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月含烟3 (第4/4页)
儿来说,无疑是一个离开福窝,进入天牢不能再回家的坏消息。一时间,全家上下顿感惊慌,胡国珍谢过龙恩,接过圣旨,召唤管家和人役盛情款待了众位钦差宫人之后,便急忙奔入内室与夫人和女儿商量说:“皇上宣女儿进宫,封为充华之职,不过是个宫中差役。皇宫之中嫔妃众多,美女如云,充华之上还有三四个级别才是嫔妃,不要说难于见到皇上,就是见一次皇后和贵嫔都是极难的。女儿进入宫中,必定难有出头之日。” 皇甫氏说:“凭着咱们的家世,凭女儿的才华和容貌,为何只封个充华?这样小看我们,一旦进宫,还能对女儿有利吗?” 胡国珍急着说:“宫中的品位级别,还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北国不像人家南方国家,女子进了皇宫便是一步登天,再不愁荣华富贵。咱们这里,女子进宫愁事无限,一是须一级一等地熬着;上面嫔御众多,今生难以见到皇上。二是见到皇上怕生皇子,生了皇子怕封为太子,太子之母不是皇后者必须去死,这是我朝传统。三是进了皇宫就再也出不得皇宫,从此再不能见家人面了。唉!” 皇甫氏心痛得流出了眼泪,搂过身边的女儿说:“这可如何是好哇?” 胡国珍说:“众臣皆知,宫中皇后专权,嫔妃都不得靠近皇上。听说近日皇上又新封一位高贵嫔,都是得宠之人,两个正相争不下。宫中女眷尚且惶惶终日,不敢安生,将来女儿进宫如何立足?” 小姐也哭泣道:“自古宫闱女人皆无幸福可言,一旦入宫,如离世间,孩儿宁愿永不出嫁,也不进宫。” 皇甫氏咳嗽了一阵之后说:“可否与钦差说说,不去宫中?” 胡国珍叹气连声,说不出话来。 皇甫氏埋怨道:“你这老儿,何不拼着性命进宫去求皇上开恩,让皇上收回成命,免去女儿封号。” 胡国珍束手无策,口中叨咕道:“这是费话,这是费话…。” 三人相坐对泣,直到深夜也没有主意。 末了还是当女儿的抹了抹眼泪说:“孩儿之事让二老如此cao心,女儿实在与心不忍。皇上金口玉牙,谁能改变?现在事已至此,我不入宫,全家岂有活路!对女儿来说,只要二老安康,女儿死也无憾,何况是进入宫中?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请你们不要再愁了,孩儿明日跟着钦差进宫就是了。也许,万一能拼个出身,也就算是光宗耀祖了。”说完又抽抽嗒嗒地哭了起来。 皇甫氏喘息着。哭道:“话是这么说,但自古以来宫中女人无数,有几个能拼出个好结果来?只是苦了我的孩儿了。” 胡国珍说:“咱们边庭外臣不像人家朝庭重臣的女儿,进宫之后没有个依靠,是不可能立得住脚的。女儿若是能列入嫔妃行列?也就不愁今日了。” 一家三囗对坐无语,整宿未睡。翌日晨,还没等他们梳洗完毕,宫中钦差便催促胡充华早早起程。并把从京城带来的马车停在大门囗,那个宫廷驭夫把马鞭甩得叭叭直响。胡家上下急忙准备女儿进京事宜,忙个不亦乐乎。 皇甫氏不放心女儿单独进京,必要亲自送到京城。胡国珍因公务在身不可能送女儿进京,本来希望妻子陪女儿走一趟,可一看她那身体情况便劝说她:“你现在病得这个样子,自己还顾不得,怎么去送女儿?若万一有个差错反倒成了女儿的累赘,还是不去的好。” 无奈皇甫氏决心已定,断然说:“我自己的病我知道,是天下女人常见的病,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女儿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了。我必须去京城看着女儿进宫才放得下心来,不然,我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胡国珍百劝无效,也只好由她。因放心不下,又派了两名男随和两名女眷跟随皇甫氏一同进京。胡充华本不想让母亲劳累,可又舍不得与母亲分离,从心中说还是想让母亲送她,希望能一直到最后的进宫时刻再与母亲分离才最好。 临别时,胡充华跪在地上,对着父亲咽噎不能发音,双眼早被泪水糊住,抬手举目拂去珠泪,左顾右盼不愿上车,好半晌才半噎半抽地说:“父母养儿一十七载,今日进京入宫,再难相见。请父母千万保重,莫以女儿为念。但愿常有家中书信,便是见字如面了。” 又向着弟妹两人说:“jiejie不能和你们一起在家伺候父母,是jiejie不孝。只能求你们替我多多孝敬老人,也算为我尽一份心意了。我在宫中会天天为你们祈祷,祝你们福禄无疆,身体安康。” 全家人围着她,泪水相伴,频频点头。道不完的离别情意只能噎在心头,拉拉扯扯,难舍难分,最后还得洒泪相别。 胡充华上车前,又回身流着泪说:“还有一事麻烦爹爹。” 胡国珍连连点头说:“尽管说来,爹爹一定办好。” 胡充华低下头道:“前些时,因女儿贪玩晚归,祸及郑俨。此人一向小心,本无过错,还情父亲原谅他,召回家来。他的武艺高强,早晚必定有用。” 胡国珍点头说:“这也正是我自己的心思,女儿尽管放心地走好了,我会妥善安排的。” 母女二人在众人劝说下,委委曲曲地上了各自的马车。胡充华身在皇家马车之中,把头伸出车外,流不尽的眼泪,说不尽的心里话… 留恋只能放在心里,最终还是要登车东去京师洛阳城。从此,她不再属于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踏上了永远不能再回家乡的人生旅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