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堺港涉险 (第3/6页)
城市不大了解吧?”这次是木实大大方方先开口。 作为一个女子,说话如此不拘束,如此直截了当,家康还是头一次见到。“哦,这么说,我是一个不见世面的乡巴佬?” “嘿。堺港是全天下的眼睛和鼻子,在这里,天下诸侯的一切动向,都可以了如指掌。” “有理。” “何处何人,购买了多少火枪,出于何种目的,把船开到哪里去了…右府大人能很快确立霸业,就在于他把堺港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家康被这句毫不掩饰的话勾起了兴趣。“这么说来,是你的眼睛和鼻子嗅出了这件大事,才来提醒我?” “不,德川大人最好也要拥有这样的眼睛和鼻子。” “说得对。你还嗅到什么气味了?” “明智大人的一个女儿嫁到了尼崎城,听说也跟这里往来频繁。” “尼崎…” “是的,尼崎城虽说是右府大人侄子的城池,却也是明智大人女婿的城。还有,跟来的手下,购买了火药回去,然后,筒井顺庆的家臣们慌慌张张地从位于堺港的藏身之处撤走了。” 家康不禁无语,看着姑娘。当然,这一定是蕉庵让她说的。由于堺港人始终站在冷静而客观的立场,什么大事也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哦,是吗?”家康低声道。 “木实,大人已经劳累了,咱们回去吧。”蕉庵催促道。 “是。那么请德川大人多多保重…父亲说他和令堂有约定,无论如何也要我前来拜见一下大人。当然,我也是一个讨厌战争的草民,所以…”言罢,木实恭敬地施了一礼,站了起来“那么,酒宴的时候,咱们再见面吧。” 家康目不转睛地目送父女二人转过走廊。此人为了黎民百姓的太平前来,自称是母亲的朋发,还有他的女儿,看似恬淡,却也是满腔热血… “松丸。”家康的声音从来都没有这么哽咽过“把平八郎叫来。” “是。” “叫他悄悄地来,不能让人看见。” “是。”鸟居松丸弯着腰,一路小跑出了走廊。 家康整理了一下扶几,慢慢地合上了双眼。蕉庵和木实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如果光秀真有叛逆之心,那么,身边无一兵一卒留在京城的信长… “主公,平八来了。” 只见本多忠胜慌慌张张地跑进屋里,家康仍然闭着眼睛,还在沉思之中。“平八,咱们好不容易来一回堺港,对吧?我想查一下这座城的大致情况。你去跟高力清长和神原小平太说一下我的意思。” 平八郎忠胜听了,觉得很纳闷。“要是这些事情,都在纸上写着呢。” “那么,人口是多少?” “一共是七万一千。” “男子的数目呢?” “不足三万五千,女子要略多一些。” “我看造酒的有不少,酿酒量是多少?” “据友闲的手下说,近六万石。” “火枪铸造呢?” “约八百人,一年制造三千支,这些都是橘右三郎说的。” “出入港口的外国船只,一年多少艘?” “这…”“妓女数是…” “还没有…” “洋教的信仰者、寺院数、货物去向,还有…” 家康这时才睁开眼睛“狼人的数目,我说的是被右府大人禁止雇佣的数目,所谓被禁止,就是不能雇佣曾被雇佣过的。还有富裕的商人数目、茶人的聚集地、经营南洋铁的商人、详细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雕刻工匠的人数以及收入…你数一数,需要查的还有许多。去,让核查的人牢牢记在心里。” “说的是,在下居然没有想到这些,我马上就去。” “哦,还有,按照右府大人的命令,渡海到四国的信孝听说要在岸和田靠岸,可是,堺港的市民有一个约定,禁止一切军兵进入。这里已经禁止船靠岸了。对这里的市民,右府大人也时常让三分。堺港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让他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是。那么…”平八郎刚要起来。 “且等一下,还有…”家康看了看四周,放低了声音“你和高力、神原一起,装着观光的样子,悄悄赶赴岸和田,察看一下信孝阵营的情况。” “信孝大人…” “嘘。如果他的阵营里没有异常,那就顺路赶赴京城。个中原因我暂不告诉你。如果右府大人还在京城,就去见大人,说家康想提前结束旅程,两日内赶回京城,我要亲自送右府大人出征。” “哎?”平八郎瞪圆了眼睛。家康的旅行计划应该是从堺港到纪州、奈良,继续观光。 “是否有令人担心之事…” “如果无事就好了。我做了一个噩梦。速去,平八!” 平八郎不再追问。家康神色如此紧张,必是出了异乎寻常的大事。 “我去京城拜见右府大人。”他坚定地说完,走了出去。 家康可不是生性就容易相信他人。再过半年他就四十一岁了。在这四十年的生涯中,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人有四方面的特点。其中两个是缺点。如果剩下的两点是优点,这就是一个上乘之人。大多数人都有三个缺点加一个优点。但是,没有一个优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觉得没有,那是没有用心去发掘。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优点的结合。从这种意义上看,信长和光秀最有可能发生冲突,这也是最令家康担心的。 信长虽然有三个缺点,却有一个超群的优点。若非认识到这个卓尔不群的优点,在家康命令儿子信康切腹之时,恐早就和信长冲突了。家康能够说服自己,就是因为看中了信长唯一的优点——他有所谓“终结战争”的愿望。太平是人心所向,为了黎民百姓的愿望去终结战争,这就是信长唯一的优点。天下的统一,已经不再是信长一个人的野心,而是万民的声音了。 信康是个可爱的孩子,令人难以舍弃。家康也觉得非常可惜,无法忍受。可是,持续的战乱,会把信康和家康的悲剧无情地蔓延到整个日本。正是这样想,理智才战胜了情感。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