是很抱歉的,大家都不愿意载的对不对?为了要安慰我们里头那个被“签王”抽中的同学,出发前我们每人都会先交五十元,当作安慰奖…这样大家会比较欢喜甘愿一点——” 我忍不住大笑,他们真懂得“正义”! 我也想起我说故事、说笑话时,他们前俯后仰的样子。 我推销什么?我听到自己内心的回答:我推销快乐。这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笑口常开的。 我未必能使大家一直很开心,至少我知道,同学们听故事时确实很开心。 陌生人的微笑是比珍珠更耀眼的东西。陌生人的开怀大笑,更是无价珍宝。 我一直深信故事的魔力。如果这个世界上,会说故事的人比会批判、抱怨、训话的人少,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得忧郁症,像“NeverEndingStory”所说的一样,人们失去想像,世界就会被空虚快速吞噬,只剩黑洞一样的茫然。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不只是给予者,我也是收集者。我收集点点滴滴的笑声,要酿成我记忆里最营养丰富的一缸酒。 “各位同学大家好!”不管已是多么力竭声哑,我愿意以微笑与故事,暂时忘却烦忧。 我们都是嗷嗷待哺的鸟儿,我们需要多一点笑声当人生养分,发自肺腑的笑声,没有压抑的笑声。有时尽情的流泪后,才能尽情的笑,笑声并不浅薄。 选择一本书,等于选择一个作者当心灵的朋友。 每一次我站在讲台上说“各位同学大家好”看到一双双晶莹的眼睛,我仿佛又回到穿着校服的时光。 那时我以为青春只是“载不动许多愁”的岁月。没有人微笑告诉我,开心过日子、乐观谈恋爱,自然心待花落花开。担子再重,你还是可以让自己开怀。 尽管不断重复用嘴说出已成型的故事有时让我觉得我很吵,但借着“各位同学大家好”的呼喊Yes,Yougotafriend!(是的,你得到了友谊。)我一再温习了当学生的时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