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为捕虎者说 (第4/4页)
长。虎骨泡酒可活血,虎鞭入药可壮阳,麝香能使金屋奇香氤氲,而豹皮狐衣足可让娇妻美娃齿牙春色…何广位认为,干此等勾当,不是一个平民百姓的活法,而常常拒之。1948年,一英国巨富闻得广位英名,感到奇货可居,多次派人说项,邀其赴英,言称他们有条件让何广位的捉虎擒豹之技风靡全球,并许以洋房、轿车乃至私人飞机。何广位朴素地觉得,一堂堂中国汉子,不能仰洋人鼻息,更不能让洋鬼子当猴儿耍着玩,遂断然拒绝… 在猛兽面前,何广位何等刚烈,但面对高堂、家人、乡亲,这“五尺刚”却化作了“绕指柔”在广位的兄弟姊妹中,唯他四海为家,但他却独担起赡养老母的重责,每至一地,他总是把老母安排得熨熨帖帖,尽管他极少有填饱肚子的时候,但老母总能吃一看二眼观三。他故去的老伴是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女,夫妻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一辈子没拌过一句嘴。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和当地山民分甘共苦,水rujiao融。他的两个儿子,虽个头不高,但力大过人,都曾只身捉豹数十。儿子小时,常有些身高力大的“野犊儿”要与其较量力气。一次,二子何振湘被一蛮男缠住比试摔跤,那蛮男被振湘一下摔出几尺远,崴了脚脖儿。何广位大训其子:有本事跟虎斗,且勿伤人,若再有人缠住不放,务必佯败而归… 金钱对于商品社会中的人来说,它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上”一旦失却就六神无主。金钱往往是衡量人格高低的天平。何广位为养活一家老小和塞饱那“橡皮肚子”比常人更需要钱去购柴买米,建国后,他也并非没有发财的机缘,但他坚持不取昧心钞。他虽为猎手,却不愿杀生,每当抓得虎豹,总是卖给公园。50年代初,捉一只老虎给公园,出价不过300元,一只豹仅80元左右,如杀之,将皮、骨分别卖给皮货商和药贩子,得钱往往高此数倍。1972年,何广位率全家定居孟县,仍以狩猎为业。野生动物法颁布前后,常有动物拍客来孟县,出高价让何文位父子去猎豹,一开口就许以三万五万。何广位不是那等见利忘义,因私弃公之辈,他将猎得的猛兽,悉数交给公园。国家严令禁止捕虎猎豹后,何广位让其长子就地务农,他与次子虽仍逸之山林,却改为采药为生… 何广位这等伸伸拳脚就来银子的汉子,一生竟没有让金钱的利斧、色欲的魔爪在心灵上留下过印痕,实属难得。 我惊诧:赳赳武夫何广位,没上过学能世事洞明,没经名人点化竟人情练达。中国农民用艰辛孕育的美德在他身上生辉,而农民固有的劣根性却颇难见到。我究其原因,老人捋髯相告:说书唱戏劝人方,他从小就喜听人说古论今。…哦,却原来,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它不仅写在书本内。流动在薪尽火传的祖训里,还弥散在酒肆茶楼、戏台书场上,更在每个人对人生的参悟中… 面对凶狠的猛兽,何广位手到擒来,称得上“力的公平竞争”;可面对某些道貌岸然的人,何广位却常常步履维艰,如同西瓜碰上切菜刀。80年代未,某县公园约何广位老人去山西某地逮狼,结果捉得的三只狼换来的钞票,竟远远不够各路关卡索要的费用。两年前,何广位让其子何振湘携带数年中在滇、川、陕、陇及青海等地的深山里采得的虫草等名贵药材,到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出售。为证明药材真伪,老人光让其子赴京找有关部门写了认定书。谁知,这些价值20余万元的药材,竟被当地市管人员以假冒为由,统统没收,连收条都不打给。何振湘悻然归家后,与老人计议,决定到法院审冤报屈。村中有一在全国最高法院工作的干部,老人让振湘晋京探寻。那同乡说,跨省份的官司打起来难。从全国范围说,此乃一小案,需从县、地、省法院逐级审理,若判不了,方可由国家最高法院裁决,要想折腾出个眉目,少说也得两年…老人听其子讲罢,喟然长叹:“能与虎斗,莫与人斗,有些人心比狼狠,咱还是‘吃亏是福’吧…” 老人与我谈及此事时,眼神里露出几丝无奈,几丝悲苦。老人那不屑与人斗的话语,在我心中涌起几多惆怅,几多愤慨… 倘若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格的沉沦为代价,如果高尚必须迁就和宽容卑鄙,那无疑是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 六 老人从“远古”走来。 老人从大山深处走来。 如庄子御风而行,似达摩面壁参禅,像陶渊明东篱采菊,若李太白仗剑天涯…老人一生远离“人生围城”用生活的清苦换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独立。高山厚土补足了老人的元气,日精月华强健了老人的筋骨,那鸟语花香使老人胸有天籁爽发,那清流洁波为老人洗却了世间嚣尘…自古仁者长寿,老人一生与病魔无缘。老人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舞动着生命的大彩练,作了一首人生大境界的诗。 现代文明的曙色终于恩被于这耄耋老人。老人成了孟县人的又一骄傲。县里每月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补助,武桥村每日向老人提供白酒一斤。老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每有公务应酬,老人总是轻身捷步,欣然前往,投向老人的是一片敬佩的目光。 近闻,视“时间为生命和金钱”的广州客、深圳人,从当地晚报上看到老人的报道后,纷纷前来晋谒。是哪种“磁场”引来他们,我很难猜度,但有一点可断定,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淘金… 1995年6月18日于济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