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新春联谊会隆重登场 (第2/4页)
沿着集团内部的道路转了一圈,也就十来分钟。集团占地确实不小,看得出来,这是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了。集团内部的绿化也相当到位,整个集团就像隐映在丛林中一样。李哲成指着那些绿化道:“这就是现代企业的感觉。不像我们的那些工厂,进去后除了厂房就是水泥,一点生机都没有。” 车子到了京汇宾馆,大家坐下来喝茶。李哲成将湖东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下,更多的是表达了希望与京汇的合作能更快落实的意愿。杨总笑着说:“我们也很着急。关键是发改委的指示不得下来。林董出国前还专门给发改委作了汇报,我想在春节期间这个问题应该能够解决。我们也希望迟早地到湖东去。湖东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最适合我们京汇集团向中部发展并进而向西部挺进的过渡带。李县长,项目应该是定了的,主要是时间。” 李哲成将杯子向怀里倾了下,说:“杨总,我们也是老熟人了。我这人说话一向干脆。京汇这个项目也拖了不短的时间了。下一步到底怎么搞,什么时候能正式签约,我想有个底。春节期间能拿下批文,那就意味着明年三四月份就能实施。如果这样,我回去后就可以从土地等方面先做好准备。杨总,这应该没问题吧?” “这…没问题,没问题!”杨总说着,唐天明却注意到他的目光有些游移。 冷振武也在边上道:“这个应该是可以的。杨总在京汇是实力派。林董就是…不过,杨总,李县长和我们都有些担心,是不是也还有其它的地方在争取这个项目?一女多嫁,这可是不行的。” “没有!”杨总抹了下额头,又道:“当然,这样的项目也绝对不会就湖东一家在争取。也还有个别地方也联系过。我没有答应!”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下,抱歉地笑笑,出门去接电话去了。 唐天明稍稍退后一步,也出了门。在走廊上,他听到杨总在轻声地说着。隐约有句是“湖东也来人了。让你们书记明天过来!”他没再往下听,进了卫生间。出来后,杨总已经进了茶室了。他就喊冷振武过来,劈头就问:“这杨总没事吧?上次那五万,是不是…他不会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吧?” 冷振武一惊,马上说:“不可能。那个,早给他了。就我所知,京汇是同其它地方谈过。但现在肯定没有了。杨总亲口对我说的。” “你啊!”唐天明皱了下眉头,他没告诉冷振武刚才听到的话,而是道:“最近一定要加强跟杨总的联系,必要的时候一定要见到林董!” 回到茶室,李哲成正和杨总谈着将来项目在湖东落户后,有关优惠和前景。唐天明没多听,他打电话问胡忆,京仪那边一切都还好吧?胡忆说很好,不过,刚才音乐学院的小方过来了,说要找你。我说你到京郊了。她留了封信就走了。另外,王天达打来电话,说他们下午来参加联谊会的人,原来定的集团高层八个人,现在又增加了部分中层十四个人,总计是二十二个人,让我跟你通报一下。唐天明骂了句“这家伙”回道:“钱是他出的。让他来吧,也就是听听会,吃吃饭而已。” “纪念品都送到了吗?”唐天明一直担心着这事。今年送的纪念品是铜质生肖工艺品,本来早就与企业谈好了,可是与会人员的生肖又要一一核对,这样就耽误了一些时间,直到十几天前冷振武才将最后的名单送到企业。企业紧赶慢赶,说最迟今天上午送过来。纪念品这东西没什么大的价值,但有意义。在京人士们来参加联谊会,图的不是吃一餐饭,喝一顿酒,而是想听听家乡的声音,了解家乡的信息。对于小小的纪念品,他们看的比吃大餐还重。去年送的寿山石印章,连钱校长也说成了他的必用印章。王天达另外增加的人,自然没时间再补制纪念品了,只要他愿意再出钱,以后再说。 胡忆回答说:“送到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看了,纪念品好像分成了两类。主要是质量上不一样。我也问了他们,他们说是冷主任定的。” “冷主任定的?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 “一种是铜质的,纯铜的;另外一种是半铜合金的。” “怎么…这…唉!就这样吧,等我过去再说。这事先不要向任何人再谈。” 唐天明心里升起了一团火,这冷振武,不是糊涂到家了吗?明明说好了的,都是纯铜。怎么现在成了一半纯铜,一半合金了?这要是在湖东在京人士中传出来,那还了得?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吗?真糊涂,糊涂啊,糊涂! 但是回到茶室,唐天明还是没有发作。毕竟这是驻京办内部的事,他不想在李哲成县长和杨总面前,让他们看出这只有三个人的小单位的不和谐。杨总见唐天明回来,就道:“中午就在京汇吧?难得李县长过来。” 李哲成抢先答道:“不了。我们回京仪那边。中午另外有约。以后只要京汇的项目到了湖东,我们就是亲戚了。自然会常走动的,还少得了吃一餐饭!杨总,是吧?” “是啊,是啊!既然这样,我也不留了。”杨总乐得个顺水推舟,李哲成他们出了宾馆,正要上车。冷振武却拖在后面,跟杨总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