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_第十二讲天下归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讲天下归心 (第1/3页)

    第十二讲 天下归心

    曹cao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那么曹cao用人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呢?他又为什么能够掌握这个“道”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天下归心》。

    在上一集讲到,袁绍与曹cao的人才之争中有很多人离开袁绍投奔曹cao,其中有一位关键人物——谋士郭嘉。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机。最初郭嘉投奔到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麾下,袁绍也对他极为敬重,并把他作为人才厚礼款待。然而郭嘉却在曹cao招贤纳士之时神秘地离开袁绍,投奔曹cao的帐下。郭嘉可以说是对袁绍和曹cao都有独到的见解,那么郭嘉为什么要离开袁绍,投奔曹cao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细品曹cao的用人之道,《易中天品三国》之“天下归心”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曹cao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cao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cao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cao的。郭嘉临走的时候跟袁绍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很重要,郭嘉是这么说的,他说:

    “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尤其是一个准备做谋士的人,要能够善于为自己选择一个好老板。你要是老板选错了,那你这一肚子的学问、知识、谋略,那你就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你老板选对了,那你就可以功成名就。第二层意思,袁绍不是一个好老板,为什么呢?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那么周公是如何下士的呢“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说他正在洗头,突然有人通报说有一个人才来了,马上停止洗头,把头发抓住去接见。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通报说人才求见,马上把嘴巴里的饭吐出来,然后出去接见。洗一次头他三握发,吃一餐饭他三吐哺,他非常尊重人才,求贤若渴。郭嘉说,这个样子袁绍是学会了,但是没有学到周公的精髓,所以袁绍的礼贤下士是靠不住的,何况袁绍本人还有一些什么毛病,所以袁绍不是好老板。还有第三层意思,郭嘉没有明说,我们可以猜出来,那就是曹cao是个好老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谋士郭嘉的眼里,曹cao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投奔曹cao。也就是说,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的,因为人才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老板呢?易中天先生又为什么认为曹cao是一个好的老板呢?

    那么曹cao怎么就是个好老板呢?也有以下几点表现: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cao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cao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cao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cao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cao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cao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cao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cao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cao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cao第一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cao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曹cao的双重角色,曹cao这个人用周瑜的话说叫“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当然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也不能肯定地说那曹cao到底是不是汉贼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曹cao在前期他还是想把汉王朝维护下去的,他后期的个人野心膨胀,变成jianian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cao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招纳人才,实际上它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是这样一来,他又一个优势,他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曹cao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又优有劣,优势是什么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汉王朝、现任皇帝的名义,以及这个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禄来招揽人才,比刘备比孙权要方便一些;他的劣势是什么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来的是为谁服务的,是效忠皇帝的还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这就难免会有猜疑。第三个特点就是曹cao阵营复杂,他这个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cao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cao、投降曹cao、投奔曹cao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说对于曹cao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cao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我们前面一再讲曹cao对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么宽容,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还有对曾经恶毒攻击他的人,比方说陈琳,对这些人这么宽容,他是为什么?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cao这个人确确实实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这里来为国家效劳,我是非常诚恳的,哪怕你们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后悔,也不计较,甚至我也不惩罚,只要你再来,他就是为了表达这个诚意。那么这样的一种信任和诚意,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忠诚。比方说于禁,于禁是曹cao自己亲手从行伍当中提拔起来的将领。曹cao第一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张绣不是投降了曹cao然后又反叛了吗,反叛的时候就打得曹cao有点落花流水了,这时曹军是很混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