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6/7页)

像就你他妈的品位很高似的。李建武略一沉吟,又拖起副营级腔调问道:“你们读报,都读了些什么内容啊?”

    谭文韬便把从侯其明那张河南嘴里听到的最新消息断章取义又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遍。

    “行啦行啦…”李建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弯腰掬了一捧雪,两只大手合在一起,将雪捏成坚硬的一团,奋力一掷,雪团在苍茫的天幕上划过一道若有若无的痕迹,迅速地消失了。李建武皮笑rou不笑地说:“你们还挺关心国家大事的呢。你那报纸都是上个星期的了。知道咱部队有什么新情况吗?”

    谭文韬不得要领,傻乎乎地看着副营长,说:“十天半月送一次报纸,我们知道的啥新闻都变成旧闻了。部队的动向到咱这一级,普天之下也都晓得了。我们能知道个啥?”

    李建武严肃地看了谭文韬一眼,很矜持的样子,然后向谭文韬一挥手说:“走,下山,本营副给你透露一个最新情况,没准你小子要倒霉,…嘿嘿,也没准是要走运咯。”

    谭文韬说:“那我回去交待一下。”

    李建武说:“你告诉你们那个鸟副班长,把我的派克笔还给我。开个玩笑他还当真了,想担个赌博罪写检查啊?”

    谭文韬笑笑说:“李副营长的指示我可以传达,东西能不能要得来就两讲了。那猴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昨天下午在黄龙坡训练小憩的时候,侯其明跟连队干部叫板抵杠,赢了一个党支部。所谓抵杠,是这支部队的另一项娱乐节目,同“捉鳖”的区别是体力作用大于脑力,但也是很有技巧讲究的,一根擦炮杆骑在两个人的裆下,两人相向而对倚杠挤兑,一是逼迫对方后退,二是将对方撅翻,都算胜利。河南汉子侯其明五短身材,却膂力过人,叫嚣抵遍全连无对手。

    李建武见这狗日的过于嚣张,亲自上阵,不料三个回合下来,也是落荒而逃。总结了经验再要扳回面子,侯其明却不干了。侯其明说,再抵就要下赌注了,干抵抵来抵去没球的意思。李建武说,你说赌什么吧,本营副未必还怕你不成?

    侯其明牛烘烘地说,我输了免费给你擦半年皮鞋,你输了嘛…嘿嘿,咱穷当兵的没有皮鞋供你擦,你就把你兜上的那支水笔给咱吧。

    李建武说一言为定。两人于是接着抵杠,连续两次,又是侯其明大获全胜。

    轮到侯其明索要战利品的时候,李建武却反悔了。妈的那是一支派克笔啊,岂能让这小子轻而易举地掠夺了去?侯其明是个超期服役的老兵了,仗着炮上功夫有两下子,平时就跟营连干部们稀拉惯了,一贯没大没小,不由分说,大呼小叫几乎撵了里把路,差点儿没把李副营长撵得屁滚尿流,硬是把那支派克笔抢走了,心疼得李副营长晚饭都没有吃好。

    谭文韬去了不久便返回了,出门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侯其明。侯其明没有下来,站在独立房子门口居高临下地朝李副营长喊“李副营长不讲信用,自己扫自己的威信。输赢乃兵家常事,赢了得支钢笔理所当然。要命一条,要笔没有。”李副营长也恨恨地喊:“你狗日的侯其明等着瞧,下礼拜考核的时候我不让你出洋相你打掉我的门牙。”侯其明当然不吃这一套。侯其明说:“你要敢给我小鞋穿,我半夜里往你被窝里塞冰坨子,让你跟你老婆共同伤寒一下子。”李副营长见吓唬不住这个老兵油子,对谭文韬挥了挥手说:“算球了算球了,大人不见小人怪,老子不跟这猴子一般见识了,下回再找他算帐。咱们走吧,我有要紧的正经事要跟你讲。”

    六

    某某某某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干部制度改革,于是乎,这支军队自成立后延续了几十年的直接从士兵中提拔干部(军官)的惯例至此突然中止。未来的基层干部全部来自院校。这年冬天,一道红头命令下来,成千上万个已经纳入“干部苗子”的、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士兵骨干在一夜之间粉碎了向往已久的前程之梦,同时也使各级首长和机关处于惶惑和忧虑之中。

    谭文韬等人又碰巧赶上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从长远战略上讲,干部全部来源于院校,无疑是改变部队知识结构提高现代化素质的有力举措,但刹车太急,惯性难当,部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譬如练兵,这些老兵骨干们都是一遍遍熬炼出来的,对于一门炮一个班,性能烂熟于心,性情水rujiao融,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组织训练游刃有余。再譬如管理,这些骨干与战士们同寒同暑甘苦与共荣耻分担,彼此之间理解支持情同手足,如果说战士们是一些板块,那么正是这些骨干充当了桶箍的作用,就是靠他们把战士们牢牢地箍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一律不提,姑且不论这些骨干个人的前途命运,部队管理也的确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荒诞岁月结束恢复高考制度之后首批考入军校的几千名学生官拥向了部队后,果然证实了各级首长的担忧。学生官们初来乍到,面对陌生而强硬的军营生活十分茫然,炮场上cao场上局促窘迫,甚至连言谈举止都扭扭捏捏的。别的不说,单是cao练口令,他们就喊不出老兵们那气壮山河的效果。显然,他们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他们需要适应部队,部队也需要适应他们。而在这些学生官们尚未完全适应和熟悉部队生活之前,在传统的军营文化氛围和新的知识结果尚未融洽地接轨之前,最直接靠近部队的基层管理势必要出现薄弱环节。

    各级都纷纷向上反映了他们的忧虑。于是,对于极少数人来说,就峰回路转,又有了好消息——这就是李建武要对谭文韬讲的“正经事”

    到达李建武的临时营部,已经是傍晚了。李副营长的房间支着炭火,暗红的火块将四壁映出了玫瑰色的光晕。屋子里暖暖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信员倒完开水,李建武便挥挥手把他撵了出去,并且关上了门。谭文韬立即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