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 (第2/3页)
《越南高级代表团结束访华回国》 《中越联合公报》是指导员这个剪报信封中的最后一张。赵林重新看了一遍,把这些剪报整好,塞入信封,还给指导员。他说你剪这些干什么?指导员说资料嘛,赵林便退回床边,躺到床上,不好再问啥。屋子里立刻又陷入静默,如同他们突然想起他们几天彼此不语,这阵莫名奇妙为了剪报说话不值得,赶快把自己抽退到沉默的水中泡起来。 无活。 灯光雪亮。 屋里没一丝响动。小门严关着,门外的声响挤进一星半点,很快淹没在屋里的静寞中。指导员和往日一样盯着墙上的裂缝看。连长赵林侧身瞅着水泥地。他跪在团长面前时,曾用膝盖拧死了一只蚂蚁,眼下他很悔,要不拧死他可以盯着蚂蚁着,可以瞅着蚂蚁夹些啥儿,朝着那儿爬。蚂蚁跑远了,可以用什么把他挡回来。他很想在地上再找一只黑蚂蚁,眼珠瞅酸了,目光呆得如木条却一只蚂蚁没找到。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看剪贴,也不知他看的是哪一张,模样如那张剪贴中隐含了什么密码,他死心要从那文字中把密码破译开。 连长不找蚂蚁了。他拿起被指导员剪了一块的半张报纸看,同指导员看得一样有滋味。伊拉克的国防部长被总统萨达姆解职了,可达国防部长却是萨达姆的女婿,在两个星期前,萨达姆还向这位女婿授荣誉勋章,亲手将闪发着灿烂金光的奖章挂在女婿的胸上。整个伊拉克人都认为这位女婿,这位危难之时受誉的国防部长是萨达姆无疑问的接班人,可半个月不到,他却又被岳父解了职。有意思,真的有意思。想必伊拉克的军队眼下乱得如厕所的蛆,谁都想朝上爬,可那便池又高又滑,谁都爬不上,谁都得滑下去,于是就堆在池中你争我夺,蠕蠕乱动。他又想起小学语文老师说的谜语:四四方一座城,那里驻了一万兵——大家说是什么?是蛆!全班哄堂大笑。赵林想起来就想笑。他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张国际时事报,总要想到这谜语,想到四四方方一座城,那里住了一万兵… 熄灯号响了。 仿佛既然通话了,就没必要这么隔着不讲话,指导员听了熄灯号,把剪报收起压在枕头下。 “你还看吗?” “熄掉吧。” 指导员拉了开关,小屋里一团死黑,响起二人摸黑的解扣脱衣声。接下,各自躺倒在床,屋里又复宁静。窗外的朦胧夜色,静默消息渗进来。屋里开始晃动着微弱光亮,彼此能看见对方的床,如搁浅在夜里的船。淡暗的夜色,则如退向远处的无边的海。风没了,波狼消失了,星光月光都溶在一团模糊的海面上,白日显见的礁岛,也在夜色中溶入静平的水里。没有海鸟的夜叫,没有海味的腥藻,没有白日光亮,也没有日光下耀眼的颜色。剩下的只是柔和的宁静。时间象浸泡他们的朦胧的月夜,静静地从窗里流来,从他俩的床上浮浮一过,又静静从门缝流失。在这安祥的宁静中,人如漂浮一般放松,也如漂浮一样难耐,就终于有了流水一样自然的话语。 连长说:“闹不明白,我们和越南又好了。” 指导员说:“我总失眠,睡不着。” 连长说:“你前天夜里,昨天夜里说梦话。” 指导员说:“我迷迷糊糊,又好像睡着了。” 连长说:“你梦话说得很清楚。” 指导员问:“说了啥?” 连长说:“你唤你们老排长的名字。” 指导员说:“我睡着总梦见他脑壳血淋淋地扣在我头上,弄得我睡着就盗汗。” 连长问:“他死了十几年?” 指导员说:“十二年。” 连长说:“那一发炮弹,太惨了…” 指导员说:“真是,太惨了。” 连长说:“现在我们和越南又好了。” 指导员说:“杜梅和武文杰在北京访问了五天。” 连长说:“签了联合公报。我在厕所读到时吓一跳。” 指导员说:“公报总共十一条。” 连长说:“好了闹,闹了打,打了好,好了再闹,闹了再打,打了再好…弄不明白。” 指导员说:“昨夭打仗就是为了今天和好嘛。” 连长说:“想开了也是。” 指导员说:“老赵,你们排那次就伤你一个?” 连长说。“弹片还在腰上,刮风下雨就痛。” 指导员说:“十二年了还疼?” 连长说:“还痛。” 指导员说:“还痛你还不申请一个残废军人证。” 连长说:“残废军人转业单位都找不到。” 指导员说:“倒是。我见过我们县转业的残废军人,闲得无聊,不是喝酒,就是骂街。” 连长说:“其实你的伤不重。” 指导员说。“子弹穿了两个洞,落四个疤。” 连长间:“说真的老高,你剪那些报纸干啥用?” 指导员说:“你怎么总问这…资料嘛。” 连长说:“屁资料,总让人想起过去的事。” 指导员说:“我搞政工,得有资料。” 连长问:“你对中越和好啥看法?” 指导员说:“挺好的。你有啥看法?” 连长说:“我也觉得挺好的。咱们管不了国家的事,好有好的理,打有打的理。” 指导员说:“咱俩连一个连队都管不好。” 连长说:“奶奶,夏日落的案子查到了哪一步?不能总把咱俩吊到这。” 指导员说:“查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