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_第十六章银鹰出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银鹰出世 (第2/3页)



    “动了,动了!三位快看。”邝东林热心地打断了军官们的谈话,指点着机库方向说着。

    悍马牵引着还没点火的飞机从机库里出来。这才让众军官清楚看到飞机的全貌,敢情里面还坐着一个人呐!带着人飞上天去?当敦煌的飞天仙女南山的得道方士啊?

    “众位,我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雏鹰1号飞机。这是是试验性的机型,采用中单翼形式,配备一台八缸300马力汽油发动机,预计最大速度180—220公里,最大爬高3500米,滞空时间两个小时。试飞员是我们01工厂的副工程师汪远明。”邝东林完全没去注意将军们的不在意,反正这个一门心思扎在研究上的“机械天才”对外行们的这种态度早习惯了。

    机械师看到座舱里的汪远明打出了“可以开始”的手势后,一拉引擎的打火绳,8缸发动机立即传来“喀喀”的转动声,紧接着就转化成连续地巨大轰鸣声。悍马解掉了牵引绳开到了一边,为雏鹰1号让开了跑道。

    雏鹰1号在跑道上加速、加速、再加速“轰隆”的发动机轰鸣声顿时响彻全场,把聂文青等人的注意力也完全的吸引过去。

    飞机飞快地从塔楼下驶过,风压把发动机的声音牵扯地变了形,接着,在经过大约400多米的再加速后,雏鹰一号一昂头,离地而起,越飞越高!

    “飞、飞、飞…”聂文青一连说了三个飞字,也没说出个什么名堂出来,因为,他的下巴跟上腭已经脱离了接触。那铁家伙真的飞起来啦?眼睛没看花?没!揉了几下,那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而且越来越远、越飞越高!

    “老邝!你***真厉害!”三个军人的巴掌都拍在邝东林那没什么肌rou的背上,后果,自然是邝东林呲牙咧嘴地瞪上这些人一眼。单练?咱知识分子不是这些傻大兵的个!忍了,以后你们有的是求咱的时候!

    汪明远驾驶着雏鹰一号绕着机场转着***,不住地变换着高度和速度,体会着各cao纵部件的手感、脚感,观察着左右机翼上的副翼和扰流片的动作,还有全动水平尾翼的工作情况。经过风洞测试的样机雏鹰一号,在整体性能上是不错的(自我感觉,没的比较!这个时候,莱特兄弟还在考虑怎么把新的90马力的发动机装到三层翼飞机上呢。)。座舱的密封状况良好,在里面完全感受不到风速的变化。转头远看,乖乖!西边的西岭雪山千年不化的群峰历历在目,川西平原上一片金黄!人,是看不见的了,倒是一条条马路就象以成都为中心编织成的蜘蛛网一样,而机场,***机场在哪里?看看仪表,哦,在屁股后面!

    四川盆地的云层是很低的,飞机在2500米的高度上,就可以接触到云层,再往上,就是完全由太阳光统治的地盘了!

    飞机在天空中得意地飞着。下面的人也从最开始的惊讶、错愕到现在的极度兴奋。从塔楼上的几个军人开始,激动的情绪迅速蔓延到周围执勤警戒的新军官兵,而更远的地方,正在田地里收割着稻谷的农民们也被奇怪的“嗡嗡”声所吸引,经过苦苦搜寻后,终于在天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物事…

    当晚,一个电报打到了北京龙剑铭手里,四个字:银鹰出世。

    龙剑铭回复的电报整整有400多字,也无非下达了三条命令,说得,也就是一码子事。一,01工厂加快军用飞机的研究,优先生产小型双座的教练机;二,责令聂文青立即从新军各部抽调人员,组建航空学校,汪远明为总教官;三,马上筹措兴建两——三个新机场。

    聂文青等人可也一直没睡等着龙剑铭的复电。兴奋啊!极度兴奋啊!人可以开着飞机飞上蓝天,想想啊!如果炮兵有个军官坐进飞机里观察弹着点,通过电台与炮兵阵地联络,校正射击,会怎么样?或者直接就是由飞机上的人侦察敌人的炮兵阵地…如果,飞机上能有几挺重机枪,那会怎么样?如果,把迫击炮弹装在飞机上,等飞机飞临敌人阵地时,装上引信一扔,会怎么样?

    事实和幻想把白天还满不在乎的聂文青等人搞得立马成了飞机迷!把可怜的邝东林和叶成林围在中间,把汪远明这个唯一能驾飞机的家伙围在中间,问题是一大堆地往三人头上砸去!

    这飞机咋能飞这么快呢?

    这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这飞机为什么要听你的话,说上就上、说下就下?

    …

    邝东林等人刚开始还老实巴交地一个个地解答,可到后面,那问题就不是一张两张嘴就可以解答的了!啥问题?

    你说机翼下面有浮力?啥浮力?我咋没看见呢?

    你说天上空气稀薄,那发动机吃不上空气又咋办呢?

    这飞机轮子又没有动力,它怎么就转起来往前跑呢?

    最后,老实如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