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重置高句丽 (第2/3页)
大唐交过兵那七千老弱和偻国兵此时正在俘虏营里劳动叭二池根本不知道大唐的战斗力和唐军已经装备有火器的鼎毖荡泉盖苏文为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告诉他。就在扶余义慈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几天里,苍依伎回来了。 苍依佼把太宗皇帝的原话告诉了扶余义慈,并劝说扶余义慈道“大皇帝陛下确实是个,仁盛之君,我们真不应该听信小人之言,与大皇帝陛下开兵见仗。唐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我们能抵挡的。何况他们还有秘密武器,会发火、会爆炸。中者立毙!以末将看王上犯不着为了高藏和泉盖苏文得罪强盛的大唐 扶余义慈听了苍依佐复述的战场情况,才了解唐军只用了五千人就把自己的三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后,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苍依佐为特使拿着自己的手令去把高藏和泉盖苏文抓起来,送给大皇帝陛下。还特意修书一封。说明自己是被jianian佞盅惑。才贸然犯下如此错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主动提议把自己与高句丽两国一起占领的新罗国沿海一线让出来。便于新罗国去大唐纳贡等等。其实扶余义慈主动让出沿海一线还是想离大唐远点,他这一让百济彻底隔绝了大唐的陆上威胁。大唐如果想进攻百济。只能借道新罗或走水路来攻取。 苍依佼押解着高藏和泉盖苏文带着扶余义慈的认错书来到高句丽王宫朝见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大悦命人重赏苍依佐。至此东征高句丽圆满画上句号。 而新罗听说此事后。赶紧派兵占领了百济退出来的土地。新罗国王金春秋这个,抠门的家伙却只派人送来了二十车粮草前来劳军,还找借口说国家连年征战,开销很大。为了答谢大皇帝陛下为新罗复仇,特送”厚礼”答谢! 看着这二十车粮草的厚礼。太宗帝哭笑不得。却也懒得和他计较。命人在闹市处斩了泉盖苏文。并为前高句丽王高建武在金刚山上修建了衣冠冢。 封高藏为怀庆郡王,大军班师时随御驾一起回京。将鸭绿江入海口的一个小村落命名安东县在此修筑军港。命左武侯中郎将苏定方带一万水军驻守。 于安市城设立东夷都护府任命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为东夷都护,总领鸭绿江以西所有辽东地域。迁徙辽、盖、店三州七万户入中原,发青、徐、幽、并四州十万户填充辽东。 另册封高思腮的孙子,三十四岁的高无忌为抚宣王,立为高句丽王。大唐与高句丽戈江鸭绿江而治。 高句丽国为鸭绿江以东的幕高句丽领土。鸭绿江以西重归大唐版图。高句丽从原来朝鲜半岛最大的国家变为最小的国家。而新罗却一跃成为半岛最大的国家。 太宗皇帝还听从了谏议大夫麦仲烈的建议,命游击将军薛仁贵带五千精兵驻守平壤城,保护高句丽抚宣王的人身安全。所有军需物资由高句丽国供给。新立的高句丽王高无忌自然没有异议,高句丽新败。自保都困难,他也怕新罗会报复高句丽; 无事可做的麦仲肥却在私底下开始了游说活动。首先和东夷都护程名振搭上了关系。通过程名振结识了武侯中郎将苏定方,并和他们探讨起海军的发展。这两人一个是前征东水军先锋,另一个是现任东部舰队司令;麦仲肥把后世的一些海军理念强行灌输给这二人,并提出了把子母膛火炮搬上海船的设想。 他这一套说辞令程名振和苏定方听的耳界大开,尤其是刚接手水军的苏定方更是听的如醉如痴。看到两人被自己忽悠的找不着北了。麦仲肥乘兴提笔发出后世风帆大航海时代的战舰样式”他知道辽东多的是原始森林,比他那找棵树都困难的漠南草原可阔气多了。但怎么造这样的战舰麦仲肥不知道,只能提供隐约还记在大脑里的这种风帆战舰的长宽高等数据。剩下的只能靠这两个人自己去研究解决了; 即使是只有个,草图,也另这两位看的心驰神往,如此巨大的战舰,如此威猛的炮火配置。想不称霸海上都难啊!程名振一边看着草图一边说道“昔,隋焰帝下江南所乘龙舟当可与此图战舰类似。老夫一定禀明陛下,找到那些造船的工匠。将这种造船工艺保留下来。” 这两人并没见过火炮攻城的情景,但火炮的威力已经在军中被传的神乎其神,对方仲肥所画的战舰上如此之多的炮孔很不以为然。苏定方就认为装这么多火炮纯属浪费。他认为一艘战舰上装一到两门火炮就完全可以胜任。 害的麦仲肥不得不再次给他们解说关于火炮的常识和目前火炮的弊端。这才让两人逐渐明白了原来火炮不是无所不能的,它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程名振照着麦仲肥画的示意图临摹了一张,揣进自尸,怀里,而麦仲肥那张被苏定方收起,两人声称,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