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再见柏松 (第2/2页)
利建设,说得好听,实际上是干活。这叫勤工俭学,高中学生干了成人干的活儿,名分有了,是高中生,实际上是初中毕业。 在水利工地上工作过,就自诩为工程师,叫余工,德志清楚,那后面的工,是工人的工,不是工程师的工,好多人不明白,还真以为余哥就是工程师,领导也以有了余工而感到骄傲。 在现阶段,工程师肯定吃香,毕竟现在做的就是水利项目,项目就是工程,项目比工程大,但是,这工程做好了,就是给项目脸上贴金,好歹有人喜欢这个,爱慕虚荣,可以争取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捐款人来捐赠。 大家弄明白后,决定再去松柏村。车费是公家报销,一次去三人,往返就是一百元。这个没办法。到村里后,没有人接待,自己还要自掏腰包,好吃饭、住宿。报销的时候又挺麻烦,要问来问去的,德志不喜欢这样,仿佛是对自己不信任。 车到了松柏村,德志就觉得有点熟悉了,可不知道到哪里下车,想来想去。还是到村委会下车比较好。这次来不是以私人身份造访,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 他们二位没有意见,虽说村委会一般不开门,可有时候也开门。今天就开了。看到温主任、邹主任和凌汉韶会计都在。他们在打扫走廊卫生。 他们三人一下来。把他们吓一跳。温主任走过来,手里拿着扫帚,邹主任也走过来。手里拿着抹布,温主任说:“欢迎你们,欢迎!” 这是客气话,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欢迎,这些人说话,说一千句,还不如来支书一句话,邹主任说:“这是我们迎接你们的方式,干干净净地来迎接你们回来。” 余哥说:“我们没说要走啊。” “你们前天走了,我们很担心。”凌汉韶说。 德志一看,凌汉韶背着背包出来,包已经磨破了皮,一看那包,就是人皮的,就是人造皮的,正在此时,来支书出现,他说:“哎,你们又来了?” 德志听了他这话,心里一沉,想马上就走。可是尹懋和余哥没有这个意思,尹懋说:“我们这次来是想继续走访调查。” “有啥好调查的?项目合同已经签了这么久,我们还没有开工,是不是有意见啊?”来支书问。 他们几个见来支书在问,就各自忙去了。 来支书没有邀请他们进入办公室坐,凌汉韶说:“来,来,请到办公室坐一坐。” 来支书眼睛瞟了凌汉韶一眼,说:“不坐了,先安排他们把行李放到旅馆吧,中午吃顿饭。” 来支书安排完毕,他就转身走了。 凌汉韶说:“好,我送你们去旅馆吧。” “不用,不用,我们知道地方,上次来过的。”尹懋说。 “不是那一家了,是这一家,上次你们住的不太好吧?”凌汉韶问。 “还行吧,怎么了?” “上次那个旅馆的老板娘有些讨人嫌,你们前脚走,她后脚就撵来,找我们村里要结账。村里当时没有现金,她不走,非要到钱不可。没办法,我才找别人借了钱给她,才把她打发走。”凌汉韶说。 “那她应该很感动吧?” “不感动,拿了钱扭头就走了。”凌汉韶说。 “真是的,至少应该说声谢谢吧!”尹懋说。 “没有,他老公骑摩托车撞了人,别人没有找他索赔,他还不说声‘谢谢’呢,反倒责怪被撞的人不长眼。” “竟有这样不讲道理的人?!”尹懋很惊讶,德志倒不觉得,这是正常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大家跟其他人打了招呼,然后到了另一家旅馆,就是上次吃饭的那家,吃饭在二楼,住宿在三楼。 店名就叫“松树岭”这个松树岭生意还不错,总是客满,店主以前是个长途汽车司机,有一帮开车的朋友,路上吃饭,都到他家来吃,久而久之,他就萌生了开酒店的想法,说干就干,人在旅途,离开了饭怎么能行?于是他就花钱,在公路边上修建了一栋房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啥都齐全了。 开业不久,他的朋友都来捧场,当然要给钱,他不肯收,他的朋友硬要给,不给钱,就不来了。他没办法,只好收下,从此开始了挖金之旅。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名气慢慢做大了。他的顾客越来越多,他的妻子就跟着师傅学做菜,到厨房当帮手,解决顾客想快点吃饭、马上赶路的问题,他的老婆年轻、漂亮又聪明能干,不久,就能掌勺、独当一面了。 后来,顾客减少,掌勺的大师傅就告退,他妻子就把大师傅的活儿捡了起来,减少了大师傅的开支,就算是收入,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