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_唐臣传第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臣传第十四 (第3/5页)

狱吏希旨,锻炼其 事,璋具伏:许赂延祚而未与,尝以马借梦奇而无受赂。璋坐长流儒州,已而令所 在赐自尽。

    译文

    符习,赵州昭庆人。

    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任军校,从晋去救赵,在柏乡攻破梁军,赵常常派符习率兵跟随晋。

    晋军驻扎德胜,张文礼杀死赵王王镕,上书唐庄宗,请求议符习回到趟。

    唐庄宗让符习回去,符习悲号哭泣着说:“我家世代住在赵,受到趟王的恩惠,趟王曾拿一把剑给我让我效力,现在听说赵王死了,想用剑自杀,又想到这样做最终没有什么好处,请让我攻趟破贼,为赵王申冤。”唐庄宗认为他是个壮士,于是派阎宝、史建瑭等人协助符习讨伐张文礼,任符习焉镇州兵马留后。

    符习进攻张文礼没有攻下,唐庄宗任用别的将领攻破了。

    拜符习为成德军节度使,符习推辞不敢接受,于是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任符习为节度使,符习推辞说:“魏博六个州是称霸称王的地方,不应分割出来显示弱小,希望给我河南一个镇,能够自己去攻占它。”于是拜符习为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符习也不曾攻取。

    后来调任镇守安国军,又调到平卢。

    趟在礼作乱,派符习率镇兵讨伐乱贼。

    符习还没到魏州,而唐明宗兵变,符习不敢前进。

    唐明宗派人招降符习,符习在胙县会见唐明宗,而因唐明宗起兵名义不正,没有决定跟不跟随唐明宗,霍彦威欺骗符习说:“主上要杀的十个人中,你排第四,还有什么犹豫不决的呢?”符习的主意纔打定。

    平卢监军杨希望听说符习被唐明宗招降,就率兵围困符习的家属,准备杀掉他们。

    指挥使王公俨素来受到杨希望的信任,欺骗杨希望说:“你对朝廷竭尽忠心,诛杀反叛人的家属,谁敢不从命!应当分派兵力守城,以便预防外面的事变,符习的家属不值得担心。”杨希望相信了,于是把他的军队全分去守城,王公俨因而捉住杨希望杀掉,符习的家属因此免于被杀。

    而王公俨扬言青州人不习惯符习的严厉急迫,不希望符习再回来,于是自己请求任节度使。

    唐明宗于是以房知温代替符习镇守平卢,拜王公俨为登州刺史。

    王公俨不及时接受任命,房知温把他抓住杀掉。

    符习又镇守天平军,调任镇守宣武军。

    符习一向不讨安重诲喜欢,迎合安重诲的人上报说符习残酷搜刮汴州百姓,于是以太子太师离官居家,回到昭庆旧居,唐明宗任他的儿子符令谦为趟州刺史以便供养他。

    符习因为无罪,为失去官职快怏不乐,因而以打猎豪饮自得其乐。

    遇了一年多,中风而死,赠太师。

    符习有两个儿子:符令谦、符蒙。

    符令谦,勇猛有力,擅长骑马射箭,因为父亲的缘故被任为将,官做到赵州刺史,有政绩,死在赵州,州中人悲号哭泣焉他送葬的有几千人,当时被称为好刺史。

    符蒙,年轻时好学,性格刚强觼直,任成德军节庋副使。

    后来在晋做官,做到礼部侍郎。

    乌震,冀州信都人。

    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当兵,逐渐因功升为副校,归属符习的军队。

    符习在黄河边跟随唐庄宗,而王镕被张文礼杀死,乌震随符习讨伐张文礼,而他的家在赵,张文礼抓住乌震的母亲妻子和儿女十多人来招降乌震,乌震没有理睬。

    张文礼于是亲自割了他们的手和鼻子,用刀割而不杀死他们,放他们回到符习的军队中,军中的人都不忍心正面看他们一眼。

    乌震大哭而止,激愤地鼓励自己,身先士卒。

    晋军攻破镇州,乌震因功拜为刺史,历任深、趟二州刺史。

    乌震为人单纯质朴,从小好学,精通《左氏春秋》,喜欢写诗,擅长书法。

    到任刺史时,因廉洁公平治理有声誉,迁冀州刺史,兼北面水陆转运使。

    唐明宗听到他的名声,升拜为河北道副招讨使,领宁国军节度使,代替房知温戍守卢台军。

    刚到时戍兵龙睫等人作乱,被杀,赠太师。

    唉!依照正义来尽忠矗孝就能两全其美,我已经说过了,像乌震这样的人,能够叫做忠吗?乌震做事考虑不周全到了极点了。

    领别人的俸禄而为别人做事,所做的事有自己专门承担的责任,而关系国家利害的事情,在于自己做不做,做了即使有利于国家,却对自己的亲属有危害,还要辞官离去。

    何况事情是众人都能做的,而责任不专归自己,又是做和不做,都和国家的利害没有关系,像这样却不管饱的亲属,即使不以此谋利,都还叫做不孝,何况因此得到利益了呢!能够用孝来对待自己的亲属,然后纔能用忠来事奉自己的君主,像乌震这样的人,可说是大不孝了,哪还有什么忠可言呢!孔谦,魏州人,任魏州孔目官。

    魏博归属晋后,唐庄宗任他为度支使。

    孔谦为人殷勤机敏,而用心jianian巧善于事奉人,唐庄宗和手下的人都很喜欢他。

    从年轻时就开始做官,擅长书法算术,很懂搜刮聚集金钱粮食的事情。

    晋和梁在黄河边对抗十多年,大小百余次战斗,孔谦调拨供送军需,不曾缺乏,帮助完成唐庄宗的大业,孔谦出力最多,但老百姓也苦不堪言。

    唐庄宗刚刚建立国号时,孔谦自认为应当做租庸使,而郭崇韬任用魏博观察使判官张宪为租庸使,任孔谦为副官。

    孔谦快怏不乐。

    不久唐庄宗消灭梁,孔谦跟随进入汴州,对郭崇韬说:“邺都是北都,应当找重要的人镇守,非张宪不行。”郭崇韬认为对,于是任张意留守北都,而任宰相豆卢革管理租庸。

    孔谦更加失望,于是暗中搜求豆卢革的过失,而豆卢革曾亲手写条子借租庸钱十万,孔谦于是拿条子给郭崇韬看,而略微泄露这事,让豆卢革知道。

    豆卢革恐惧,于是请求罢官让位给郭崇韬,郭崇韬也不愿担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