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混初唐_第140章恨能维持这么长时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恨能维持这么长时间 (第2/3页)

    王玄策躬身深施一礼道“在下拜谢麦大人的收留、赏识”

    …木人。帝王系生去梳洗更衣。”蔫仲肥站起身对门。

    等卫兵带着王玄策走向后院后。麦仲肥背着手看着王玄策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我这里还真是严垂缺乏管理人才呢!”

    贞观十六年的大唐有几件大事不得不说。在吐蕃派使臣入唐第一百二十五次请求赐婚后,太宗皇帝终于同意了吐蕃的请求。首先太宗皇帝收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为养女赐封文成公主,并且答应了吐番大相禄东赞的和亲请求,送文成公主入吐番和亲。吐番大相禄东赞在与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商谈陪嫁时,特意提出多带各种工匠。而已经和太宗皇帝商量好的李道宗频频点头笑而不语。

    春二月,排的老长的送亲队伍辞别长安起行,向吐番而去。这时候禄东赞才看到了赔送的成员。无数的身穿大红袈裟的和尚敲着木鱼,大量的儒生探讨着孔孟之道。大量的泥瓦匠、画匠默默地跟着队伍。成批的厨子探讨着烹饪的诀窍。夹杂在队伍里的无数裁缝则是看着整车整车的彩缎面显喜色。排出老长的牛车、马车上装着大量的钱帛,美酒、茶叶、麻将等奢侈娱乐用品。而禄东赞最希望看到的铁匠、木匠、锻造师、铸造师、有经验的老农等等一个都没有。

    禄东赞急忙找到江夏王问道“王爷,怎么没有看到有铁匠、木匠、锻造师、铸造师、有经验的老农这些工匠啊?”

    江夏王面带苦笑一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表情答道“大相啊!这些人咱大唐也不是很多呢。如今北疆战事已经结束北疆涵待恢复,陛下又要去封禅沿途的逢迎招待需要解决、南疆大量闲置农田需要开发,洛阳行宫破败不堪需要修缮等等,这些都需要这些工匠人等来完成,即使是队伍里的这些人也都是有活计有任务的,只是因为陛下很重视大唐和吐蕃的情谊,这才咬牙抽调出来算是公主的陪嫁跟随大相回吐蕃啊!今后大唐吐蕃是一家,如果赞普需要其他的工匠,尽可以派人来学习。我大唐一定会倾力相授的。”

    禄东赞那里肯信这些鬼话,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便道“既,然王爷如此说,那禄东赞也无话可说。但我吐蕃实在需要这样的工匠,这次回去后,禄东赞一定禀告赞普多派人手来大唐学习。”

    “好说,好说!”江夏王一脸假笑地回答。心里话:陛下早就算到你们还会再派人来,等你们来人,会专门给你们成立个,学馆教授你们一些过时、落伍的技术,咱大唐可是说话算数的礼仪(利益?)之邦。

    送亲的队伍一直走了三个月才到拍海(在今青海玛多县),松赞干布亲迎于拍海,穿起唐朝所增的附马吉服执子婿之礼偈见道宗,然后与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

    为了让文成公主的生活如同在长安一样舒适、愉快,让后人不忘这一历史事件,松赞干布在首府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式样和风格,于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取名首尔城,但文成公主嫌首尔这名实在难听,听着有首鼠两端的嫌疑,又改名叫汉城。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由于文成公主的平易近人和渊博的文学底蕴,再加上赔送的儒生推动下,吐蕃汉学之风日盛。而大量佛门弟子的前来,更是对当地的苯教形成了严重冲击。随之而来的泥瓦匠大修寺庙,又间接的吸引中原的和尚前来传教敛财。汉学和佛学成为吐蕃的主流。画匠在融合了当地的风情后创出了一套独特的宗教卷轴画和技法,被后世称为“唐卡”技法。厨子和裁缝成为大贵族家里的贵客,一些雪山上珍贵的动物成为了厨刀下的冤魂,rou身则进入了大贵族的胃囊。各种珍惜皮毛在裁缝的手下与丝绸完美结合,形成了最新款的时装一直引领着西亚的时尚潮流。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文成公主一直备受礼遇并深得吐蕃人民的爱戴,一直到公元六八0年病故后,她的事迹还一直被西藏各族人民所传颂。

    而吐谷浑在沉寂了多年后,再次蠢蠢欲动。吐谷浑经过大乱分裂后,朝政基本掌控在大仆射(承相)宣王手里。而这个宣王却和吐蕃的内相赤桑扬顿交好,希望能够投靠吐蕃。

    四月宣王以祭山神为名,准备袭击唐弘化公主,挟持弘化公主的丈夫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诺葛钵降吐蕃,当诺葛钵得知宣王的阴谋之后,即携弘化公主奔都善城,部州刺史杜凤祥与吐谷浑威信王合军出兵击破宣王,宣王看不能俘获诺葛钵后自己带着家人和一万部从前去投靠吐蕃。

    正在部善州做军事访问的解州副都督席君买,也带着自己的一百二十名护卫参与此次征剿。宣王的部队被杜凤祥与威信王击破后,带着自己的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