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第2/3页)
足足走了近三个小时还没走到。于是,两个人只好在车上聊起天来。许年生感叹地说,京城就是地方大,人多,车更多。这么宽的街道,比我们山里放羊放牛的路还挤。说到放羊,触动了尹凡心里的某根弦。尹凡问,你们村里,现在还有多少羊啊? 羊?许年生楞了一下:哦,哦,那个羊啊,现在全村只剩下5、6只了。 怎么?全宰了?尹凡大感扫兴,甚至觉得心头有些悲凉似的。 也没全宰。乡里说了,现在剩下这些羊,那都属于是样板羊了。样板羊谁也不能随便宰杀,为啥呢,因为怕万一有人要来参观,就像去年参观长坪乡黄家村那样。乡里领导说,全乡至少要能够凑齐100头羊才行。全乡一共二十个村,平均每个村保留的样板羊不得少于5头,哪个村要是不足5只羊,就得补足。少一头,就上交1000元钱,由乡里帮买回一头羊,少两头,就交2000元。 我听说当初号召养羊的时候,买一只种羊好像也要不了1000元啊? 乡里的意思谁不知道?就是要让大家不敢轻视,就像北方这边的人说的那样,不敢随便打马虎眼呗。 尹凡听了,联想起周杰的案件,心中暗道,这个养羊工程,现在回顾起来,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场闹剧似的!但这种话当着许年生的面是无论如何不好说的。 到杨孺子家里的时候,已是晚上了。许青青看见叔叔亲自来接她回家过年,心里当然很高兴了,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尹凡注意到,才一年不到,许青青普通话已经说得有模有样了,而且还带着京味呢。她的脸色比初来的时候好看了许多,原本就比较端正的五官就显露出娇媚的姿色来。青青把原先的长辫子盘在头上,鬓边的一缕头发还刻意打了卷并用摩丝固定成,简直显得有些洋气了,连许年生看见侄女这副样子,都显出惊讶的表情。 杨孺子的老伴樊明花从里面出来,看见尹凡他们来了,也像见到了自家人似的高兴。她吩咐青青端茶倒水,削水果,还亲自摆出一大排的糕点请两个人吃。尹凡这次不仅带了栖凤岭的茶叶,还另外买了两瓶茅台酒、两瓶五粮液,买了一对金华火腿,一对燕窝。樊阿姨推让不掉,只好让青青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到里屋去,并顺便喊爷爷一声,让他出来接待客人。 杨孺子从自己的书房出来,看见尹凡,伸出手和他握了握,再看看许年生,问道,这位是…老伴马上责备他:看你这个人,真是的!这是青青的叔叔,去年送青青来的时候来过咱们家的。 哦,哦。杨孺子用巴掌拍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你看我这个记性,你看我这个记性。 老伴就说,你呀,整天迷在你的棋上了。 一说到棋,杨孺子果然就兴奋了,像个孩子似的放大了声音说,你们上次带来那副棋呀,真是绝品,绝品哪。我请一位古董专家看过了,他说我这个人好运气,他鉴别过多少古董,可这样的东西就连他也没见过。上回呀,那个棋圣,我们国家的棋圣,你们知道吗? 尹凡点点头:就是那一年横扫日本棋坛的那个吧? 对呀,就是他!他跟我说,杨老,我不仅下棋,还喜欢收藏围棋。他让我猜他一共收藏了多少围棋,其中有多少珍品。我说,我知道你手里能有许多的好东西,可我这儿有一件你不可能有的…他楞不相信。我说,好,你不相信,那下回找个机会带给你看看。后来他看了,看的时候呀,眼睛瞪得这么大。哈哈哈哈…杨孺子一边说还一边比划,同时得意地笑了起来。 樊阿姨嗔他道,你看你,客人来了,你还只知道说你那个棋呀棋的。真是越老越孩子气了。 尹凡代表县里表示对杨孺子的感谢,杨孺子起初没听明白意思,说道,感谢什么?要说感谢我得感谢你们才对。后来弄明白尹凡说的是感谢杨孺子和研究院的专家们提出建议,促使省里将原先初步拟定的高等级公路线路进行了修改,便伸出他那五指粗短的手,拼命摇了起来:这个可千万不要你们感谢,这不关你们的事。本来他们确定的那条线路就根本不行,多花一大笔钱不说,以后那个维修的费用啊,可高了去了。虽说从施工的角度来讲,凭国内目前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可明明能选择更好的路线,当初为什么偏要选这样一条路线呢?真是让人弄不明白。哦,对了。你们那个王厅长,王家强嘛。上次去省里,我还见着了他。我当时就跟他说,你好歹也是学公路交通的,你们厅里还有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怎么连这么明显的错误也会犯呢?他光是笑笑,连一个理由也说不出来。我说,你还说是我的学生呢。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杨孺子的脸面都会丢尽的。 听了杨孺子的话,尹凡心里忍不住想笑。他想,大学者就是大学者,本色性格,名家风范,一点不掺假。搞了一辈子技术,他对事物的判断总是从纯技术角度进行的,竟然根本不会想到这里面可能会掺杂的政治因素。而且批评起人来,也不讲什么温良恭俭让,直不隆通,不给一点面子。想想当时的场合,王副厅长为了攀附他这个行业界的泰斗,费了那么多心思,花了那么多力气,结果在关键场合,杨老却一点也不给留面子。 两个人告辞的时候,许年生对青青说,我和尹书记明天在北京呆一天,后天一早离开北京,到时候我们会来这里接你。你明天把回家的东西准备一下,杨爷爷家里过年有什么活需要事先做好的,你也都把它做好。青青说,我会的,我会的。 樊阿姨慈爱地拉着青青的手说,青青这个丫头真不错。山里的姑娘就是纯朴,对我们两个老人就像对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人也聪明,教她什么,一学就会。她在这里呀,我省心多了,有什么事呀,吩咐她一声,不用再催第二遍。她还总给我讲她们家里的事,可有意思了。现在,外面来了客人,十个有八个会夸奖她。老头子整天在外面瞎忙,我一个人在家,现在也不觉得寂寞了。她转过脸对青青说,青青啊,过了年你还来啊,奶奶我会想着你呢。一边说,竟一边抹起眼泪来。青青赶紧找来一块手绢,替樊奶奶擦去泪水,同时说道,奶奶,您就别哭了,过了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喜欢北京这个地方,以后我还真的想留在北京呢。杨孺子的老伴这才说,好,你先在我这里做着,以后有机会呀,奶奶真的要给你介绍个好去处。要不我怎么放心呀? 许年生对青青说,你在这里再呆一天,一定要把该做的事情事先都做好。回河阳的飞机票早就订好了。后天一早就走,啊! 青青一听回去要坐飞机,欣喜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