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傻了才收二手货 (第4/6页)
“大少奶奶,我们错了!” 众人争先恐后的想把“实情”交代出来—— “其实六年前我们就跟了大少爷,当年大少爷承诺过,只要娶正室夫人入门后,就会把我们姊妹给迎进王府,没想到一场祸事…虽然大少爷变成这副模样,可我们姊妹早已委身大少爷,当年我们虽是青楼妓子,跟着大少爷之前却也是清白之身。 “二少奶奶知道我们这些年过得辛苦,可怜我们无依无靠,但大少奶奶刚嫁进王府,把我们接进来怕会让您难堪,这才让我们扮丫鬟进来。大少奶奶,求求你心宽,容下我们四个 姊妹吧,这六年我们为大少爷苦苦守着…” 这些“实情”让人越听越上火,但看她们一个个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的模样,想当年是何等风华,冷待了六年,脸上就已经带着寡妇的落寞… 所以呢?同情她们、可怜她们?大方请她们入住,然后接下来她要找谁来可怜自己? 哦哦,不对,嫡妻是高高在上的,哪需要别人的同情,只有受虐挨欺的妾室可以当小白花。 洁英用力的摇头,想摇掉这场恶梦。 偏偏好到惊人的逻辑跳出来告诉她,那时的燕祺渊才十五岁,青春期的少男做白痴事的机率并不低。 他只是睡了四个女人,不是去嗑摇头丸、一夜搞十五个女人,何况这年代的男人性事开发得早,他不是天才吗?理所当然各方面都“杰出优秀”所以… 理智说:人不轻狂枉少年,他没错。 情感说:这种不尊重女人的男子,应该狠狠地恨死他。 理智说:这种事,应该早点讲清楚,如果不想让她知道,就该把事情给抹干净,他不是很有能耐吗?不是能把吕侧妃耍得团团转吗?!不是礼王还没定下世子他就先认定燕仲仑会夺得最后的胜利吗?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不把这种小事给处理好?为什么要让人有机会挖出来甩她耳刮子? 情感说:抹干净?也许人家舍不得呢,也许他正在想个周全说法,要让她主动点头,把人给接进府里。 所以怎么办? 收下她们?她没这个度量。 不收下她们?六年呐,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她们四个加起来,比王宝钏多了三分之一呢。 女人不该为难女人的,不是吗? 她运气好,不代表她有权利打压运气糟的女人,所以… 把和离书收在袖口,等燕祺渊回来,直接当面摊开让他二选一? 真可悲,她居然让自己变成别人的选项“之一” 咬牙切齿,她不晓得自己会如此狂怒,狂怒的理由是因为在乎吗? 因为和燕祺渊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赐婚,不仅仅是命运的作弄而已,她对他的感觉从“无从选择”变成“不愿做其它选择”她对他有了从一而终的打算,再不犹豫着是否逃离或背叛? 飞快地,无数的念头在脑子里钻过,心被拖拉库给辗了,一团rou泥黏在柏油路面上,被烫人的阳光烧炙着。 她深吸气、深吐气,再深吸气、再深吐气。 她告诉自己不要生气。 喻洁英,真的,这没什么好生气的,比起这四个可怜的王宝钏,她的立足点要高出许多。 如果她愿意演坏女人,再凑一个,就可以给她们盖座五妃庙;如果她想当贤慧的好女人,家里屋子多,一个一个往里抬,三年五年凭她的审美观,青玉楼算什么?她直接开一家梦红楼,虽然顾客只有他一个。 如果她不喜欢这两个选项,她还有哥哥们,还有和离书,天高地远任她翱游,不惨的,她一点都不悲惨。 洁英没发现,这时候的自己心已经一面倒了,她完全不怀疑这四个女人的话,完全相信燕祺渊确实年少轻狂过。 看着主子惨淡的脸色,四婢蹙紧双眉,心里有惊慌、有埋怨,怨大少爷做事没章法,怨他既不是傻子,为什么不把过错给抹平了。 这时候海棠回来了,她脚步匆忙,在行经那四个美人身边时,眼底有一抹鄙夷,她上前在洁荚耳畔低语。 这一听,洁英的心由怨转怒,俏生生的小脸憋得铁青,她咬牙切齿、额暴青筋,当真是小看那个莽撞的女人,这个梁氏图谋什么啊? 深吸口气,她给海棠丢个眼色。 海棠点点头,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给虹红几个人都说了。 几个丫头这会儿才能松口气,端茶的端茶、递果子的递果子、拧毛巾的拧毛巾,气氛瞬间变得一团和乐。 原来这四个美人说的事背景身分大致上都没说错,只是换了一点小细节,而这颠倒是非的小细节就足够让她的心天翻地覆。 她们确实是青玉楼的歌妓,也确实在六年多前就被人包下,只不过包养她们的不是燕祺渊,而是燕柏昆,并且一路包养了六年。 不简单吧,燕柏昆十五岁就有性经验,十七岁娶梁氏为妻,府外四个,府内正的副的加一加也有七、八个,可这么多年下来,竟是连一个崽仔都没下。 如果她是吕侧妃,想到的会是替儿子延医治病,而不是把香的、臭的,一个个全往儿子房里塞。 梁氏最近才晓得这四美的事儿,妒嫉之余想带大队娘子军出府把人给办了,但不晓得是哪根神经突然通了,生出一计。 于是她派人把四美给绑进王府,去抓人的婆子们故意在外人面前扬声,说自己是礼王府大少奶奶的奴才,一个个凶神恶煞似地争相替自家“主子”做足面子。 梁氏知道洁英不会相信四美是孤贫之女,定会出言恐吓,说不准还会动点刑罚,于是一计之后接一计,反正燕祺渊是个傻的,无法替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