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沉浮_第三十六章一年丰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一年丰收 (第2/3页)

对许大山的处理意见,但许大山在材料上都列出了证据,这些事情也足够让这些人撤职,更何况即使他老刘反对也没有效。

    柳易也默认了许大山的处理意见,这些被处罚的人里,她的人很少,只有要进行两个诫勉谈话写检讨的人。

    其实这次处罚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撤职查办的6个人是从严处理,其他的人处理都不算严厉,最多也就是罚款、扣奖金、口头警告、诫勉谈话、写检讨、限期整改这些,并不伤筋动骨。

    但就是这6个撤职查办的人,吓着了全县的干部。

    南湖县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局长、乡长被撤职查办了,当然被纪委双规的这种情况除外。

    “除了精神奖励外,更要加大物质奖励。”楚平在8名先进个人的奖励问题上,提出要给于更多的物质奖励,说完这话,楚平朝邱达坤说“这次撤职查办6人留下的位置中,要优先考虑他们8人,对于符合干部提拔条件的人,要坚决加以提拔任用。”

    邱达坤连忙将楚平的话记录下来。

    “对于不符合提拔任用的人,要在物质上给于奖励。”楚平朝夏民说“夏主任,会后你去查查,这些人中哪些人家庭条件困难,存在住房困难等这些困难的,一定要优先考虑帮他们解决。”

    一个星期后,借助建党节要到来,南湖县委县政府举办了隆重的县先进表彰大会。

    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了表彰。

    受表彰的人中,有5人得到了提拔任用。有7人解决了住房困难,有4人子女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从这严惩违纪违法官员,到重奖提拔先进个人,楚平向南湖县广大干部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谁老老实实的干工作、干事业,谁一心一意的干工作、干事业,谁能干成事业干成工作,县委县政府都清楚,县委县政府绝不会亏待他们。

    就这半年时间,南湖县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风气得到了彻底的转变,无论是两个基地建设工作,还是招商引资和各种商贸批市场建设工作,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到年底十二月份。

    南湖县1995年相关统计数据初步出来了,预计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o多亿元,财政总收入多万元。全县建设各种市场12个。全县各类存款余额突破1o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8o亿元。粮食总产3。4亿公斤,蔬菜总产1o亿公斤。全县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45oo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oo元。

    和去年的数据对比,1995年南湖县在受到台风灾害后,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3o的涨幅,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的涨幅。纵向和去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南湖县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中,可以排入前十,财政收入也能排入前十。和全国百强县(市)相比较,和第位去年的数据相当。

    “楚平 ,好小子。”周宪国看了楚平送去的预计报表后,由衷的表扬了一句。

    “还不是托领导的福,周市长和诸葛县长当年在南湖打下了基层。”楚平当然不会将功劳全部放到自己身上来“我这是捡现成的落地杨梅。”

    “老夏,我和诸葛却是打了一定的基础。”周宪国也如实的说“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这两年来你这蔬菜种植和兴建贸易市场,这才是南湖县取得如此大成绩的关键。”

    楚平笑了笑。

    “走,你这喜讯让老谭看看。”不知道为啥,周宪国和谭千秋的关系密切了很多,楚平猜测有可能是因为黄林木落选的事情,让江南周家对南州市委市政府,特别是谭千秋很不满意,这才让谭千秋不得不小心又小心。

    楚平跟在周宪国身后,来到谭千秋的办公室。

    “谭老板,给你送喜报了。”周宪国一进门就找谭千秋扬着手中的材料说。

    “什么喜报,小楚高升了?”谭千秋知道楚平在省里有些关系,笑着打趣说“要高升也是你周市长先啊。”

    “你看看这些数据。”周宪国将南湖县的报表递给谭千秋。

    “好,好,楚平,不错,不错。”谭千秋这些日子正头疼呢,年底了又到了领导们搓麻将的时候,黄林木在南湖县落选,周副书记很是不爽,多次开会批评南州市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谭千秋还听说周家少爷周强有可能从到南州来当市委副书记。

    周强要来南州当市委副书记,这南州的局势就要大变天了,那他和周宪国两人肯定也有一个人要动了。周副书记是不可能允许周强到南州来不掌权实权的。

    这些日子,谭千秋正想办法向省委,特别是省委丁书记、钱省长证明,南州市委、市政府班子是一个团结的班子,是一个有战斗力、有威信,想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班子。

    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一直没太有说服力的东西,现在楚平这份喜讯还真有些作用,而且关键是这小子在省里关系不一般。

    虽有一个星期,南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到南湖县来调研,也充分肯定了南湖县委县政府的成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