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秀吉生计 (第3/4页)
马上就要撤离这里,不久之后,又会讨伐完日向守返回,也就是说…” 官兵卫像是挑逗秀吉似的,故意放低了声音“结果反而让您功成名就。他说,由于内含诅咒您之嫌,所以他不会献策。” “这倒奇了,安国寺的和尚真是奇怪。何时又成了我的朋友。我得对他好点儿。” “哈哈…大人又犯做过头的毛病了。下次见到他,我把大人的原话都告诉他就是。” “你若告诉他,他会怎样?” “说不定也会反过来巴结大人呢。安国寺说,您对右府的倾慕不同寻常,如此全心全意的倾慕真是少见,所以,右府大人的伟业,自然该由您继承。” “官兵卫,你怎也成了他的追随者,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秀吉虽然嘴上这么说,却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这时蜂须贺彦右卫门走了进来,二人赶紧打住。灯掌上了,晚饭也摆了上来。虽说身在军营,穿着盔甲,可是饭菜却很丰盛,有鲜加吉鱼、鲍鱼,还有秀吉喜欢的油酱汤。三人喝了些浊酒,谈论了一些信长到达之后的话题,有滋有味地吃完了饭。彦右卫门首先站了起来,要回营去。 “谁?未经通报,不得擅人!” 只听见在院子里担任警备的守卫高声喝到,立刻听到对方的回答:“浅野弥兵卫。有十万火急之事,就闯进来了,请莫见怪。”随着弥兵卫的声音,院子里的灯影下出现了四条人影。秀吉一看,负责把守二道门的两名浅野家的士兵,一左一右架着一个信使模样的人进来了。那信使的脖子上挂着信袋,已经奄奄一息。秀吉见状,连忙奔了出去。“弥兵卫,此人是谁?” 军中有军中的规矩,可是,破坏这些规矩的却往往是秀吉自己。当那个人不等通报就闯进来,秀吉早就把对方上上下下打量遍了。“好像是骑快马来的。看来像是伊贺众中西的手下。” “说的是,士兵报告说,此人骑着一匹快马刚来到第一道辕门,就问山内猪右卫门的守卫,这里是不是羽柴筑前守的大营,然后就念叨着晕了过去。” “快把那个信袋拿来,定有大事。” “是。”弥兵卫刚要从他的脖子上取下皮袋,对方又痛苦地念叨起来:“这里…真的是…羽柴…” “不要胡思乱想了。羽柴大人就站在你面前。” “真的是…” “挺住。耳朵听不见了吗?” “哎!”弥兵卫长政在他的耳朵边大喊了一声。 “发信人叫长谷川宗仁。” 原来茶人宗仁是在信长自尽之前,和女人们一起落荒而逃的幸存者之一。秀吉急忙从弥兵卫的手里接过信袋,解开绳子。“奇怪…我和宗仁并不是至交啊。”他看看官兵卫,又看看彦右卫门,感到很纳闷。“你什么时候从京城出发的?” “什么时候从京城出发的?” 弥兵卫凑到那名男子耳边,又把秀吉的问话重复了一遣。 “昨日,二日上午,巳时四刻…”信使拼尽最后的力气回道。 “他已经累到极点了,赶紧救治。彦右卫门,拿烛台来!” 从京城到这里大约有五百里的路程,如果花一天半的工夫赶过来,五脏六腑早就位置颠倒了,恐怕性命难保。还没等烛台拿来,秀吉早就急不可耐地打开了书信。对方似乎知道秀吉汉字识得不多,书信基本上是用假名写的。看完之后,秀吉大惊失色。 “何事?” “是不是发生了事变?” 彦右卫门和官兵卫几乎同时着急地问,秀吉的嘴唇一动没动。书信的内容和黄昏时分截获的光秀送给毛利的密函一样,是相同的凶信。如此看来,那个假瞎子也一定是骑着快马赶到这里,看到过不去,便想起假扮瞎子的招数来。 “弥兵卫,立刻传令全军:封锁所有到西边的道路,就连一只蚂蚁也不许爬过来!” “发生了什么大事?” “别问了!岔道、农田、田垄、田畦…统统严密把守,不要放过一个人!” 这时,大谷平马从侍卫队中站出来。他是前来报告信长西征的先锋、从京城出发的堀久太郎秀政抵达的消息。 书房中的气氛异常紧张。弥兵卫长政和彦右卫门正胜都不敢出声,黑田官兵卫则企图窥视一下秀吉手中的书信。 “主公!”官兵卫大声地喊起来,声音都变调了。秀吉依然站在那里,望着院子里黑糊糊的树影,一言不发。不知何时,他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珠,串成一条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是不是长滨的太夫人…”官兵卫说道。他知秀吉十分思念母亲,常常在军营里谈起母亲的健康。秀吉轻轻摇了摇头。 “那是不是于次丸的身体…” “不…不能…唉!你们自己看吧。” 秀吉这时才把手中的书信递给大家,然后栽倒在地“堀久太郎就要到了,快去迎接吧…恐怕久太郎还不知这次事变。”官兵卫把书信交给彦右卫门,彦右卫门再递给弥兵卫。 “弥兵卫,还不快去!” “是。”弥兵卫哆嗦着苍白的嘴唇,施了一礼,不顾一切地飞奔而去。不用秀吉吩咐,如果这封凶信到了毛利手里,那就完了。所以,他们不敢告诉任何人。 信长被杀!英勇神武、叱咤风云的右大臣织田信长被杀!秀吉有好几次都想从喉咙里发出呜咽之声,可还是抑制住了,只是绝望地望着天空。 “信长父子俱已被害…” 彦右卫门把这句话说出口时,堀久太郎已在侍卫们的引领下,出现在廊下。 “果然还是光秀。安国寺的不详预言果真应验。” “嘘…”秀吉制止了二人,把书信卷了起来。他为的是迎接堀久太郎秀政。 “哎呀,筑前大人,军情议事都开到半夜了,真是不辞辛劳啊。” 看来久太郎似也感受到了气氛不对,他坐在了秀吉旁边“主公在京城的本能寺,心情大好,三十日、一日召见了公卿百官,举行了盛大的茶会,最迟三日便能从京城动身。” 当然,没有一个人答话。 “按照书函通告,帅帐设在龙王山,若是地方狭窄,先临时搭建旗本大将的营帐。军粮会陆续送到,各种各样的安排,主公都仔细吩咐过我了。” “…”“还有,信孝大人和惟住丹羽五郎左走水路,在四国…” 刚说到这里,秀吉举起手来。“久太郎大人,请稍等。” 发现秀吉脸色有异,堀秀政感到不解。“怎的了?” “我想先说件大事。” “大事?” “正是。就在刚才,从长谷川宗仁那里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