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月舞霓裳密呢长生之语 (第2/4页)
,那居仙子与寇雪宜自己根本就甭用想了。不过也不要紧,这千鸟崖风水好,时和年丰,今年尽出美人;就拿眼前这小女娃儿来说,虽然还是幼齿,但就似粉妆玉琢一样,活脱脱便是个美人胚子。若按阴阳生长之说放开眼量去看,过不得几年,便又是个仙子般的人物——若在上清宫中能有这样的女子陪着自己,则自己那颗刚被发现并不十分坚定的道心,定可应声化作铁石! 只不过,这样喧嚷的情形只持续了两天。还没等睡不成午觉的张堂主考虑要采取什么断然措施,便听得飞云顶上飞下一纸禁令:上清宫中,只有四海堂堂主所提供的名单中人,才可于平日前往千鸟崖探访。 这道大不近人情的禁令一下来,顿时便断绝了许多人的美梦。从此,罗浮各峰上就多了许多夜夜少眠之人。 “清静倒是清静,只不过果馔却没得吃了;真是祸福相依啊…”正下山去采购中秋节诸般用品的少年,在山路上有些惋惜的想着。 “啧啧~那几支金黄色的棒棒糖,味道还真不错!” 醒言咂咂嘴,似乎那甜味儿又回到嘴边:“呣,按那股清香来说,应该是麦芽糖吧?这次到县城集市上,倒要留心找找。” 那位随他一起下山的小琼肜,并不知道醒言哥哥此时心中的想法。这个精力充沛的小丫头,正绕着少年蹦蹦跳跳,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追逐着一只飘飞不定的彩蝶。刚才那支让醒言回味无穷的棒棒糖,便正是拜这小女娃儿所赐。每每得到馈赠,琼肜都会带回四海堂,请堂主哥哥品尝。 有些出乎醒言意外,到得传罗县集上,那琼肜对中秋祭月赏月的诸般果馔食品,竟似乎比他还熟。什么菊花酒、桂花糕、活水蟹、糖芋头,新米做成的糍粑,祭月用的檀香银烛,等等等等,这小女娃儿竟似是如数家珍。 心下奇怪,便略一相问,才知这小丫头在遇到自己之前,也不知从何处听来这中秋佳节的团圆寓意,便分外喜欢。只是,在罗阳民户人家祭月拜月赏月之时,这小女娃又不敢靠近,只能偶尔凭空摄物,取些果馔躲到无人之处独自吃了,聊表过节之意。 说到这儿,小女娃儿就半含羞涩半带自豪的告诉自己信任的哥哥:“哥哥,琼肜每年,只有这一个晚上吃东西时,才会哭鼻子~” ——不知怎的,小姑娘说到这儿,那位一边听讲一边兴致盎然挑选货物的少年,竟突然动作一滞。素来心性刚强的少年,听了琼肜这句期待自己夸奖的话儿,也不知怎么,竟觉得鼻子一酸,喉头竟突然有了些哽咽之意。 “嗯,我知道,琼肜从来都是乖孩子!” 郑重的夸了琼肜一句,醒言便将手头还准备跟老板再谈谈价钱的糍糕,毫不犹豫的买下。自此之后,凡是琼肜看中的物事,只要她刚刚叫得一声,醒言便立即买下,与以往斟酌再三的风格,可谓迥然而异。到后来,倒是熟悉哥哥的琼肜发觉这点,自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好几次都忍住就要脱口而出的欢呼。即使这样,过不多久,这两人手中便再也提不下更多的物事。幸好,略检点一下,发现今晚所用之物大多买齐。 这次采买,醒言还买到一样新鲜物事。中秋之日,所食新米糍粑一般都是实心,并无馅料。但今日有家点心铺,别出心裁,在米饼中间又嵌入或咸或甜的饴酥,做成圆盘形状,号称“月饼。”又在那店铺两边,特地请读书人写得一副顶针联,以作宣传:“小饼如嚼月,月似酥饴甜。” 看它立意新奇,不待琼肜发话,醒言便立即买下。 回山的路上,看着琼肜背着她那只小口袋,在前面一步一步往山上走,醒言便不禁想起自己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父母:“平常都不觉得,这时真想他们啊…要是爹娘知道我认了这样一个又乖又可爱的meimei,一定也很喜欢。” 思忖到这儿,又自然想起另外一人:“那龙宫里的灵漪儿,她们过不过中秋节呢?” 想到这儿他心里倒是突然一动:“上次在莲花蕊里见她面貌一回,未必就是固存在里面的影像,说不定就真是她当时的情景!嗯,得空再试试,看行不行。” 虽然,一年中有十二个望月之时。但,从没有今天这轮圆满的明月,让普天下之人如此期待。 就在那申时将近之际,随着黑蓝夜幕的降临,东天上那轮银盘般的圆月,终于向人间撒下皞洁的月华。 这时,醒言已将竹椅桌案或搬或驮,在千鸟崖石坪上摆放整齐。雪宜居盈二人,也结束了灶间的忙碌,开始和小琼肜穿花拂柳般将果品饼食端到屋外桌案上摆齐。 醒言点起檀香火烛,对着月亮说了几句祝祭的话儿,便立到一旁,含笑看着这几个女子,在一片银烛高燃香烟缭绕中,对着东南天穹中的明月,合掌稽首,望空拜祝。 在这几位拜月的少女当中,居盈姿态最属优雅。合掌、闭目、俛首、默祝、抬头、睁眼、垂手,这一系列动作如同流水般顺畅自如。而那琼肜对这一系列拜月流程,似是非常熟悉,但举手投足间却颇为生疏。虽则如此,小女娃拜月之仪仍是做得一丝不苟,平素常常嘻笑的脸蛋上,此时却庄重无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