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乾坤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3/3页)

弃这个计划。在县里吃饭的时候,翟燕青让卢燕通知尹凡前来陪同。潘仁和吃过饭,问尹凡在这里习惯不习惯,又说要多向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同志们学习,最后他说到尹凡住的地方去看一看,这一下,不光尹凡,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感动,心想,潘书记真是个对下级无微不至地关心的领导。

    饭是在东阳宾馆吃的,所以尹凡的住处走几步就到了。潘仁和走进房间的时候,仔细察看了一下里面的设施,说,条件不算奢华,但也不算简陋,应该还过得去吧,尹凡?

    尹凡说,挺不错挺不错,我感到很满意了,县里各方面对我都挺关照的。

    翟燕青在一旁说,潘书记呀,你们选派下来的同志素质就是高,我看尹凡不仅生活简朴,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都挺可贵,调查研究很有成果,思考问题也挺深入的。

    听翟燕青这样讲,尹凡十分不好意思,他连忙说,这是翟书记鼓励,我对基层工作不熟悉,还要尽量多学习!

    从尹凡房间里出来,潘仁和心情很好。他说,你们的工作我看了,做得应该说是有成效的,回去后我会把自己的感觉向方喻书记汇报。但还要继续把工作做深做细,要把帮助农民致富作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潘仁和一边说,翟燕青一边连连点头。潘仁和又勉励了尹凡几句,和大家挥挥手,在众人的注视下,登上小车离去。

    潘仁和到东阳检查工作,其实有一半是因尹凡而来。这里面的原因尹凡后来才知道。那次尹凡和小秦到岭下村帮丙生家插秧的事,被县委报道组一个叫章文彪的小伙子了解到了,他马上写了一篇稿子,自己盖上“报道组”的章子寄给《河阳日报》,《河阳日报》登了出来。不知编辑怎么处理的,竟将它登在了《党风与廉政》这个专栏上。稿件一出来,东阳县的人当然都知道了。尹凡也看见了这篇报道,不知为什么,心里很是不安。他当即和县委宣传部长高群联系,说自己下来锻炼,插了一次秧就这么报道,恐怕不太合适。还说以后有关自己的活动都不要向外面报道,免得引起误会。高群听出尹凡不是故做谦虚,就说,这件事事先我也不知道,我过问一下,给你个答复。以后有关你的报道,我让他们一定事先给你看过,征得你的同意才能发稿。很快,高群就有了回话,他说,那个什么章文彪,我狠狠地批了他一顿!发稿子也不能这么无组织无纪律嘛。他正在我办公室做检讨。你看要不要他去你那儿当面向你道歉?尹凡说那倒不必了。高群又向尹凡解释说,你不知道,我这个县委宣传部长也难当,报道组那些同志的压力很大,就这么几十万人口的小县,一年规定了好几百篇的上稿任务,完不成任务就扣奖金。小伙子们一天到晚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只要哪里有一点信息,马上就去挖,哪怕是一块铁也恨不得把它变成大金疙瘩,何况你那个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消息…尹凡没等他说完,就说,老高,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意见,以后有关我的报道还是不要发的好。他怕高群认为自己是在以副书记的口吻说话,便开了句玩笑:我希望你利用一下职权,把我封闭起来。

    高群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好,好,既然你给我授权,我可是不用白不用,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本来一篇报道也实在算不了什么,尹凡以为已经和宣传部长说好了,下不为例就行了。可没想到,还没等到下次,这篇报道就引出了麻烦。从东阳县邮局发出的一封信寄到了《河阳日报》总编室,信上这样说:

    你报某月某日所发的关于我县县委副书记尹凡的报道,我读了以后有意见。你们把他当作廉政建设的典型,可据我所知,这个尹凡同志一到我县挂职,就让县委办把自己的住房按豪华标准全面装修一新,县委办还特意为他购置了全套的家电设施,一共花去好几万元…本来下来锻炼,应当本着艰苦朴素的原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可他这样的表现,你们却给予表扬,这会在东阳引起误导,我们对此很有意见…

    信的署名是:“一名退休老干部”

    由于是“老干部”的来信,这位“老干部”的来头究竟有多大,大家弄不清楚,报社不敢怠慢,怕负报道失实的责任,就将信件呈了上去。潘仁和并不是管宣传的书记,不知为什么这封信却转到了他手上。本来像这样的信件,潘仁和最多批个字转给宣传部门去处理就行了。但他看见信的内容涉及到尹凡,而尹凡又是自己亲自提议,以低职高配的方式派下去锻炼的干部,他便不能像对待一般信件那样了。他之所以特意到东阳去,便和实地调查那封信的内容有关。但他采取的是不动声色毫不声张的方式。从尹凡住所出来,他所以心情高兴,就是因为他发现信上所反映的与事实并不相符,他确定自己看尹凡的眼力没有错。回去后,他在那封寄给报社的信上批了几个字,意思是对群众尤其是老干部的上访或告状信,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加以处理,但一定要调查清楚事实,不能打击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性!

    知道潘仁和到东阳县搞视察的真相,尹凡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并不是对潘仁和有意见,那天潘书记到自己房间里坐过以后,出来时明明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看起来他对自己还是充分信任的。他没想到一件原本并不大的事,会被人“三人成虎”地附会穿凿,闹出截然相反的误会。后来,卢燕通过市委办的关系,将那封信包括潘书记的批示都复印了过来,尹凡看过那封信的复印件以后,觉得那不像是别人恶意陷害,不过是以讹传讹所导致的罢了。

    卢燕倒是一副非常对不起的样子。她对尹凡说,这事都怪我!我考虑事情实在不周到,没想到给你稍微改善一下居住条件,竟会被人利用,损害了你的形象。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当得真是不称职!

    尹凡说,算了算了,都过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我说了旧空调也可以用,而你也的确是一片好心。

    尹凡怕卢燕自责,语调放得很轻,卢燕听了心里有一种湿润的感觉。她抬眼看一下尹凡,见他的目光虽然没有直接注视自己,但里面所辐射出来的温柔似乎可触可感。她本来想问尹书记读了自己在《东阳县报》上发的那首诗有什么评价,可咬了咬嘴唇,还是没问。她怕尹凡对那首诗评价过低,问了反而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于是决定,干脆还是不问的好。

    县委组织部长居正问尹凡,要不要调查一下那封信是谁写的?查一下笔迹很容易的。尹凡连连摇手:你可千万不要这样做!你这样一做那我成什么了?居正说,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我们组织部出面,没事的,不会有问题。尹凡还是再三摇头,说,这也是对自己一个警醒。我们当干部的连这点风波都经不起,那怎么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