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考察之旅 (第1/2页)
第七十七章 考察之旅 同志们商讨完,丁宁回到家中就给韩雪儿挂了一个电话。 韩雪儿一听说丁宁要骑自行车出行,当即表示同意,并请丁宁放心,他不在网的时候她会请雪姐盯着,同时,韩雪儿对他选择这种出行方式表示了极大兴趣,最后,韩雪儿以非常客气的口吻预祝丁宁此行取得圆满成功。 丁宁被韩雪儿领导式的发言彻底逗乐,回复说他也不会去很久,也就四五天,最后,丁宁忍不住问了一下韩雪儿对他小说的观想。 韩雪儿说很不错,并顺口说了一句:她正在考虑,要不要投资拍摄电影。 丁宁听了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这太意外了! 韩雪儿以更认真的口吻说:其实,她一直有当导演的冲动,只不过一直没遇到好本子。 丁宁立即对韩雪儿这种冲动表示大为赞扬,说“演而优则导”是相当不错的发展路线,既科学又合理,既符合当前利益又符合长远利益。 向“老板”顺利请假后,丁宁就开始准备。一切都是现成的,很快收拾好,到时间,出发! 丁宁他们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一行四人带着齐整的装备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这四个人前前后后成一个列队出现在春州街面上,着实有些惹眼,还好他们很快转出了市区,奔跑在通往光明顶的公路上。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李村,这是丁宁定下来的。 第二天中午则要去洪山小学,接下来整个路线则是由踏遍春州山山水水地老杨一手制定的。 人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看的风景跟骑着自行车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人行走在越来越寂静的公路上。人就有一种深陷路旁风景之中地感觉,反正也不赶速度,大家走走停停,遇到好的风景就留照存念。 斑凡的装备显得很专业,非常漂亮的一辆捷安特山地自行车,装备也都是品牌货。不是春州所能购买地。 丁宁一问,原来人家在大学时就迷上户外,顿时对这位出身名牌重点专业原本应该在大城市惬意富足生活的年轻人有了更直接的观感:富有朝气,有自己的看法… 中午时分。丁宁他们到了李村。 丁宁和老杨都来过,可以说是熟门熟路。 一行人在石伢子家门口晒稻谷的平地扎起了帐篷。 这个时候石伢子自然还在小学读书,石伢子的爷爷在,看到丁宁很高兴。 他显然也认识老杨,和老杨热情地打招呼。石伢子地奶奶不用吩咐,自觉转到厨房去煮鸡蛋。丁宁他们是拦都拦不住。 风卷残云一般吃过中饭,小休了一会。丁宁就跟着石伢子爷爷下地干活了,边干边聊。 李大明,因为是丁宁的学生,所以丁宁早已向他提出了具体要求。他不用丁宁再吩咐,去忙他地了。 丁宁给他的任务是调查的村里小孩的教育问题。重点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 至于高凡、老杨,丁宁看到他们也分开自由活动去了,看来都有各自感兴趣地事物。 傍晚时分。拍完照的老杨第一个回来了。 不一会李大明也转回来,一边走一边扛着他的DV拍日落地辉煌情景。 丁宁累得够呛,看来这农活不是他能干的,和石伢子爷爷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丁宁出了一身臭汗,一回来在门前就要倒水冲凉。 在老杨的好心提示下先用温水先冲了下,然后再压门口水井里的水。 水井里的水来自地底几十米深,极凉,若不是老杨提醒冷不丁就淋上,丁宁这城市人的筋骨,说不定感冒,现在,温水擦拭之后再用冰凉的水,感觉很是爽,丁宁一个劲给自己从头到脚淋着,这时,高凡也回来了。 用过晚饭,一伙人围在一起聊天。 老杨先给众人看他刚刚拍摄的照片。 “这个地方真的很美,很宁静。”老杨感叹道,脸上显露出悠然向往之色。丁宁明白老杨的心意,这个在老杨从前在春州论坛上发的帖子就表达出来。 斑凡边翻看老杨的数码相机边点头同意道:“这个地方真的不错。” 丁宁仰着头,目光射向深邃的夜空,然后很臭屁地说道:“我的小说,就以这为背景了!” 斑凡说道:“丁老师,老听说你在写这小说,现在有空,不如说来听听。” “你们想听?”丁宁问道。 “丁老师,什么故事,我也很想听!”李大明也叫道。 “好!那我就来讲!” 于是,丁宁就把《冯村》的故事又开讲。 讲了一个小时,听的人渐渐有些痴了。 丁宁讲到冯村再次办起盛大的庆祝春节的种种仪式,讲村人怎么辛苦把散布在全国各地打工的青壮年召回来;讲他们怎么庄重严肃地准备着祭祖的仪式;讲老人妇女小孩怎么一齐动手扎龙灯的;讲村中的长老不顾年纪大了依然要表演从前代表悍武民风的危险节目;讲到一个村庄怎么再次沉浸在传统节日当中的,一个普通的中国山村,在那一个春节,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狂欢节!这是一次传统意义的回归! 丁宁有了一次向韩大明星讲述经历,因此,这一次讲述得更加动人,情节转折也拿捏得更加到位。 讲到这,丁宁就没有讲下去,对其余三人说只写到这。 李大明率先感叹道:“那个冯村,真的很让人向往。” 斑凡过了良久,叹道:“丁老师,我觉得我就是那个男主角!” “哦?”丁宁看了这个高大英俊的高凡一眼,摸了摸头,说道:“呵呵。我忘了,据说你就是为了爱情而放弃在大城市好工作来春州的!” 斑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经过一天的相处,彼此都有些熟了,旁边地老杨笑道:“看来我们春州要留住人才别整那些虚的,多备些好姑娘,招女婿上门就可以了。” 老杨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高凡脸皮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丁宁说道:“我写这书也就是这么一个理想,人能来这世界不容易,怎么活。最终还是要如自己的意,不要被那些什么牵着走。我常常做梦,携自己最爱的女人,在这山水绝佳之处,附近住的都是像你们这样对脾气,谈得来的朋友。我们一家家经营山林、田地。饱暖由己,过着独立自由而又彼此温暖地生活。” 丁宁说话间双目放出耀眼的光芒。闻者纷纷点头,纷纷表示认同丁宁的理想。 “高凡,经济理论上是否说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模式就是一种落后模式?”丁宁忽然问道。 “倒没这个说法,但的确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