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时代_第二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6/6页)

她打电话。女仆赶眼见得她们母子四人便这样走了,心下也不忍,她不敢责备杏礼,又怕她回头出来找自己算帐,便躲入孩子的房间,陪着孩子。

    凤仪抱着安安,又往前走了一段,气愤之心渐渐平了,想起杏礼刚刚说哥哥和自己的话,一时间伤心欲绝,又想起哥哥死得如此惨烈,要不是为了看她,根本不会被日本人抓住,可怜他如泉下有知,如何能好好安息。想到这儿,她不觉万念俱灰,趔趄了两步,一时撑不住,在路边的一张木凳上坐下。小石头吓得躲到旁边。大石头轻轻问:"mama,你病了吗?"

    "没有,"凤仪将大石头拢入怀中,安安紧紧靠着她。凤仪道:"mama累了,你们陪mama坐一会儿。"

    凤仪与子欣的分离已有一年,厂中业务烦忙,孩子们又多,好好的一个平静的春节,又添了杏礼这块心病,不觉似病如病,一天几天,都缓不过劲来。这天她坐在客厅中休息,邵元任从门外走了进来。"爸爸,"凤仪有气无力地道:"你回来了,南京怎么样?"

    "没什么,"邵元任见她气色不佳,道:"你不舒服?"

    凤仪摇摇头。邵元任道:"子欣一走就是一年,是长了点儿,幸好快回来了。"

    "他走多久都没事儿,"凤仪叹了一声,把杏礼吸鸦片,又恶语相向的事情告诉邵元任。邵元任喟然一叹道:"她丈夫生死不明,自己又生下遗腹子,又无人请她拍戏,自是打击非常,你不应该和她计较。"

    "要不是为了她,"凤仪道:"哥哥也不会死。"

    "她是怪命运不济,怪杨练抛弃小家成就大义,怪电影业不再重视她,这些东西,她都找不到人说,也只能对你发怒,"邵元任用微微责备的语气道:"自助者天助,她这些言语你都应该一笑了之,到是想想,她这样下去孩子怎么办。"

    "她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凤仪道:"我现在也没想好怎么办。"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邵元任道:"她是你的好朋友,现在是落难的时候,你不要再计较她的言行。我今天有点累,就早些休息了。"

    凤仪点点头。爸爸说的对,杏礼确实情有可原,要怎么才能帮她振作呢?她默默地坐着,找不到答案,如果当初就把哥哥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她,她会不会好一些?还有孩子,孩子怎么办呢?

    她暂时不好再去小楼,只能命阿金去找杏礼的女仆,打听孩子与杏礼的近况,并按时送上钱款,杏礼也不与她联系,竟像绝交了一般。她去询问西医,有没有好的戒烟方法,每个医生的回答都几乎差不多,这取决于病人的决心。凤仪想着杏礼一向爱面子,这事除了子欣,还真不好随便和人商议,便暂时这么过着,一直等到了五月,子欣从美国回来了。

    这一年风尘仆仆,转辗于美国各地,子欣消瘦了不少,两鬓之间生出不少白发。凤仪见他旅途劳顿,便把不顺心之事俱藏心底,让他好好休整。子欣忙了一年再回到上海,见到妻儿家人,自是高兴非常,尤其是小安安,虽然她几乎不认识父亲了,但是只与子欣朝夕相处两天,她便粘上了父亲,父女俩嬉戏起来,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就连石头兄弟也一并给冷落了。

    子欣将美国沿途见闻一一告诉凤仪,他觉得在国外振兴中国生丝行业正是他能做,又长于他人的好事业,既能为国又能为己,而且,这一路虽然辛苦,因为文化与办事方式的熟悉,他反而觉得比在国内更加轻松。威廉神父收到他带来的凤仪画作,十分高兴。他觉得当初的眼光没有错,这个小姑娘就应该继续从事绘画艺术,为了传播西方艺术,更为了凤仪,他竭力劝说子欣带凤仪来美国发展,并且愿意帮助凤仪联系艺术院校。

    凤仪见子欣兴致勃勃,仿佛找到了成功与幸福的途径,虽然有些不忍,还是将杏礼之事告诉了子欣。子欣闻言大吃一惊,他对国人抽食鸦片的恶习一直深恶痛绝,没想到杏礼会走上这条路。子欣沉默良久,道:"我们不是她的家人,不能强制她戒烟,孩子也不能强行离开母亲,只能慢慢想办法。"

    "如果告诉她哥哥的死讯,她会不会好一点?"

    "大哥两年没有露面,只怕她心中早有准备,你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子欣道:"一但吸食鸦片,这些东西,她都不会放在心上了。"

    二人正在商议,阿金上来敲了敲门,凤仪问什么事,她说,邵元任请他们去书房。夫妻两个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很不寻常,没有事情,邵元任从不请人去书房小坐。凤仪与子欣起身,稍稍收拾了一下,连忙下了楼,来到书房。子欣轻轻敲敲门,邵元任道:"进来。"

    凤仪推开门,这儿每隔一在她就会亲自来打扫,靠墙一侧供奉着佛龛,另一侧供着雅贞的牌位,书桌前还放着专门喝茶用的茶桌,今天这里并无什么不同,邵元任坐在茶桌边,轻轻品着茶水,另外两边已经摆放了两个空的茶杯。

    她和子欣两人在桌边坐下,邵元任看了看他们,微微地笑了:"今天叫你们来,要告诉你们两件事情。"

    凤仪看着他,觉得他今天的表情十分不同,她道:"爸爸,出了什么事?"

    "南京政府已经下了关于和兴的批复。"邵元任把桌上一份抄本递给子欣,子欣忙打开,上面写着:惜值库款支绌,实无余力及此,仍仰该创办人自筹复工,继续前业。

    子欣不敢抬头,叹了口气,想不到和兴历经这么多磨难,想得到政府的支持,仍然是难于登天。邵元任又将桌上的另一份方件递给凤仪,凤仪打开一看,是一份地契:"四百亩!"她惊讶地递给子欣,子欣也愣了,夫妻二人同时望着邵元任。

    "这片地在闸北效外,"邵元任平静地道:"这是出家前,我留给你们最后的东西了。"

    "爸爸!"凤仪惊诧地道:"您说什么。"

    "我已经长老商量过了,"邵元任道:"今年的八月十五,我会去庙里剃度出家,自此不再理红尘之事,"他轻轻笑道:"你们就不必担心了。"

    凤仪与子欣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是好,虽然邵元任信佛多年,又是佛门居士,但是他们怎么也有想过,他会有出家的这一天,书房里安静极了,听不见一点声音,只有上海五月的风,从窗外吹进,拂过三个人的面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