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京城风云2 (第2/3页)
为进谏不力,均免官为庶人。其他一干人等全部赦免 刁詹事千志中勇于讲言,特此慰劳。技干承基因告客,删,被任命为府兵系统中的一个中级军官,封爵为县公。 侯君集跟随自己那么多年,太宗对他的感情非同一般,纵然他以谋反被诛,可仍是多年的君臣,一朝竟要天人永诀,怎能不伤怀。太宗此刻深深体会到作为帝王诛杀功臣的无奈与心酸。太宗皇帝特意去看望侯君集。太宗皇帝对伏于地的侯君集讲:“与公永别了,从今而后,以君之故,我不忍复上凌烟阁!”言毕,太宗皇帝喘嘘泣下,痛哭不止。君集也自投于地,泣不能起。 太寄皇帝擦干泪水又问“公还有何言以告联?” 君集拜伏言涕道“君集怎能真反呢,大唐是我等追随陛下开拓出来的,都是联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高昌国以及与李靖一起灭的吐谷浑),还是有微功可陈。请陛下留下我一个儿子活着以守祭祀。” 太宗皇帝点头后离去。次日侯君集等被斩于四达通衢。特诏原其妻及一子,徒于岭南。 太子既然被废,重立太子就成为重中之重。太宗皇帝还是倾向于李泰。而长孙无忌等老臣却不希望这个靠玩手段得宠的李泰当太子。 提出了太宗皇帝的另一个儿子,晋王李治。双方争执不下,太宗皇帝忿而退,回到明德宫中,太宗皇帝招魏王泰进宫,看着这个令自己十分喜爱的儿子。太宗皇帝缓缓说道 “想来你也听说了,近日朝廷内列,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联是有些心力交瘁。” “儿臣很想为父皇分忧,又担心自己能力不济。” “朝堂之中的事,没那么简单。”太宗自然明白魏王话中的意思。 魏王听了,投到太宗怀中,说:“有父皇这话,儿臣觉得像重生了一样,今日仿佛才真正成了陛下的儿子。儿臣不会让父皇为难的。儿臣有一个儿子,身死之日,当为父皇杀之,传位晋王。” 太宗闻得此话,甚是怜惜魏王,摸了摸他,说:“难得你有这份儿心啊,联明日再与群臣商议。” 两自后太宗皇帝在廷议中说道“前日青雀在联怀中说,愿意死后杀掉儿子,将皇位传给晋王。这孩子还真是善解人意。”太宗把昨天的事说了出来,表示其实晋王将来也是可以做皇帝的。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互相看了一眼,褚遂良站出来说:“陛下此言差矣!请您仔细想想魏王的话,不要铸下大错。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据有天下,肯杀子传于晋王,这怎么可能呢?此非人之常情。陛下当日立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才导致了今天的大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日若打算立魏王,请先处理好晋王,这才能永保安全。” 太宗听得此言,觉得褚遂良说的有道理。李泰之话确实有悖人之常情,换成自己,又怎么肯这样做呢,心中对魏王有些许失望。同时,他还真的担心,魏王与晋王如当初承乾与魏王一样,争得你死我活,自己可再也承受不起这样大的变故了。虽然作为一国之君,但却连儿子的性命也不能完全保证,想到此处,太宗不觉流下泪来,喃喃地说:“我还是做不到啊!”站起来回宫去了。 众人都还留在原地,长孙无忌仍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房玄龄、李劫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太宗皇帝在回寝宫的路上遇到李治忧心仲仲地低头疾走,就问他“这是为何?”李治哭着把哥哥李泰刚才对自己说的话告诉了太宗皇帝。原来李泰风闻此事后,就对弟弟晋王李治说:“尔善元昌,得无及乎?”所以李治十分害怕,到此时太宗皇帝才恍然大悟。 回到寝宫久久不能安眠的太宗皇帝,不由得又想起长孙皇后来。“一母三兄弟,如今闹到这步田地,观音婢,你让联如何处置啊!”靠在床边低声呼唤着自己已逝的爱妻,这个纵。横开阖,睥睨天下的太宗皇帝忍不住老泪纵横。 第二日一早,太宗皇帝决定去看看废太子承乾。想知道为什么他会如此作为。 囚禁李承乾的地方十分冷僻,太简陋了,与东宫真是有天壤之别。阴暗的房间里,李承乾象块木头一样坐着。 李承乾见到太宗皇帝,眼泪就止不住掉下来“儿没有想到父皇还会来这里,儿参见父皇!” 太宗皇帝也十分伤感:“哎!你呀,怎可如此浮躁、狂悖。” “父皇指责的是,但儿臣也有委屈。本来儿臣已经是太子。夫复何求?可是魏王觊觎储位,儿臣最初也是为了自保,谁料到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才闯了大祸。如果现在父皇要立魏王当太子,那正好合了他的意,落到他的圈套里。”李承乾恨死李泰了,我落不下好。你也休想如愿。 太宗皇帝没有答话,看着李承乾,心想暗想“承乾与泰儿结冤这么深,如若真的立了泰儿,那承乾的性命不保啊!”他已经开始考虑立李泰以后的后果了。 回去后太宗皇帝被这件事情折腾得寝食难安,其他事情什么都进行不下去了。 而褚遂良也正在长孙无忌那里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