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2.回到禾兴府 (第2/2页)
里最厉害的,眼下海商里最厉害的,是程永真。 程永真是平州府的人,集结了一批同乡做海贸,二十年下来,如今已经成了最大的海商了,而他能做到这一点,跟当时的有人支持他有关。 “程永真这人很有本事,一心为官,也正是因此,当初闽南府平州府,好些官员与他交好,也给予了他一些支持,让他得以平定了一些烧杀劫掠的海盗,只是近几年,他和平州府的官员多有龌龊,便开始把手下人带去琉球,就在数月前,他还在琉球称王了,自称平王。”闻明道。 蒋震开始做海商之后,自然也是关注过其他海商的,其中就包括程永真。 而按照他对程永真的了解…程永真和程永真手底下的人,就跟《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有些相似。 朝廷有海禁,他们做的是违法生意,却又一心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希望朝廷能招安…当然,这也是这年代的人不可避免会有的想法。 这时候的人,总觉得做官,才是最好的出路。 “他竟然会这么做?”蒋震有些惊讶。 “是。”闻明道:“他这样,倒是让朝廷不得不重视他了,就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如他所愿,招安了他。” “很难。”蒋震道:“今后,我们也要小心一点。” 蒋震做海商,并不单单只是为了赚钱,事实上…他是想要在海外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他有金震镖局,有海船,在海外又有一处可以安身的地方,将来便是大齐有了战乱,也能带着家里人跑了… 因着这个,他刚听闻明说起程永真做的事情的时候,还琢磨着这程永真,也许是想要做跟自己一样的事情,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并非如此了。 “我们暂时不能远路,只和东洋那边做生意,倒也无碍。”闻明道。 蒋震点了点头,琢磨着自己最好还是再多找点人手训练一下为好。 那程永真手底下,据说是有十万人的,跟人家一比,他到底还是渺小了一些。 程永真的事情,并未影响到蒋震和闻明的生意,等该来的商人全都到齐了之后,他们便将手上的货物,全都出手了。 等货物全部出手,蒋震和闻明两个人收拾了东西,带着家人,便回了禾兴府。 在现代,几个月没回家,说不定回去的时候,就要发现哪里多了一栋大楼了,但这时候不一样。 禾兴府还是老样子,就是码头上的“震”字旗,比原先多了很多。 蒋震带着两个孩子下了船,立刻就有几辆马车来了。 “以前出去走个亲戚,都要受一趟罪,如今真是什么都变了。”赵刘氏之前陪着赵金哥和孩子住在海边,这次是一道回府城的,这会儿就忍不住感叹道。 以前出远门多受罪啊!可现在,一切都变了,又是船又是马车,轻松的厉害。 蒋震笑了笑,把赵刘氏扶到马车上,自己却是上了旁边的一匹马。 相比于坐马车,他更喜欢骑马。 而他骑马的时候,是捎带上了赵明珠的,赵明珠这些日子被他带着爬高爬低到处晃悠,对骑马不仅不怕,反而高兴地不行。 这边的排场,码头上的人都瞧见了,这时候便有人问:“这些都是什么人?” “你连他们都不知道?骑在马上的那个看到没?那是金震镖局的总镖头!” “金震镖局的总镖头?这么年轻?” “是啊,就是这么年轻!而且人家除了金震镖局以外,还是海商,听说都赚了无数钱了。” “真厉害啊!”… 人们议论纷纷,人群里,一个三十多岁,穿着一身有些旧了的长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却看着远处有些恍惚。 这人正是廖青和。 廖青和看的并不是蒋震,而是和蒋震一道回来的闻家人。 闻英娘,又怀孕了… 当初得知闻英娘有孕之后,他一度怀疑是假的,觉得自己不可能不能生,为此,他还刻意收了两个丫鬟。 然而,三年了,那两个丫鬟一直没有身孕,倒是闻英娘,她和丈夫明明聚少离多,但又怀上了。 看着大着肚子的闻英娘,廖青和心里无比苦涩。 有时候,当你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总是只看的见它的缺点,但当你失去了,却又总忍不住怀念它的好,甚至在记忆里将它一再美化。 以前廖青和对闻英娘非常不喜,总觉得她让自己丢了脸,但如今再去回忆… 新婚的时候,闻英娘对他,也是温柔相待的。 后来,两人虽然时常争吵,他醉酒回家,闻英娘却也总是为他准备了醒酒茶的。 那么多年里,闻英娘一直是他最亲密的人可现在,他失去了他。 廖青和跌跌撞撞地往家里走去,而他刚进门,就听到家里传来了争吵的声音。 “你骂啊!你有本事接着骂啊!你再骂,我就出去嚷嚷去,说我孩子不是你家的!”陆鸾的声音,是最大的。 廖母嘟哝着,但到底不敢继续骂。 就算他们早已没了脸面,却还是舍不得扯下脸上的遮羞布,以至于要留陆鸾在家里。 “你们以后最好对我女儿好点,她可是你们家唯一的骨血!”陆鸾还不罢休,又道。 廖母的表情僵住了。 廖青和看到陆鸾洋洋得意的样子,恨不得上去打她两巴掌才好,然而,想到她对自己的一桩桩威胁,她到底不敢动了。 他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不能生。 为着这个他甚至做出一副痴情闻英娘的模样,修身养性,再不娶妻。 廖母一向都是拿闻英娘没办法的,她最后,就只能骂骂咧咧地让廖青和另外两个小妾干活去了。 这两人曾是闻英娘身边的丫鬟,却一直很喜欢廖青和,陆鸾出现的时候,还保护了陆鸾,于是,闻英娘便没有带走她们。 她们如愿上了廖青和的床,最后过上的生活,却连给闻英娘当丫鬟都比不上。 廖家现在已经穷困潦倒,把下人全赶走了,她们不仅要做倒夜香这样的粗活,还要纺纱织布来养家。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