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4/11页)
点也不清楚。” 办案人员问郑作民的老婆黄玉香,这是不是事实。郑作民的老婆都一一承认,是事实,郑作民确实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别人送了钱来,我也不完全告诉他,怕他害怕,因为钱实在是太多了。我都是告诉他,谁谁到家里来过了,要办什么事情,请你留意一下。郑作民就答应一声,知道了。 东亭的老百姓看到报纸上的新闻,都夸赞说:“这两口子,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郑作民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饭,甚至连鞋子也穿不上。好不容易考上了一个大专,大学毕业后分回到县里,家里穷,没有哪个城里的女孩子愿意嫁给他。直到碰到了黄玉香,黄玉香是干部子弟,父亲是当时东亭市委的副书记,她一眼就看到郑作民聪明伶俐,就不顾一切地要嫁给他。 家里人反对,扬言要和她断绝关系,但黄玉香还是义无返顾,包了几包糖,和郑作民悄悄地领了结婚证,两张木板床拼到了一起,就算成了夫妻。黄玉香的老爹看看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认了郑作民这个女婿,为了不要女儿跟着受罪,才利用自己的关系,处处关照郑作民,一步一步,把他提拔到领导干部的位子上来了。可以这样说,没有黄玉香,他郑作民最多能当上一个厂的厂长,绝对不可能一屁股坐上市长的宝座。 所以后来,发了迹的郑作民对自己的老婆还是百依百顺,丝毫不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从来没听说他养情人、包养小蜜,所以在审判他的时候,他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得不行,说:“都怪我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没有管好自己的家人、身边人,特别是我的老婆,让我不知不觉之间,就滑向了犯罪的深渊,成了人民的罪人。我对不起党多年对我的培养,对不起东亭人民,我一定虚心认罪,争取宽大处理,我愿意做一个反面教材,警示所有的官员,千万不要像我一样重蹈覆辙。要管好自己的老婆、家人,不要让她们的枕边风把我们吹晕了,找不着北。让反腐败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他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引得现场所有的人忍不住笑破了肚皮,都说他真是个天才,都这个时候了,还这样会演戏,该洗刷的洗刷了,该推脱的推脱了,终于保住了宝贵的生命,得以苟延残喘,也算是不错的结局。 只是可怜了他那痴心的老婆,到现在这个时候,还得为老公背黑锅,分得了二十年的有期徒刑,一句话也不说,无怨无悔。了解内情的老百姓都议论说:“这个女人,真是够意思,为了保住她老公的一条命,自己情愿白坐二十年的牢。看来,她是真正爱郑作民的。” 这对“模范夫妻”现在在全省都被传为“佳话”东亭作为腐败的重灾区,也是在全省出了名的。如今王志飞担任了东亭市委书记兼代理市长,这样的现象,让肖丽的确很担心,也是情有可原的。 王志飞看着自己家里那一箱箱的茅台、五粮液,一件少说也要2000多块,光是这几堆东西,估计也值个五六万,想退都没有办法退。找个车让市委办公室拉走,挨个退,肯定会被人传为笑话。别人还以为你作秀呢!谁知道你收了多少?你退的越多,证明你收的也越多。王志飞想了想说,先放那吧。集中放到一个房间里,好看点。自己从里面找了两箱最好的酒,又找了一些高级香烟和茶叶,到刘老书记家坐了一会儿。 这是王志飞多年的习惯。王志飞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他明白,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三个人对自己是最重要的。第一就是自己的爹和娘,不仅生养了自己,还创造条件让自己读书。要是不读书,王志飞这个乡下孩子就不会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第三个人就是刘老书记,没有他当年的慧眼和关照,自己就可能在省委办公厅写一辈子材料,成为一个文字匠而已,决不可能成为一个领导900万人民的市委书记。 对刘老书记,他始终充满了感激之情。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到老书记家聊聊天,吃吃饭,听老人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他对老书记的感情混杂了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爱戴和尊敬,同时还有朋友对朋友的理解和信任、一种忘年交的友谊。这在中国官场里是多年存在的现象,长期的上下级关系,感情上的多方位沟通,已经让秘书和自己的领导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秘书和领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同进同退。领导得志,大权在握,秘书就会仕途顺畅,飞黄腾达。领导落魄,首先跟着倒霉的就是秘书。领导老了眼看着没有权力了,就会拼命地栽培自己的秘书,迅速提拔,等自己没权力了,秘书却羽翼丰满了。领导通过秘书实现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秘书通过领导实现了自己跨越式发展。领导用秘书,比用自己的子女方便多了,用自己的子女,别人容易说闲话,而用秘书,别人就不太好讲。况且能够给大领导做秘书的,都是一些特别出色的人。笔头来得,口才了得,形象也要过得去,所以秘书从政,确实比别人有利得多。 虽然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了,但刘老书记家里,还是像往常一样,冷冷清清,比在台上掌权的时候,那可是差得太远了。 那时候别说是过年了,就是平常里一个随随便便的节日,老头子家里都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一个个满面笑容,话净拣好听的说,什么东西稀罕就送什么东西。况且在当时,能够出入老头子家里的,都是在社会上威风八面的人物,说出来哪一个人的名字,都让人肃然起敬。省军区的政委、司令员,各个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各国有大企业的老总,还有那数不清的老乡、同学,把老书记家里,弄得像开大会一样。这个来了,那个走了,一拨一拨,忙得王志飞帮着倒茶都倒不及。 等老头子书记不当了,到了人大,那时候王志飞也已经到了桃园县,年底到老头子家里,看到昔日门庭若市的院子,已经明显地平静了许多,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那些所谓的达官贵人,各界名流,惟恐和老头子接触多了,引起现任的省委书记不满,影响了自己的仕途、前程,一个一个,再也不在老书记家里露面了。 等又过了几年,老头子连人大主任也不当了,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这个时候,能够时不时地到家里看一看,带点东西慰问慰问他的人,就更是少得出奇。 老头子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每到节日,看到一辆又一辆曾经十分熟悉的车子,从自己门前经过,停也不停,直奔那些还在台上的省委领导家里而去,心里就陡然而生一口闷气,一个人在屋里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