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5/5页)
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一切都不能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夯实。不能因为某某这么说了,某某那样说了,某某某在集团军当参谋长,就不敢把他的意见推翻重来。那怎么行呢,那部队怎么能进步呢?如果你们还有顾虑,那我给你一把尚方宝剑,我以22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兼高科技训练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名义命令你们,上任后的首要工作,就是按照你们的标准,对部队全面工作进行检验,查找问题,于下月初形成书面报告,呈交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岑立昊的办公室。那就是你们的第一份答卷。” 赵铁戕有些发懵,同高三明对视一眼,半天没有说出话来。高三明说:“岑参谋长,我们尽快召开常委会,研究落实首长的指示。” 岑立昊说:“既然已经熟悉了,我也就不客气了。带兵不能婆婆mama,说了就要做。我有一句话,高政委是知道的,现在我再强调一遍:谁拿我的命令开玩笑,我就拿他的乌纱帽开玩笑。在战场上,如果谁拿我的命令开玩笑,我就拿他的脑袋开玩笑。” 赵铁戕惊呆了。 岑立昊又说“当然了,步子要快,计划要周密,既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又不能轻易冒进,这是个新部队,当个主官,如履薄冰,工作铺开,千头万绪,对于即将到来的困难,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分手之后,赵铁戕还是心有余悸,对高三明说:“乖乖,早听说岑老虎厉害,没想到会这么厉害,刚认识两天就给下马威。” 高三明说:“他就是这样,说干就干,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过不要紧,只要把他的指示落到实处,他就没脾气。” 赵铁戕呆了呆,不禁仰天长叹:“他那么高的标准,那么快的节奏,还要绝对保证安全,把他的指示落到实处,谈何容易啊?” 四 岑立昊在离开洗剑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姜晓彤送走。 岑立昊反复动摇了四次,决定不下要不要亲自为姜晓彤送行。为了这个行动,岑立昊费煞苦心,制定了许多方案,最后,他还是决定——免了。 在为姜晓彤举行的欢送茶话会上,岑立昊热烈祝词,表彰了姜晓彤为特种混成旅建设的巨大贡献,并宣布姜晓彤将作为特种混成旅第一批军官,永远享受特种混成旅老战士的荣誉称号。然后,岑立昊宣布,为了表彰对于特种混成旅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凡是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军官离队,由特种混成旅最高指挥官亲自送行,这将作为一项惯例延续下去。 茶话会后,姜晓彤离去,为姜晓彤送行的是赵铁戕和高三明。姜晓彤含着热泪,向车外岑立昊、栗奇河等人挥手告别。心里却默默念叨:首长,下个命令吧,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就义无反顾,我哪儿也不去,我立即回到你的身边。我最大的愿望,还是在你的手下工作… 然而,没有谁给她下命令。岑立昊站在车边,当真像一位首长为出征的战士送行一样,很官方地微笑,很有分寸地招手致意,并且还说了些“一路顺风”、“多多保重”之类的俗不可耐的套话——在此刻姜晓彤的心目中,这些话从岑立昊的嘴里说出来,是绝对的俗不可耐。 到了机场,离进港提前了四十多分钟,姜晓彤一次又一次地恳求旅长和政委不要再等了,她行李不多,再说送人的也不让进去,首长们工作很忙,还是早点回去吧。 她的心里期待着一个奇迹发生。 但赵铁戕和高三明不识相,坚持说:“岑参谋长有交代,你什么时候上飞机,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姜晓彤拗不过他们,只好买了机场建设费,准备先检票进去,等这两位死心眼的首长离开,她再出来。可是她买了机场建设费后,两个首长还是坚持不走。 姜晓彤无奈,嘴里跟两位旅首长敷衍着,眼睛却不时往门外瞟。倏然,奇迹真的发生了,她当真看见看见岑立昊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候机大厅,径直向他们走了过来,岑立昊阴沉着脸,怒气冲冲地说:“本参谋长失误,我宣布是最高首长来送,可你们算什么最高首长?我还没离开洗剑山基地,那里的最高首长是我,我应该亲自来送。你们走吧,没你们什么事了。”恍惚中,她看见赵铁戕和高三明灰溜溜地走了。她说:“师长…谢谢你!他说,谢什么?我来迟了。”她说:“来迟了比来早了更让我感动。”然后他拉着她,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她靠在他的肩膀上说:“师长,我记得我刚见你的时候,你是那样年轻,现在,您也有白发了。师长,我帮你把这两根白发拔了吧。”他说:“我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有几根白头发算什么,你这次帮我拔了,它以后还会长的。要是让我当总长,我还想多锔一些白头发呢。”她说“师长你要保重,不能太心急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她看见他突然暴怒起来,一把甩开了她说“但是罗马是可以在一夜之间摧毁的…” 她吃了一惊,定睛看去,已经看不见他了,只看见赵铁戕和高三明两张困惑的脸,高三明关切地说“小姜你怎么啦?脸色不对啊!”她赶紧说“没有关系,可能有点晕车,两位首长请回吧!” 高三明说“你在地上蹦两下我看看,我得确认你身体确实没问题才行。” 姜晓彤哭笑不得,只好放下行李在地上蹦了几下,惹得周围的乘客纷纷侧首。姜晓彤说“这下行了吧?” 赵铁戕和高三明这才疑疑惑惑地拿出要走的架势,高三明说“那好小姜,那我们就走了,你要多保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