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腾蛟诛蟒 (第4/5页)
然是大周国未来的一国皇后,皇太后。 而未来一国之君的岳父,一国之君的外祖,皇后或是皇太后之父的杨坚若官至一国首辅的太师宰相之位,嗣帝又一旦幼弱嗣位,外戚干政… 为了宇文天下,也为了自家的前程性命,他想,自己决不能再做壁上观了! 这天早朝散朝,他请求单独面见陛下,有事要奏。 “陛下,臣闻陛下欲纳杨坚之女为太子妃,不知是真是假?” “嗯,随国公长女杨丽华,仪态端庄,才学过人,朕是有此打算。” “陛下,臣闻有善相者说,杨坚此人相貌非常,天角洪大,王有天下,龙犀入顶,眼如曙星,顾盼闲雅,望之如神。就是臣每每见望,恍若自失。臣忧虑,此人恐非人臣。若聘其女为太子妃,将来恐有不虞之患!臣以为,陛下不纳其女为太子妃,并请陛下对杨坚及早扼制,免遗社稷大患。” 武帝点头说:“杨坚相禄,止武将而已。不过,五弟提醒的也有道理,太子妃一事眼下尚未议定。五弟放心,不管最终议定何人之女为太子妃,朕自然都会注意权衡调度,决不致使外戚势力过于偏重。” 武帝这般敷衍着齐王,心内却在冷笑:“身为宗室王爷,面对一位普通属臣,怎么会恍若自失?朕也曾与杨坚对坐,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你自己心怀鬼胎,当然要自失了。如今,想借朕的手来替你除掉情敌,又不到什么正当借口,竟拿黄老相术为凭,可笑!” 武帝从来不信什么神佛报应。眼下大周境内寺院林立,释老弟子竟占百姓三分切一。为了求兵取地,他正在准备断除佛道二教。 齐王见自己的话没能引起武帝的重视,便将此事的厉害告知内史大夫王轨。 王轨性情一向爽直,也曾听孝伯说,皇太子自被立为大周国嗣君之后,远贤臣亲小人,每天和郑译、刘昉等人黑天白日地狎昵厮混。打从太学同窗那会儿,王轨便对郑译看不上眼。两人之间常有口诛笔伐的争执发生。后来,两人同为陛下幕府的属僚,因各执己见,越发时有舌战了。 郑译等人一向信服杨坚,杨坚若为储君岳父,他们必会更追随杨坚左右,形成太子一党,将来嗣主继位,必生误国误君之虞。 王轨虽武略过人,性情却一向忠直,说话也从不知避嫌。此时,竟当着诸多朝廷常值官和内史的面,骤然直谏:“陛下,臣闻皇太子既无令德,又举止轻浮,近日越发狎昵小人,疏远贤士,只恐难以担当社稷之重!” 武帝一听,不觉心生烦恼:十几年的嗣君生涯里,身家性命尚难保全,自己三十多岁才开始亲政,故而,对长子又怎么会有雄怀天下的教诲?他清知,太子并非天生雄韬伟略之辈,加上亦非从小教诲,眼下,也只能从长计议,慢慢扶植罢了。因而,今忽闻王轨对太子发此怨言,骤然触动心事,半晌沉默无语。 不想,王轨刚刚奏罢太子,紧接着又奏起杨坚来:“陛下,臣闻听陛下欲纳聘杨坚之女为太子妃,此事万万不可。臣闻听随国公天角洪大,王有四海,貌有反相,日后定然不甘人臣,请陛下及早除之!” 王轨这般直言无讳,哪里知道,不仅太子东宫那边的郑译、刘昉、皇甫绩等人与杨坚相好,就连陛下殿中的常值官如内史大夫来和,梁彦光,长孙览,王谊等人,平素也皆与杨坚私交甚密。众人见王轨正在奏报太子的不是,突然又转而奏禀杨坚貌有反相,并请陛下及早诛杀的话时,俱都大吃一惊! “王有天下”四字,可是帝王天子最恶忌的事啊! 起初,武帝见王轨奏禀太子的不是,一时无话可说。忽听他又说到杨坚,所奏内容竟与齐王前日所奏一般无二,即刻便悟出:原来,自己一向信任的王轨,竟与齐王串通一气,不独贬损太子,为了阻止太子与杨家的联姻,竟不惜以相禄之说谄害人时,当即便沉下脸来:“依你之言,天运果然的话,人力又岂奈何?朕以为,凡事万物,在德不在瑞,在人不在天!” 武帝驳得有理,王轨怔在那里,一时竟无话可辩。 王轨去后,武帝半晌未语。因见内史下大夫正在整理各地奏章,便令长孙览、梁彦光等人退去,却命内史下大夫来和一人留下。 梁彦光和长孙览二人下殿时,深深望了来和一言,来和当然明白众人的意思:随公的性命好歹,全凭来大夫成全了! 众人去后,武帝问道:“来大夫,前天,齐王曾与朕言,随公杨坚乃王有天下之相。今日,王轨也有此说。朕闻知来大夫一向善观禄相,来大夫往日也曾见过随公,以来大夫所观,随公的相禄究竟如何?” 来和闻言,缓缓奏禀道:“启奏陛下!以臣之察,杨坚之相乃忠节武将之相,其禄可镇守一方。若为将帅,收江南、镇燕北,必攻无不克。至于五柱入顶之说,古相书自古多有争异。比如,额角有柱入顶者,古人郭璞在《尔雅·释天》中有说,‘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指的是南极寿星。杨坚之相,正如南极寿星‘rou柱入顶,额亢身短’之相,此相应主长寿之运。陛下,武将又长寿者,必为刀枪不入的百战勋将。” 《尔雅·释天》一文,武帝往日也曾读过,不觉点头称是。 来和又道:“陛下,眼如曙星者,乃胸有武略,威慑敌胆之相。如古代名将霍去病,樊哙,卫青,还有关羽,张飞,皆目如曙星,炯炯逼人。陛下,从古至今,凡忠勇威武之将,籍志记载,也俱是各有奇相者。” 来和这番解说有几分道理,武帝点头以为然。 来和悄悄松了一口气。 然而,来和又哪里清知武帝此时的真实心理? 若说杨坚有“王有天下”之相,天下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不深恶厌绝的。然而,对于整整做了十几年嗣主的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