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凤翔三国_第一百零三章生死之乱世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生死之乱世风云--- (第3/3页)

周瑜赶紧着说:“你慢点,别噎着。”孙策却是回头流泪了。

    等大家收拾完,方讨论南下的路线。我不知道广陵那边的情况的,虽然猜到高顺他们会袭击吴军北上增援的部队,也没有想到战况竟然是如此一边倒的情况。听了周瑜的叙述,孙策心中悲痛,我却想到我们目前的处境:“公瑾,按你的说法,那边应该沿途有曹军的眼线了?我的大意,让盱眙和成德的曹军都集中在我和伯符休息的那个村庄附近的百里之处,而河那边也肯定是很注意南下的人了,看来,河的这边反而是安全之地,我们只有在这边沿河南下了。”周瑜点头:“不错,我们从广陵来的一路上都是夜行昼伏的,怕惊动了敌人。现在看来,这边的警戒还松些,只有从这边南下,到了河口附近再过河,看能不能与大军汇合。”

    有了这百多人,再想到这里已经是寿春管辖范围的边境了,危险性小了很多,我们也恢复成在白天赶路,夜晚休息了。只是,孙策只能被抬着走,为了他的伤势稳定下来,我还建议走的慢点,这影响了我们南下的速度。两天后,凌cao带着人也找上了我们,当然,那个尾巴也跟上了我们,而我们都一无所知。所以,在大家还沉浸在汇合的喜悦中的时候,危险也降临了。

    那个尾巴原来想独自立大功的,没有想到他是找到孙策了,可对方的人数却不是他能够对付的了得,还不要说对方还有大将,所以,他也当机立断,让两个兄弟迅速向最近的城池长官汇报情况,他带着几个弟兄远远跟了下来。等周瑜的人发现有人跟踪的时候,又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当时,我们正准备过河东渡。虽然很快把这个抢功的尾巴给解决了(我也不想,可是,他们不能留的,就怪他们命不好吧),我们也明白行踪暴露了,曹军会很快找过来的,说不定,河对岸已经准备好口袋让我们钻了。

    在考虑了半天后,我终于下了决心,叫过周瑜:“公瑾,现在情况不妙,我想到一个主意,我们大家可以安全脱险。”周瑜马上问:“什么办法?”我一咬牙:“你跟凌、朱两位将军和大部分人马,带着伯符继续沿河而下,到入江口那边过河;我带剩下的人,向历阳行动,装出从那边过江回曲阿的样子。你们把路上的痕迹抹了,我们这边则故意留下他(那个尾巴)作的暗记,把追兵引开。”周瑜一愣,马上说:“方法很好,不过,你们跟伯符走,我带人去历阳。”我故意撇嘴:“算了吧,别逞英雄了,现在,保证伯符和你们几个重要人物的性命才是最主要的。我一个商人,有什么关系?就是被人追上了,只要队伍中没有你们,我可以说我们是一个商队,你能行吗?还有,这边的地形,你有我熟?再说,就是跑,我的小白也快的多呀!”周瑜无语。

    孙策一听这个主意,却是坚决反对。但在我的坚持下,众人的下(周瑜一句话不说,孙策还是比我重要呀),这个方案还是通过了,我带三十人向历阳,剩下的继续南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诱饵的危险性,能不能跑的掉,不是我说说那么简单的。不过,为了孙策他们能够安全返回,这个险又必须让人来承担。这些人里,我承担的理由最充分,当然不是我说的理由,而是: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是东吴的人,而周瑜、朱治、凌cao都比我重要。我就是明白这一点,才主动提出要担任这个任务的。孙策和周瑜他们是又感动又难受,尤其是孙策,拉着我的手一直不肯放,我只好安慰他:“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逃命的本事,这点小事能难倒我?放心啦,我会让人给你带好消息的,自己快点回去把伤养好,等下次我来了,你好陪我喝酒的。”孙策咬牙转头不再看我了。

    分开前,我把周瑜叫到一边:“公瑾,你知道的,把伯符留在丹徒,养好了伤再回去。千万要注意那个人呀!”周瑜脸色沉重地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你放心好了,我会亲自照料伯符的,就像在曲阿一样。”我把开好的药方给他:“就用我的药方吧,别人的不要用。小心些无大错。”周瑜点头:“你也要当心呀!见势不好,赶快跑,明白吗?我们这里人多,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你不要为了引开敌人,而拖延逃跑的时间。”我故意轻笑:“放心吧,要说逃跑的本事,你们谁比的上我?再说,这里的追兵没有我的脑子好用,能斗的过我?”周瑜苦笑:“子云,对不起,我…”他心里不好受了。我耸耸肩:“说什么呢?为了你和伯符,我才愿意冒这个险的,我们两个换位,你也会这样做,不是吗?我们是朋友也。”周瑜含泪:“不,子云,我们不再是一般的朋友了,我们是兄弟,是生死之交。”我的脸红了。

    其实,我提出这个主意有自己的打算的。从出兵广陵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官渡打得热闹着呢,我老在这边怎么行?如果真跟孙策他们过江,不等到孙策伤好,我跑的了才怪,那时间就耽搁多了,官渡那边还有好多事情等我去做。所以,我这样做,一是帮孙策他们安全回去;二也是我的脱身之计呀!相比孙策和周瑜的真心,我真是羞愧万分的。不敢再多说什么,我告别他们,连头都不敢回,生怕再看到孙策和周瑜那眼中真切的目光,匆匆离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