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_第十二章面壁穿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面壁穿石 (第2/4页)

   杨坚十三岁那年,希望儿子能成就大器的杨忠对儿子谆谆而教:杨家自入关以来,功勋较晚,势单力薄。吾儿若欲成就大志,除了文韬武略的苦修之外,还必得通过联姻方可增其势力。而眼下皇室王公家的小姐,多不愿与人共事一夫…

    杨坚少小之时便已是志大心雄,自然领悟父亲深意。故而,虽说朝廷帝京王公子弟们在聘娶正妻之前,俱多有宠妾甚至子女,杨坚却始终未曾有过私宠…

    随国公杨忠夫妇清知:儿子杨坚虽内敛有余却机敏不足。因而在为爱子择婚之事上甚是谨慎:既要家势可靠,本人必得知书达礼…如此,一拖再拖的,始终未能寻到遂心的儿媳。

    老两口再没想到的是,自家儿子竟被大司马父女看中了!

    大司马罹祸之后,杨忠曾一度为爱子的前程感到沮丧。没想到的,后来发觉这个儿媳虽小小年纪,不仅识书达礼、孝敬公婆,而且无论在兵法经略还是家事外交上,竟然处处显出了过人的见识和机谋。但凡交付她的内外大小诸事,无不料理得既妥当又圆满。

    见儿媳处处皆能辅佐儿子,老俩口实在惊喜望外!

    吕夫人因cao劳太甚,这几年身子骨渐渐的不大好了。见长媳如此能干,老俩口便商定:将府中诸多家事,连同兄弟姐妹并族中子弟的婚姻大事,一并交她张罗。

    伽罗掌理随国府的家务后,行事为人并不独断,凡事总是先与二老和弟妹商议之后,才开始张罗办理。

    此时,正好杨坚的兄弟姐妹和族中兄弟子侄相继都到了婚聘嫁娶的年龄。

    独孤家族的辉煌随着父亲的身死而寂灭了。做为杨家的嗣长媳,随国公府的当家媳妇,她清知,联姻是使孤单脆弱的家族迅速强大起来的唯一途径,也是使家族之间彼此生死相依,荣毁与共的一种联结。

    她要乘着杨家眼下的腾达之势,相继与朝中几家王公分别完成联姻。从头经营家族的兴旺大计。

    伽罗决计先促成随国府与安城公宇文宪、附马世家尉迟纲两家的联姻——尉迟纲三代附马世家,与宇文护又属表兄弟之亲;宇文宪系嗣帝的手足兄弟,将来朝廷局势不论怎样动变,他们两人都不会有落势之虞…

    宇文宪的母亲达步干夫人四十岁寿辰的前几天,伽罗便备好了寿礼,到了日子,一早便带着几名家人,抬着寿礼,来到安城郡府为达步干夫人拜寿。

    今天到安城郡府,除了为老夫人拜寿,还有一样主要的原故,便是想借此机会,促成两家的联姻。她想把杨坚的胞妹聘与宇文宪为妻。如果宇文宪不同意的话,再求聘宇文宪的胞妹河阳公主与杨坚的胞弟二郎为妻。

    凭着女人的敏感,伽罗感到宇文宪对杨坚的某种敌意。

    她必得先设法消除宇文宪对夫君的间隙…

    自宇文泰崩天后,相继成亲的宇文氏兄弟先后搬离太师府,各自置办了自己的府宅。宇文宪虽未正式娶亲,却也有了自己的姬妾和子女。

    安城郡府外庭,一身锦袍的宇文宪正与左右属僚说说笑笑地闲议着什么,一眼看见伽罗进了府门时,竟楞在那里了。

    倒是属僚高颎和裴文举反应快,赶忙迎出来,接过伽罗。

    宇文宪的一张脸儿涨得通红,一面命人看坐上茶,一面问:“是你,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伽罗微微一笑:“那罗延到老爷子帐前奉孝去了。怎么,我一个人就不能来为伯母祝寿么?你什么时候回京的?”

    宇文宪一笑“你来了,家母越发高兴了。前两天我回来,家母就跟我念叨你呢。”

    伽罗一笑:“今天来老太太跟前凑个热闹,知道你们府上有位上好的厨子,我这人嘴馋,顺便再来解解馋。”

    宇文宪“呵呵”一笑“家母一直夸你人好呢。”一面说,一面亲自领着伽罗往后庭母亲的院中走。又说“家母四十大寿,我没派人请你的原因,一是因为家父去世尚未周年,依制是不能喜贺之类,二是朝廷这阵子不大安静,所以没敢张扬。”

    宇文宪对伽罗说这些时,伽罗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信赖。

    伽罗一笑“早几天前就听老太太说了,哪里还用得着你再请?”

    其实,伽罗现在每天早晚必做的一样事便是查阅表册。看看近几天有哪家王公朝臣的父母和内眷生日。然后记下需要准备什么礼物,穿什么客服,乘什么车轿等等。一早便将诸事打点和交待利落,到跟前不会误事,也不会因为匆忙,让人觉得备下的礼物不够体贴用心。

    之前,伽罗已经来过安城府好几次了。第一次是闻高颎说安城府达步干老夫人胃口不好,正好二弟杨整从江陵回来,带回了好几篓新鲜的枇杷和柑桔,伽罗专门带人抬着篓子来到安城郡府探望。请达步干老夫人尝南方来的鲜果。

    老夫人正好感到嘴里少滋没味的。吃了伽罗亲手剥的柑桔,娘儿几个说了半晌闲话,伽罗讲的笑话儿,直把老太太逗得前仰后合,不到吃饭时间,便嚷嚷着有了胃口。末了,竟弄得老太太拉着伽罗的手儿舍不得她离开了。一个劲儿地夸伽罗比老五的大嫂、伽罗的大姐长得还要俊俏。

    临别,老太太再三再四地嘱咐,要伽罗常过府上来跟她说说解闷儿。

    后来,伽罗又亲手做了糕点和菜肴,请老夫人尝手艺。老夫人说比自家府上的厨子做得都好。

    其实,伽罗事先已从高颎那里打听到了,老夫人老家哪里?平时都吃些什么,听什么曲子,以及其它的喜好嫌恶等等。

    自从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