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_杂传第三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杂传第三十九 (第5/9页)

已死,随即驰马到宫中,选载嫔妃、财宝而回,放纵士兵劫掠,派人催唐明宗进入洛阳。

    唐明宗登位,拜授朱守殷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

    第二年,升任宣武军节度使。

    九月,唐明宗下韶临幸汴州,议事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征昊,有的认为是束面的诸侯有太倔强的,将要处置他们。

    朱守殷尤其不安,于是杀掉指挥使马彦超,关闭城门反叛。

    唐明宗走到京水,听说朱守殷反叛,派范延光率兵飞驰逼近城下,汴州人开门放进范延光,朱守殷亲手杀掉他的族人,于是伸长脖子命令手下人杀掉他。

    唐明宗到达汴州,下令鞭打他的尸体,割下头颅在街上示众七天,送回洛阳示众。

    朱守殷将要反叛时,召都指挥使马彦超和他商议,马彦超不从命,朱守殷杀掉他。

    唐明宗哀怜马彦超的死,任命他的儿子马承柞为沼州长史。

    董璋,不知他的祖先是谁。

    小时候和高季兴、孔循都是汴州富人李让的家僮。

    梁太祖镇守宣武,收养李让作儿子,造就是朱友让。

    他的僮奴因朱友让的缘故,都得以事奉梁太祖。

    董璋因军功担任指挥使。

    晋李继韬以潞州反叛向梁投降,梁末帝派董璋攻克泽州,就任董璋为刺史。

    梁灭亡,董璋在唐任郇宁节度使,和郭崇韬相友善。

    郭崇韬伐蜀,任董璋为行营右厢马步军都虞候,军中事无论大小,都和他商量。

    蜀平定,任他为剑南束川节度使,孟知祥镇守西川。

    后来,两人有二心。

    安重诲在朝中专权,议事的人多说孟知祥必定不能替唐出力,而能制服孟知祥的人是董璋,常常称赞董璋的忠义,安重诲认为是那样,很优宠他,因此董璋更加骄横。

    天成四年,唐明宗在南郊祭天,下韶书让两川进贡用于南郊的财物五十万,派李仁矩带着安重诲的信前去告诉董璋,董璋诉苦不愿拿出财物,只肯出十万而已。

    又因事想杀掉李仁矩,李仁矩哭泣哀求得以幸免,回去说董璋必定反叛。

    后来使臣到东川,董璋更加傲慢,使臣回去,大多讲述董璋想要反叛的情况。

    安重诲对此担忧,于是逐渐挑选将吏担任两川刺史,以精兵为刺史牙卫,分布在各州。

    又分割板州设置保宁军,任命李仁矩为节度使,派姚洪率兵一千人随李仁矩戍守阀州。

    董璋和孟知祥察觉唐疑心自己,而且割削他们的土地,于是合谋反叛。

    董璋因而替他的儿子娶孟知祥的女儿以便相互结交。

    又派遣部将李彦钊扼守剑门关,建七个寨子,在关北增设关卡,号称永定。

    凡是束归的唐守兵,都拦留他们,抓获逃跑的人,用铁笼关起来,用火烤他们,或者割rou钉脸,挖心来吃。

    长兴元年九月,孟知祥攻陷遂州,董璋攻陷阗州,抓获李仁矩、姚洪,把他们全部杀掉。

    当初,董璋等人反叛,唐只是诛杀董璋的家属,孟知祥的妻子儿女都在成都,他留在京师的速亲都没有被杀。

    石敬瑭讨伐董璋等人,很久没有建功,而剑门关以西运送军需不足,远近劳困,唐明宗对此很忧虑。

    安重诲亲自前去督军,石敬瑭不接纳,安重诲于是获罪被处死,石敬瑭也返回了。

    唐明宗于是派遣西川进奏官苏愿、东川军将刘澄西归,开导董璋等人让他们改过。

    孟知祥派人告诉董璋,想和他一起向朝廷负剂请罪,董璋说:“唐没有杀你孟公的家属,对西川的恩德深厚啊。

    我的子孙在哪里?有什么可告罪的!”董璋因此跹心孟知祥出卖自己。

    三年四月,率兵一万人进攻孟知祥,在弥牟交战,董璋大败,逃回梓州。

    当初,唐陵州刺史王晖被人代职回朝途中拜访董璋,董璋拦留他。

    到适时,王晖抓获董璋杀掉,把他的头送给孟知祥。

    范延光字子坏,相州临漳人。

    唐明宗任节度使,把范延光安置在手下,但并未觉得他有非凡之处。

    唐明宗攻破郫州,梁兵正扼守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暗中向唐明宗投诚。

    唐明宗寻求能够把康延孝的诚意送达唐庄宗的人,范延光主动请求前往,于是怀揣康延孝的蜡丸书,往西拜见唐庄宗将书呈上,并且说:“如今康延孝虽有投降的打算,但扼守杨刘的梁兵很强大,不可打他的主意。

    不如在马家口修筑堡垒以便联络汶阳。”唐庄宗同意他的看法。

    堡垒建成,梁派王彦章急攻新垒。

    唐明宗派范延光从小路去求援兵,晚上到达黄河,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投进狱中,拷打几百次,用)》威胁,范延光始终不肯吐露晋的情况。

    拘囚几个月后,他逐渐受到狱吏的保护。

    唐庄宗进入汴州,狱吏去掉他的枷锁,迎拜并放了他。

    唐庄宗见到范延光,很高兴,拜任检校工部尚书。

    唐明宗时,范延光担任宣徽南院使。

    唐明宗去汴州,到达荣阳时,朱守殷反叛,范延光说:“朱守殷反叛的事刚刚暴露,如果不赶紧攻击,让他作好了准备,那么城池坚固将难以靠近。

    因此趁人没有防备时攻击,没有比急攻更好的,我请求给我五百骑兵,飞驰到城下,以神速震骇他。”于是率骑兵五百人,从傍晚急驰到半夜,行军二百里,在朱守殷的城下交战。

    黎明,唐明宗也飞驰而到,汴州军队望见天子的卓驾,于是打开城门,而范延光先进城,还在巷战,杀伤很多,朱守殷死,汴州平定。

    第二年,升任枢密使,出任成德军节度使。

    安重诲死,又召范延光和赵延寿同任枢密使。

    唐明宗问范延光马匹有多少c)回答说:“骑兵有三万五千匹马。”唐明宗摸着腿感叹说:“我在军队中四十年,唐太祖在太原时,马匹不过七千,唐庄宗攻取河北,和梁家在黄河交战,马纔一万匹。

    如今有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多又怎么样呢!”范延光乘机说:“我曾计算遇,一匹马的花费,能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吃掉十五万士兵的粮食。”唐明宗说:“喂肥了战马而饿瘦了我的士兵,这是我感到羞愧的!”夏州李仁福死,他的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