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3/4页)
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上了火车站,买了车票,由二虎陪着,坐上火车,回了老家。 第伍章 日子过得飞快,几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于艳梅的肚子,也越来越显怀,很快就到了预产期,到医院检查了一下,一切正常,到了时间,就在医院里,顺利生产了一个男孩。男孩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皮肤白得像瓷器,胳臂像莲藕,一节一节,又特别爱笑,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宝贝。 为了照顾孩子,丛mama特别安排秋玲跟着于艳梅,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没事情的时候,王一鸣就抱着孩子,陪着于艳梅,在院子里晒太阳、散步。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王一鸣一家三口,又到大院子里散步,不知不觉地就走到喷水池旁,于艳梅有点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这个时候,王一鸣突然看到,前面二十多米外,是省委赵书记带着一个老太太,朝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 赵老书记,并不认识王一鸣这个小秘书,再说了,他是这个院子里的老一,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他背着手,踱着步子,不紧不慢地照样朝喷水池走来。王一鸣这个时候,再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再说了,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回避,现在是休息的时间,自己虽然是个小秘书,但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休息休息,并没有冒犯谁,也用不着躲避。所以他干脆站在那里,笑呵呵地逗着儿子,故意不去迎接赵书记的眼光。等赵书记走到近前了,他才微笑着看了赵书记一眼,问候了一声:“您好,赵书记。” 赵书记早就注意他们一家三口了,他又是特别喜欢小孩子,走到近前,仔细打量了一下王一鸣胳膊上抱着的孩子,看了看,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孩子嫩白的脸,又轻轻地捏了一下胳臂,回头对旁边的老伴说:“你看这个小孩,长得多好!皮肤多白,像玉一样,胳臂上的rou多结实,真可爱!” 他老伴在旁边也不住地观察着王一鸣抱的孩子,说:“是好看,长得没有缺点。”又回头打量了王一鸣和于艳梅说“父母长得都好,孩子也错不了。” 这个时候,于艳梅已经站起来了,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赵伯伯好,童阿姨好!”赵书记感到非常诧异,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于艳梅说:“你这闺女,看着这么面熟,你是谁家的女儿?” “伯伯,我爸爸是于开山,我小时候,在市政府大院子里经常见到您的。” “啊,原来是于开山的女儿啊!你是老几?” “报告伯伯,我是老三。” “啊,都长这么大了,现在也当上mama了。你是在办公厅里工作吗?” “不是,我在财经学校,在办公厅工作的是我大姐艳丽,我叫艳梅。” “哦,知道了知道了。” 赵书记看了王一鸣一眼,说:“小伙子,你在哪个部门工作?” “报告赵书记,我在办公厅秘书处工作。” “上班几年了?” “快三年了。” “哪个大学毕业的?” “清江大学中文系。” “那文章一定写得不错吧?” “还不错吧,我曾在《清江日报》上发表过文章,都是散文什么的,没有什么影响。” “好啊,好啊,有时间了我们交流交流,我喜欢有文采的年轻人。” 说着赵老书记又看了孩子一眼,说:“你这个孩子长这么漂亮,你给他起名字没有?起什么名字,很见学问的。” 王一鸣说:“起了,叫王礼。”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来历吗?” 王一鸣说:“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所以我给孩子起名叫王礼,是有这个寓意的。” 赵书记笑了,说:“这个意境好,看来你还是很有学问的,虽然年轻,但古文的底子很好。要不是现在提出计划生育,你们再生个儿子,就给他起名叫王义。生第三个,就叫王廉。但王耻就不能用为名字了,有贬义。假如生个闺女,就叫王荣,也是挺好的嘛!” 王一鸣笑着说:“是挺好的,就先这么定了。” 说了一会儿话,赵书记和他老伴就告辞了,临走的时候,特意对于艳梅说:“姑娘,有时间去我们家坐坐吧,陪陪你童阿姨,她已经退休,没什么事情,在家里一个人闲得慌。”说完就踱着方步走了。 王一鸣不知道,就是在这个平平常常的下午,一个偶然的邂逅,几句随便的聊天的话,今后会改变他的命运,把他推到权力的风口狼尖,成为整个省委大院子里,一个人人议论的新星。 半年后,在于艳丽的运作下,他的级别从副主任科员,又变成了主任科员,上班刚刚三年多,他分了房子,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按部就班地,按既定轨道在平稳运行着。他不知道,他的生活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这一切来得却是那么猝不及防,一点预兆也没有。 这年3月,省委又提拔了一批厅级干部,其中一个,就是赵书记的秘书郑南起,他被提拔到省城江城市,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现在赵书记最当紧的,就是选拔一个新的秘书,接替郑南起留下的位子。对于自己的秘书,赵书记向来都是大胆使用,他的秘书,最长的也就是干个三四年,他认为年轻人,能够尽快使用,就尽快使用。多给他们身上压担子,这样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快些。现在的干部制度,什么都讲究论资排辈,等真正掌握大权力了,都成了一帮子老头老太太了,这个时候,血气也衰了,干事的劲头也小了,身体也经不起折腾了。这样,其实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不利的,也不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所以在用人问题上,他一向就很解放,主张大胆启用新人。最好有一批四十几岁的人,进省委领导班子;一批三十岁左右的人,进地市级领导班子;二十多岁的人,如果特别优秀,也可以进县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