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辉煌狱门.2 (第3/8页)
她身后追叫你去哪?你去哪儿李娅梅? 至今黄黄记得,那知青走时,除了出钱请大家吃了一顿好饭,喝了三斤白酒,还在黄黄的头上,很深情地摸了几下。喝酒时一片雷雨一样的欢乐,摸黄黄的头时,却怆然得很。那时候,黄黄卧在梅的脚边,他摸着它的头,却对梅说,我对不起你们,我父母都有癌病,我先回城了,我朋友流产时出血过多,修梯田时还流了一次,烦你们多关照关照。梅说你走吧,本来都从一个地方来的,和从一个家庭出来没有二样。于是,他就扛着他简单的行李走了。村里有牛车去往镇子,在梁上等他搭车。同学们大都来送他上车,唯狐狸和那返城知青的女友没来。狐狸是因为仇恨和男人的骨气,那女友是受不了那分别的伤感,毕竟她已经为他差一点做了人母。往梁上去的时候,初夏的风光也不亚于这监狱多少,无非是另一种滋味而已。路两边青草密密,小花遍地丛生,野虫儿飞出不歇的嗡嗡的声响。到了梁上,以为只孤独着一轮牛车,原来却站满了村人。男人们手里持着下地做活的家什,女人们都怀抱了自己的孩娃。谁能想到,乡土的民风,却一样淳厚浓烈如你站在油锅的边上。将行李放上牛车,彼此间就那么站着,倒还是队长首先说了一句,说张家营人对不起你,让你在张家营出力流汗了这些年月。到了这儿,人就终于哭了,依依地磨蹭到牛车之上,才又听到队长接着说到,回城干别的工作不说,要干了管化肥的工作,别忘了咱张家营子的地薄,买些平价化肥送来。 17 终于迫近到来的监狱,在黄黄的眼里,仿佛路途的一家旅店,使它感到一种歇息的抚慰。它不时地跑往前去,又坐在路边等着主人。主人近了,它就去她们的脸上寻找一些说不出的言语。可是,婆婆却说: “歇歇吧,离天黑还早。” 这么说着,她就先自坐在一丛草上。跟着,梅也就只好坐下,凝望着面前的监狱。黄黄卧在她们面前,眼睛是一种混白的颜色。它已经看见梅脸上的浅黄,其实是一种渴望见到狐狸的难言之苦。由此及彼,黄便又一次听到了几年前一个急切的声音。 “狐狸你起来,你不能这样子。” “你答应我梅,” “我不是那样贱的人。” “你得答应我。” “不会的。那样我自己都瞧不起我自己。” “你不答应我死也不起来。” “你起来狐狸,我求你。” “我说过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我们不能作贱我们自己呀狐狸,” “我们家同意我和你结婚了,” “你别碰我!” “梅,我都要疯了娅梅!” “你别碰我!” “梅子,我们家真的同意了,” “你别碰我!” “你不同意和我结婚吗?” “我不知道。” “你同意,你说过你同意。” “我没说过我同意。” “你真的不同意?” “我不知道。” “你知道可你不说,” “你先起来,” “你不说我就不起来。” “你别逼我狐狸求你别逼我,” “你说你是不是爱上了张天元?” “我不知道。” “张天元哪儿好?” “我真的不知道。” “这么说…那几天夜里你真的和他在一块?” “真的在一块。” “在哪儿?” “在岭上。” “他碰你了?” “他没有那么贱。” “那你怎么半夜才回来?” “你别问。” “我要问。我家同意我和你结婚了。” “你家不同意你也不同意?” “同意。是死是活我都要娶你李娅梅。” “要是我不答应呢?” “你不会。” “要会呢?” “你是不是真的想嫁给张天元?” “我想过。” “你疯了!” “疯了就好啦。” “你不知道他是农民嘛!” “他要是城市的我早就和他结过了婚。” “我哪儿没有他张天元好?” “你很多地方比他好。” “你不打算返城了?” “打算。” “打算你就和他张天元断开来。” “可我一天不见他我就睡不着。” “他张天元是想害你一辈子。” “是我要一趟一趟找人家。” “我去找他张天元。” “狐狸…” “我让他趁早儿死掉这条心。” “是我死不掉这条心。” “你知道你迟早要返城。” “可我要返不了…” “不会的。” “你知道比我们早下乡多少年的都还在。” “也许快轮到我们了。” “也许就一辈子轮不到。” “我舅答应今年把我办回去。” “那是你舅。” “办完我我让他把你办回去。” “办返城不是去菜场买斤菜。” “反正你不能和张天元再来往。” “这是我的事。? “李娅梅你真疯了李娅梅!” “你松开我!” “我不松!” “狐狸我可要叫人来了郝狐狸!” “你要再找他一次我就阉了他!” “你别逼着让我和他在一块。” “李娅梅,我郝狐狸求你了李娅梅。” … 一声咚地闷响,如同悬着的木桩从半空突然落下来。黄黄看见狐狸又一次跪在了梅面前。 18 那些夜晚的事情,洁净得如一眼泉水。前前后后,黄对那事情的根梢,明了得十分的确。初夏的夜风,习习吹响似款款流来的河水。这样的晚间,乡里自有它的一份悠闲,城市社会将永远无法体味其中的村野情调。孩子们团团围住老人听古。媳妇们聚在门口说三道四。男人们到村头去,抽着旱烟,议论春秋朝代和春种秋收。这样闲情逸致的风景,事实上是乡上社会的一个特点,对于从都市来的知青,感到无聊而又愚昧。他们永远不会明白,那中间为什么对乡村社会的人们有无尽的诱惑。怀着一种沦落之感的那天夜里,又不忍心将自己真正平庸到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