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_第三十四章琴瑟和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琴瑟和谐 (第3/3页)

了太皇太后阿史那,奉上自家果园新摘的葡萄,闲话了一番后,这才便来到皇太后杨丽华居住的弘圣宫。

    丽华一人在内殿读书,闻报母亲到来,急忙放下手中的《春秋左传》降阶迎出。又亲自搀母亲来到内室,吩咐宫人捧上南朝新贡的鲜荔枝,沏上新贡的龙井。

    伽罗见女儿丽华一身素服,一头乌发只拿一支锡钗别着,别无装饰。脸上的神情和她的衣着装扮一样,俱是清静淡然。

    伽罗拿起女儿正读的《春秋左传》,略翻了一下,抚着书面说:“这些今古的志传表纪,我一向以为,虽可警醒后人,弘扬礼义,不过,倒也不必处处奉行。其实,各朝志传表纪的内容,多有前朝本朝后朝文人的个人好恶抑扬成分。或是有意删减隐匿,或是有意贬损讥赞,刻意张扬有之,渲染夸大有之。细究其来,往往不乏自相矛盾,或是自圆其说之嫌。”

    丽华点头称道:“我说呢,看到有些志传,说到同一人,前朝志,与后朝志,褒贬抑扬上有时竟是大相径庭。有些甚至出现父子爷孙仅仅相差几岁的讹误。心下还迷惑不解,怎么古人也有糊涂账的时候呢?”

    伽罗笑道:“或夸大或贬损,其实原也有分定的。比如某朝的开国君主,文人便多有粉饰,而对某朝的亡国后主,却多是无中生有、任意诋毁,往往并不肯论究国主本人背后那些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并非个人的原因。这些,多是文人为了证明开国君主对前朝的革代兴替有理罢了。因而,每逢格外粉饰或是肆意抑贬之处,便须自己心内有数,懂得甄别。”

    丽华道:“我一向对所有古人典籍都是敬若神明,有时虽有些疑惑,却也不敢菲薄前人。母亲教导的好,以后我自会注意。”

    伽罗说:“古人也并非尽善尽美,后人若能以古人为鉴,以前史为鉴,自然要比古人少走弯路。一千年以后,咱们也都是古人了。如何见得咱们说的话,咱们做的文章事情,就不能成为后人的典籍了呢?”

    宫人将鲜荔枝捧上来,伽罗在宫人递上来的白铜盆里洗了手,一面剥荔枝,一面问:“阐儿和娥英姐弟呢?”

    丽华答道:“陛下现在天台宫呢。眼前,陛下既要为先帝奉丧,又不可误了功课,所以,要一面守制,一面听太傅授课做功课。娥英和皇后令姬二人在花园里,几个宫女领着,荡秋千、捉知了玩呢。”

    伽罗知道,令姬皇后眼下也不过五六岁的孩子,是司马消难的女儿。去年宣帝禅位后,便为他八岁的儿子册封了皇后。

    在伽罗心目中,虽说阐儿已经嗣位并已册封皇后,在自己这个外婆眼中,他和meimei娥英,皇后令姬一样,仍不过都还是小孩子罢了。所以,意识里,一时竟没有习惯改称阐儿为“陛下”

    今天,她突然敏感地发觉,自家女儿、皇太后杨丽华突然在自己面前也将“阐儿”改称为“陛下”便在心里翻了一个过儿: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其实潜藏着的东西是微妙的。

    看来,自己这个女儿并非果然真是“没有心计”的。

    心里这般掂量着,嘴里却夸赞道:“嗯,陛下虽说年龄尚小,却果然天纵明敏,也很有志气!”

    丽华一笑:“母亲也太过夸奖他了。眼下,他不过全凭着父亲的辅佐教导,只盼他将来亲政以后,也能像太祖文皇帝和他高祖武皇帝一样,也不枉父亲为他cao劳一场了。”

    伽罗点点说:“杨家一门三世蒙大周皇恩深重,又受先帝之托,理当勉力效命,辅佐幼主。”

    丽华问:“母亲,这些天父亲在相府日夜辅国理政,府中诸事,倒是越发辛苦母亲一个人cao劳了。母亲又为父亲送汤了吗?”

    伽罗道:“你父亲辅佐陛下署理万机,没日没夜的,人瘦了不少。我本想先到弘圣宫来看你的,只因为你父亲煨了补汤,须先把汤送去请他趁热喝下。这才觐见太皇太后,然后来弘圣宫探望女儿。不知女儿这些天怎么样了?很是让人牵挂…”

    不知何故,伽罗突然觉得自己和女儿说话有些费力起来:既要示以母女亲情,又须遵奉上下尊卑。比如刚才自己问了一声“阐儿”就犯了忌。按制,即使自己这个做外祖母的,也该尊一声“陛下”而不该直呼其名…

    丽华忙道:“母亲要自己保重才是。女儿年轻,倒没有什么。父亲虽不在母亲身边,我在宫中已派了几个上好的膳司专门照应父亲的膳食了。再说,家中诸事已够母亲忙乱了,母亲为父亲煨的汤,女儿其实也曾跟母亲学过的。母亲若是再从家中做好,一路送过来,一路颠簸的,到了宫里只怕放凉了。以后,不如让女儿来尽尽孝心吧。”

    伽罗心里揣测“是不是女儿见自己进宫勤了些,担心自己有干政之嫌?”嘴里却道:“女儿有这份孝心,父母就很开心了。汤还是娘来做吧,捂了几层的棉垫,眼下还在暑天里,哪里会凉?倒是女儿自己,先帝龙驭遐升,太皇太后一向不问俗务。司马皇后也还是个孩子,女儿不仅要cao劳后宫诸事,还要亲自教导和照顾陛下的衣食住行,并娥英和皇后两人的诸多功课,还须自己多保重一些爹娘才能放得下心。你父亲原是为你少些忧心cao劳,为使陛下早赋圣质,才肯冒死接下这天大重任的啊。”

    丽华点点头,抬眼望望母亲的脸,发觉这些日子来,母亲也因cao劳过甚,人显得比往日憔悴许多时,一时酸楚疼惜,拉过母亲显得有些粗糙的手,哽咽着叫了一声“母亲”便滚下泪来。

    伽罗望着未足二十岁便已成新寡的女儿,想她在宣帝活着时,因宣帝荒yin无度,旁宠嫔妃,嫁给宣帝多年,眼下只有娥英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儿,竟连个自己的亲生嫡子都没有。

    再念及从今往后,恐怕要冷清孤寂地度过一生时,不觉泪如雨下起来,越发后悔当初不该把女儿嫁到帝王之家了!

    丽华见母亲伤心难禁,一面亲手为母亲拭泪,一面安慰母亲:“母亲不要难过,毕竟先帝还给女儿留下了娥英一个骨rou。更何况还有阐儿?虽说不是女儿亲生,倒底还是母亲当初的好主意,令女儿过嗣到身边来。如今,小小年纪便十分知道奉孝恭敬。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早一晚,都知过来觐见问候一番。虽说眼下年纪还小,迟早会在父亲的辅佐教导下,成为一位克己励精、勤政爱民、宽明仁厚的好皇帝。那时,女儿上对得起大周列祖列宗,下对得起父母子孙,此生,又有什么可憾悔的?”

    伽罗闻说,一面拭泪,一面点头,母女正在相互关安慰时,见小娥英在一群宫人的左右簇拥下跑进殿来。见了伽罗,嘴里连声叫着“姥姥、姥姥”伽罗急忙起身去迎,娥英早已一头扑到伽罗怀里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