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图穷匕现 (第4/4页)
这三尸名剑上。 如今这化子头儿不自量力,竟想凭血rou之躯,来与这种利断金石、无坚不摧的名兵抗衡,岂非有心跟自己的一条右臂过不去? 一点不错!这时只要这位无情金剑咬咬牙,原式不变,一剑挥下,十方罗汉的一条右臂就得与肩胛分家! 只可惜这位大总管的疑心症大重了。 他怎么想,也想不出这位丐帮帮主在交手之初,就先平白赔上一条右臂的理由。 所以,他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这一定是一个可怕的诡计! 为了不落入对方的圈套,他很快的收回宝剑,同时抽身向后退出丈许。 这位大帮主总算找机会先吐出了胸口中一口恶气。刚才他是上了自己过分自信的当,如今这位无情金剑则是上了多疑的当,这样正好两下扯平。 他以一条右臂去硬格对方一口有名的绝户剑,实际上并无任何仗侍,如果一定要说有所仗恃,那便是仗恃着他对这大总管性格方面深刻的认识。 他知道这位大总管最大的弱点,就是事事不肯相信别人,有时甚至不肯相信自己。 所以他算定若是他一起手便使出一着不合常情的怪异招式,这位大总管多半会疑云满腹,不敢遽尔出手。他这样做,也许很冒险,但是他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消除适才白挨一剑之恨,才能争取到转劣势为优势的有利局面。 从十方罗汉的笑声中,无情金剑马上发觉受了这个化子头儿的欺骗。 可是,一着错,满盘输,尤其是两名功力悉敌的武林高手,一旦为对方抢制了先机,再想设法扳回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十方罗汉得理不饶人,长笑声中,身形一起,再度错掌扑出。 他第二次使出的招式,与第一次又自不同。 无情金剑这厢身形尚未退定,一幢幢掌影,已挟着一股无形罡气,如旋风般将他团团罩住。 无情金剑又气又急,但业已于事无补。 这时最令他骇异的是,十方罗汉第二次抢掌攻出,就像突然之间换了个人似的,无论掌招或是身法,都使他有着一种陌生之感,而绝不像他平日所熟识的十方罗汉。 那幢幢掌影,仿佛来自四方八面,密如云彤,疾逾狂狼,几乎没有一掌不是拍向他的要害。 他空有着一口罕世名剑以及一身超俗的剑术,这时在这幢幢掌影之中,竟有着无法施展之苦。 十方罗汉再度哈哈大笑,就连笑声也仿佛来自四方八面。 无情金剑渐渐感觉情势有点不妙。 因为他非但无法出剑还击,甚至在对方愈逼愈紧的掌风中,连呼吸也有点困难起来。 而最最使他寒心的,就是以他一生阅历之富,他竟无法辨认对方这时究竟是使的一种什么掌法。 天下掌法之奇,莫过于王屋一派的“鱼龙八十一变”而当今之世,论掌法造诣,也更无人在该派那位掌门人“王屋奇幻手”之上。可是,很明显的,现在这化子头儿所使的一套掌法,无论在哪一方面,无疑都比王屋派的“鱼龙八十一变”精奥玄诡得多,而这化子头儿表现在这套掌法上的功力和火候,显然亦非那位“王屋奇幻手”所能企及。 这化子头儿究竟是使的一种什么掌法呢? 这个问题,无人能够回答。就是十方罗汉本人,也照样的回答不出来。 因为这套掌法根本就没有名称。 这是丐帮建帮百余年来最大的一个秘密。 一般武林人物,只要一提及丐帮,差不多就会联想到该帮那套无人不知的三十六路穷家棍。 凡属丐帮弟子,最明显的标志,除了身上的衣结之外,便是每个人手上那支竹竿或木棍。 而丐帮弟子与人交手时,十有九次也差不多全是使的三十六路穷家棍。 但大家都忽略了另一件事。 就是丐帮弟子与人交手,甚少有占上风的时候,也可以说每次吃亏的都是丐帮弟子,这种情形一点也不使人感到奇怪,因为该帮的那套棍法,名气虽然够大,实际并不高明。 所以,人们时常看到丐帮弟子在吃了败仗之后,非常狼狈的落荒而逃。 但是,谁也没有看过丐帮弟子死于仇家之手。 如遇仇家穷追不舍,只要经过一段荒凉的无人地带,形势就会马上为之改变。 追人者往往一去不返,被追者经常毫发无损。 没有人注意到这一件事。 这是该帮弟子才知道的秘密,也是该帮赖以生存的秘密。 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该帮弟子才会放开手上的棍杖,只要一名丐帮弟子丢开棍杖改以掌法迎敌,这名敌人就很少再有稳占上风的机会。 这套掌法没有名称,就是因为不想让它在江湖上流传。 这套掌法甚至还有一个秘密。 那便是它的招式。 除该帮之金杖七老、四大护法,以及帮主本人外,没有人知道这套掌法共有多少招式。 就连帮中的五结堂主亦不例外。 一名弟子传授几招几式,全根据这名弟子的衣结来决定。 该帮如此安排,除公平之外,还有两大好处。 第一,可藉此促使弟子力求上进,一名弟子如能因积功增加一个衣结,他在武功方面,便可更上层楼。 第二,即使这一秘密不幸外泄,敌人亦无法从任何一名五结以下的弟子身上,获窥这套掌法的全豹。 那位麻师爷曾在剑王面前估计十方罗汉和无情金剑两人的武功,说两人的武功约在伯仲之间,这种估计大致上说来,确是持平之论。 只是这位智计过人的师爷也犯了一个错误。 他拿来作为标准的十方罗汉,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十方罗汉。 他并未将该帮这套神秘的掌法计算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