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苦海帆2 (第3/4页)
教传入中国以来,永宁寺这样的气派是独树一帜的。当时从波斯国前来祝贺的僧人达摩,看见寺院的规模和装饰,也叹为观止地说:“这里真是极尽佛家境界,再也没有的了。” 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也非常信奉佛教。在中国的史书中有很多的描述,梁朝也曾与北魏比着建寺尊佛,但始终没能赶上魏国,更没有能与永宁寺这样规模相比的寺院。 寺院落成那天,胡太后带领朝庭中的全部王公大臣和他们的夫人,前来参加开光大典。人们纷纷拈香祈祷,口念太平,那仪式的宏大,震动了京城内外,围观者人山人海。 太后当众下诏:“凡尼僧士女,不论皇亲国戚。黎民百姓,不分南北东西。不计内外汉夷,只要是真心向佛者,俱可入寺瞻仰。” 一时间,洛阳内外,人流不息,络绎不绝,当天就有近十万人前来朝拜。甚至有的南朝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前来洛阳朝拜。从此,北魏崇信佛教的人数剧增,仅僧尼就从十多万人迅速达到二百多万人,寺院从不足八千增到三万多座,使得崇敬佛教的南方梁朝皇帝自叹望尘莫及。随着永宁寺的兴起,在极短时间内,仅洛阳城内城外竟先后建起四十八座大型寺院,全国各地更是佛教盛行。许多西域和南方的僧尼因此纷纷投向北魏来寻造化,仅从西域来的僧人就达三千多人。 北魏,尤其是胡太后时期,崇信佛教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格的。当时的文人杨衒之写出了《洛阳伽兰记》一书,其中“伽兰”是梵语中佛庙。寺院的意思。书中共有五卷,详细记录了当时北魏和洛阳寺院及佛教盛行的情况,第五卷中主要是写宋云和慧生等人西天取经的事。这本书,给后人留下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最宏大时期的可靠考证资料。 ****** 自从上次查处汝南王元悦等人铸造假币以后,各地在市场上流通的假钱现象,得以控制,市场经济也大大好转。朝庭发下了告示,号召各地官府支持商人,不得刁难经商者,给商人各项方便。使得全国经商贸易活动发展极快,洛阳的许多官宦的家也参预了经商,有人从西域进些国中稀有的货物拿到市场上卖,很挣钱。有些南方商人也来洛阳市场做买卖,他们的香蕉。荔枝。波萝等水果也比较好卖。 洛阳城的西区专门设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市场,朝庭配备了专门的市场管理官员和税收官员。市场内设有钟楼和鼓楼,开市鸣钟,关市敲鼓,管理得井然有序。市场内,吃。穿。用品,牛马牲畜。绫纙绸缎。金银饰品。碧玉钻戒。翡翠牙钗。锦绣织物。东参西藥。瓷漆器具。竹木制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在城南区设有很多豪华的贸易馆舍,外来的客商可按自己的需要租用不同档次的客栈。这里分布的房舍规划有序,排列整齐,街道成网,树木成排,花草成坛,车水马龙。洛河两侧清水掩映,红墙绿丛十分秀美。洛阳东区是各类学馆。学府。乐房。礼仪厅堂。以金墉宫为主向东展开,属于文化区,有些官宦人家也住在这里。洛阳北区多是散居的市民百姓,也是巷道分明。房舍整齐。花草相配。京城中,人口最多时,曾达到二十五六万人。 熙平三年公元518年,崔光上表:“以石刻传世,留作经表,是自汉朝以来就盛行的,多年来因战乱人祸,使得过去的石刻碑记破损残缺,现在我想派一个国子博士来修补一下,请陛下批准。” 胡太后诏曰:“这是学者之根源,不朽之永格,一切都按卿所说的那样去办。不但国中旧有石碑要修整,还要再雕刻一些新的石碑,龙门石窟正在雕刻阶段,那里的碑刻工程也要十分地注意。” 这时龙门石窟的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为表示重视,胡太后经常带领众官员前往龙门石窟视察。这个原先的荒山野岭已经变成了石雕的佛国,石窟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佛像姿态各异,周围石壁刻满浮雕。最高的佛像有三五十丈高,最小的才几寸长。人物形象和姿态。衣饰各个鲜明,较北都平城云岗石窟中的人物造型相比,龙门的更加美妙。丰满。多姿。人物形象都是高鼻。长目。厚唇,面目圆润,双肩宽阔,体态端庄大方,雕刻线条流畅自然。 其中的一幅《礼佛图》中雕刻着胡太后带领众人朝拜佛堂的形象,十分秀美。 进入石窟,仿佛走进天宫,使人飘然欲仙。 胡太后看过之后,觉得石象雕刻得还不错,只是碑刻尚未开展,已经雕刻的几个碑文的文字都不令人满意。其中的字迹不成体系,非楷。非篆。非行。非隶。非草,让人看着不舒服。 找来胡国珍等官员和雕刻匠人问了一番后,胡太后说:“碑文留传千古,明喻后人,字体必须鲜明有体。像现在这个样子岂不遗后人笑柄?” 胡国珍说:“佛窟石刻应以端庄为主,不宜用草书。篆书。行书;隶书虽然字迹工整,缺少苍劲;本想应用楷书,可雕出的字迹太单薄。况且石刻工艺不同于纸上写字,抑扬顿挫。笔锋显示。布局留连等等都不易雕得出来,即使硬雕下去,也不能表现分明,所以效果不佳。” 太后说:“书法之说实在太大,比如:王羲之乃书法大师,他吸收了前人精华,独创一体,笔锋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沉如转石,气吞万里。一般平常之人,是难以轻易地理出字中神韵的。像我们这些人,如何能筹划好佛窟的字迹?所以说,不要随意摸仿他人笔体,不可弄得画虎类犬。” 元怿上前奏道:“历来石碑书法,行草隶楷四不象,云岗石窟就是没有一个好的书法。以臣之见,可否找些书法家来共同研究一下?” 太后说:“龙门石窟不同其它,将是我朝开创大业的里程碑。碑文记载的都是佛家和国家的大业,所用字体不能随意了事,不要生硬仿照他人笔迹。要有龙门石窟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综合其它所有字体的优点,创造一种适合石雕的笔体,作为石窟的专用碑文笔体。使后人见到石碑和石雕,就像见到我大魏天朝一样。” 元怿拱手说道:“这样最好。把这件事交给臣下办理吧,臣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 朝中一干众人随着胡太后视察完龙门石窟后,北返回宫。正在行车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