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散文集_吴淡如散文集情的距离与仪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淡如散文集情的距离与仪式 (第3/3页)

侦探说。

    “不!我是说…她跟我做同样的事的时候,从不会发出声音,也不可能那么开心。她不是我老婆!”

    爱在心里口难开

    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

    都是一定的公式:

    快乐的结局,

    温暖的相拥,

    不断的热力输送。

    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我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这个样子,真的是我希望变成的样子吗?”

    我们多半比较希望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心里是什么样子,常常忘了,或几乎没有问过自己上述的问题。

    “爱在心里口难开”的电影中,杰克尼柯逊所扮演的后中年期作家,就是一个“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人。他很敏感很专注于他的工作,也渴望被爱,因为太敏感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实在很惹人讨厌;因为他真的很专注于他的工作,所以他闭门谢客,变得很自闭、很有洁癖,而且发展出一套近乎“强迫性精神宫能症”的行为:比如,香皂只洗一次就丢垃圾桶,锁门一定要锁五次,走红砖道也有既定的模式,到同样的餐厅,非要同一个侍者点菜。他用各种规则与仪式把自己保护起来,但当城廊太高,而渴望爱的人也等不到爱,因为他用冷漠当防空罩密封了自己,杜绝了爱的往来。

    多么讽刺啊!他是一位畅销的爱情小说家,爱情小说之所以畅销,都有一定的公式:快乐的结局,温暖的相拥,不断的热力输送,用忍耐、体谅与勇气呵雪成冰。

    可是他都没有,现实生活中,他一点温暖都没有,他让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按模式活在自己孤独世界的机器人。

    完全合乎苏格拉底的嘲笑,专家都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只狗像作家彼得·梅尔所写的,在法国普罗旺斯被训练去寻找名贵松露的狗一样,它们有嗅觉,可以很灵敏地为人找寻到他们要的“黑金”但却无缘品尝松露真正的清新滋味。

    就好像纪伯伦在《沙与泡沫》中说的,许多理论都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们与真理隔开。

    我的观察、我的理论是否也把我和生活的真实感觉隔开了呢?一边看着杰克尼柯逊生动的演出(其实早在看过他的《鬼店》被吓得魂飞魄散时,我就发誓他的电影演得再好我都不要看,便还是来看了啊!)我一边思索的这个问题。

    是的,如果我一直忘记提高自身生命的热度,我确实也会和他一样,变成一个冷静而失温的旁观者;如果自绝与真实世界的情感交流,我会变得自私自闭而死气沉沉,变得渴望爱而口难开。

    人生时光稍纵即逝,这种分裂,最好适可而止。

    为什么你要旅行

    旅行中的基本快乐,来自于行动。

    人生不能只有一直做计划。沉思、

    论电、挣扎和拖延。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为什么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为什么我不能只回答,是的,我旅行是因为我爱旅行。正如,我写作是因为我爱写作。没有“为什么”我的脑袋,有时太爱管闲事。

    现代人“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常把自己搞得崩溃了。在我们小小的脑袋里每天所川流的情绪与问题,动不动就会洪水泛滥。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你的问题。

    这是在《巴黎情人、纽约沙发》(这是本地《绝色影展》的译名,原名应为《纽约公寓》)中,斯廉赫特所饰演的精神医生,所面临的“职业病”问题,也是每个现代人可能遇见的问题。

    我们聪明的脑袋长于分析、观察和思索,竟日复一日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忘了自己的不快乐;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许多法则,却忽略天然的性情。所以他想要逃掉(你的旅行也是一种脱逃吗?),到巴黎,和朱丽叶许诺玩“交换公寓”的游戏,闯进了别人的生活空间,和自己完全不同个性的人的生活模式里。毕诺许演的巴黎女舞者也一样,她无意间假扮起精神分析师,走人一个不灭的定律里:越懂得分析别人的时候,越不能看清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黑暗中,画面、声音,影像流动着,我问自己这个问题。喘口气?看看自己在不同的空间中是什么样子?还是换一换生活方式?

    其实,还是想看清自己。回复成一个人,一个暂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的人。

    但也常常只是逃避一下,出走一下,回来又坐在同样的笼子里。

    旅行中基本的快乐,来自于行动。人生不能只是一直做计划、沉思、论辩、挣扎和拖延。

    虽然我们总又像回到精神医师长沙发上原来的位置,叨叨不休地分析自己的问题,但好歹享受过离开长沙发、舒展筋骨的时光。

    旅行,让脑袋停一停。

    我喜欢旅行,不管去哪里,暂时离开我的长沙发。黑暗中,我对自己微笑。旅行就像看电影,暂时离开一下轨道,只是时间短长而已。

    离开一下吧!也许会把自己看得清楚一些。

    离开,也是为了回来走更长远的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