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4页)
次武举,已在京城准备半年多了。” “半年?魏兄他才回京将近两个月而已。” “可是魏大哥告诉我,为了让他自己在武举当天有最佳表现,所以他七、八个月前,就上京来试适环境了。” 司徒英忖思自己记忆过人,不可能会记错,何况这还是初次和魏侥见面时,他亲口说的,当时雨蝶也在场…压下心中的疑窦,他转而道:“这些都不重要,总之一句,我们都祝福他能顺利夺魁。” ---- 武试场上是一片英姿焕发的气象,应试的豪杰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 在三名主试官莅临后,武试正式展开。此次比试采两人一组捉对厮杀,只要对手被制住命脉,或无还手能力,或被逼下比试台,便裁定胜负。输者即淘汰,所以只有从头到尾都不败者,才能夺下今年的武状元。 司徒英高坐主试官台,扮成小厮模样的童安安伴随在身后。 由于参试者众多,考场上同时有八组展开比划。“司徒兄,你看场下哪一个有希望晋级最后几场对决?”坐在右侧的齐大人询问。 “前面几个武功底子不扎实,打个一、两场必定出局。只有第六试场穿黄衣的那位还算不错。” 另一位秦大人翻阅桌上参试者的资料,说道:“那是尉将军的三公子。” 司徒英打个手势要童安安上前,并偏过头对她说:“你注意看看第六试场穿黄衣眼的,只要你旋身的步伐像他一样从容,你的轻功将有一大截的进步。” 见状,秦大人对齐大人使了个眼色,两人心领神会,均有着相同的怀疑。他们早注意到这个身着男装的小厮,正是中秋节时当着满朝文武官员怒掴司徒英的女捕快。只是没想到事隔半个月,那女人竟对他必恭必敬,不但倒茶端水伺候的勤,连看他的眼神似乎也有些含情脉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英,你看魏大哥在第三试场。”童安安兴奋的道。 “瞧你高兴的!”司徒英宠溺的握住她的小手。 然而,纵使两人的对话很小声,连握手都是在桌面下,但两位大人坐在当事人左右,想视而不见都难。他们尴尬对笑后,将注意力转向第三试场。 齐大人仔细审视正在比试的其中一人,像是想到什么的睁大眼“是他!几个月前我在京师城外遭到歹徒抢劫,就是这位青年救了我。当时他不肯表达身分,”他翻翻桌上资料“原来他叫魏侥。” 秦大人附和道:“真是难得的年轻人,我也曾在京城内遇见他好几次仗义助人,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是他帮一个被赌鬼父亲卖到青楼的十多岁女孩赎身。” 正翻览魏侥资料的齐大人又说:“还有,他的文笔也相当不错。” “他打赢了。”秦大人难掩兴奋的说道。 显然两位大人都对魏侥有不错的评价,倒是司徒英却不发一言,童安安忍不住压低嗓门问道:“怎么了?魏大哥的武功底子不佳吗?” 他拍拍她的手背“没事的,他的拳脚功夫应该属他的门派中一等一的高手。”若他没看走眼,魏侥最后取胜的那招,应是西域五毒教派的独家招式。 只是令司徒英疑惑的是,自和魏兄结识以来,并未见过他演练过五毒教派的功夫,而且该派以施毒为绝学,拳脚功夫倒没什么特别,江湖中对五毒教派也无好评。这般行侠仗义的人,怎会学邪派武功呢? 然而,司徒英并未将心中的疑惑告诉童安安,稍后,他觅得了个空档,把大豆传来身边,私下吩咐他去调查魏侥这个人。 ---- 武举比试进行了三天,目前仅余二十人参与最后的角逐。 童天成在场外观战,突然听到有人喊他,便连忙回过头去。 “你怎么在这?” “他让我来的。” “他?哪个他?司徒公子吗?你知不知道你不能再闯祸了,如果…” 童安安赶紧打断父亲的唠叨。“是他带我来试场,而我说想来找你们,他也说好。” “什么他他他的,你该尊称人家司徒公子或少爷。”童天成见女儿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举止又是异常的快乐,心生中满是疑云。“你又恶整司徒公子了?” “什么恶整?!”她大声娇叱。“反正我和他和解了。爹,你别再问了,我是来为何汉打气的,他下一场对谁呢?” 童天成知道从女儿口中再也问不出所以然,不过只要她没与司徒英再起冲突就好,他暂且将疑问压下,打算等回家再与妻子一起琢磨。 “何汉下一个对手,是即将在第四比试场中打赢的那个人。” 童安安朝父亲所指方向望去,同场竞技的是尉将军的三公子和魏侥。“爹,你认为谁会赢?” “难说,两人在伯仲之间。” 童安安心里很替魏侥紧张,前几次他也遭遇到数个棋逢敌手的人,还好最后都惊险得胜,而此刻,只见台上的人高来高去的,数个回合后,魏侥被逼得节节后退,眼看就要摔落台下,而他的对手更使出精妙的一拳,扣住他的脉门。 童天成点头,大为赞许。“还是虎罗门的招武厉害些,尉三公子是赢定了。” 话才刚说完,情势却整个逆转。只见魏侥应接不暇之际拍出一掌,随即脱离对手的控制,神色从容地痹篇正面朝台下摔落的尉三公子。 胜负已定,魏侥取得晋级资格。周遭的人为他的反败为胜,响起如雷掌声。 然而,摔落比试台的尉三公子动也不动地躺在地上,他的仆人赶紧上前扶起他,只见他满脸是血,怎么唤都唤不醒。 “卑鄙!”童天成语出惊人地大骂“居然暗箭伤人。” 闻言,童安安反驳道:“魏大哥不会做这种事的。” “你瞧尉三公子摔得头破血流、意识昏迷,分明是被人下葯。爹虽然看不出那个姓魏的小子使了什么手法,却相当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