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第1/4页)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齐侯之意也。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曹无师,曹师者曹伯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齐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齐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扬,不言齐侯也。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迁者,犹得其国家以往者也。其地,邢复见也。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夫人薨不地,地,故也。齐人以归。不言以丧归,非以丧归也。加丧焉,讳以夫人归也,其以归薨之也。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不日,疑战也。疑战而曰败,胜内也。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获之目之也。内不言获,此其言获何也?恶公子之绐。绐者奈何?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然则何以恶乎绐也?曰弃师之道也。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 ------ 僖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cao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贯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江人、黄人者,远国之辞也。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以为诸侯皆来至也。 冬,十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楚人侵郑。 ------ 僖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 夏,四月,不雨。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徐人取舒。 六月,雨。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诸侯皆谕乎桓公之志。 冬,公子季友如齐莅盟。莅者位也。其不日,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也。楚人伐郑。 ------ 僖公四年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侵,浅事也。侵蔡而蔡溃,以桓公为知所侵也。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遂伐楚,次于陉。遂,继事也。次,止也。 夏,许男新臣卒。诸侯死于国,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楚无大夫,其曰屈完何也?以其来会桓,成之为大夫也。其不言使,权在屈完也。则是正乎?曰非正也。以其来会诸侯,重之也。来者何?内桓师也。于师,前定也。于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为仅矣。屈完曰:“大国之以兵向楚何也?”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屈完曰:“菁茅之贡不至,则诺。昭王南征不反,我将问诸江!”齐人执陈袁涛涂。齐人者,齐侯也。其人之,何也?于是哆然外齐侯也,不正其逾国而执也。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不言其人及之者何?内师也。 八月,公至自伐楚。有二事偶,则以后事致,后事小,则以先事致。其以伐楚致,大伐楚也。葬许穆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 僖公五年 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目晋侯,斥杀,恶晋侯也。杞伯姬来朝其子。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诸侯相见曰朝,伯姬为志乎朝其子也。伯姬为志乎朝其子,则是杞伯失夫之道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非正也。故曰杞伯姬来朝其子,参讥也。 夏,公孙兹如牟。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及以会,尊之也。何尊焉?王世子云者,唯王之贰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尊之也。何重焉?天子世子,世天下也。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无中事而复举诸侯何也?尊王世子而不敢与盟也。尊则其不敢与盟何也?盟者不相信也,故谨信也,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桓,诸侯也,不能朝天子,是不臣也。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则其所善焉何也?是则变之正也。天子微,诸侯不享觐。桓控大国,扶小国,统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王。尊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含王命会齐桓,亦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受之可乎?是亦变之正也。天子微,诸侯不享觐。世子受诸侯之尊己,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郑伯逃归,不盟。以其去诸侯,故逃之也。楚人灭弦。弦子奔黄。弦,国也。其不日,微国也。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